分享

夜读 | 给别人留的门(有声)

 孟溪ProbeT连山 2018-12-31

  先来的人给后来的人留门,直到他们进来。这是一种很绅士的行为。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总是以为这是一种礼节性的行为。来自大洋另一端的我们,有幸亲睹美国青少年的良好修养。在国内,这种留门

  的行为也不是没有——但集中出现在贵客来访或者领导视察时。可是渐渐地,我发现在美国这是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随性的行为,哪怕是至亲进门,他们也会先用一只手挡住门,等家人进门后再轻轻关上。记得很清楚的一次,是在上完手绘课后,来访学生和当地学生全都从教室出来,走在前头的九年级学生会干部,抱着书站在门前,等所有人进了会厅,再独自关门,跟在最后头。整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分钟,深秋的纽黑文异常寒冷,风从外往门内灌。当我向冻得满脸通红的学生会干部——一个金发碧眼的姑娘道谢时,她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

  该做的。”

  在这之后,我又目睹了九年级学生为一队幼儿园小朋友让路、开门的场景。一个个浅黄发色的小脑袋抬起来好奇地打量着我们这群黑

  头发黑眼睛的中国人。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踏出门口好几步,当头的学生才缓缓关上门。

  我们为之惊叹的留门礼节实际上是他们自然形成的人之常情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把我们本就该做的放在一个神龛里,一旦看到谁在付诸实际就觉得不可思议,非要认为类似留门这种事只是作秀。殊不知其实应该把此当作一个习惯动作,就像洗手、梳头一般正常。给别人留门,留住的是良好素质的缩影。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知道要给他人留门,但是又恐这样做了以后会被落个“作秀”“矫揉造作”的名声,才望而却步。很多事我们知

  道要做,明白这是道德所要求、人性所推崇的,可是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只好止步。于是有人认为给住在桥洞里的流浪汉送棉被是假;于是有人贬斥别人打抱不平;于是有人眼睁睁看着他人财物被抢被盗而不伸张。社会已然将“为别人谋利”打上弄虚作假的标

  签,认为只要是为他人着想便是虚情假意,所以才会出现看到“留门”现象所产生的惊异。

  别让别人留的门,变成无人敢攀登的高耸悬崖。


【作者:龚暄婷】 【编辑:罗亚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