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昆仑冷月 2019-01-01

在一个酿雪的黄昏,阴云四合,暮霭沉沉,诗人准备好了诗歌与酒,等着来敲门的故人……这就是那首著名的诗《问刘十九》。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风雪之夜,若无诗酒故人,似乎都对不起这天造地设的美景,天上碎琼乱玉,人间温暖如春。在白居易的笔端,这大雪一直在下,下得有情有意,意趣盎然。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他也是身后被当朝皇帝写诗怀念的诗人:“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的悼念,也是发自肺腑。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在寒冷的雪夜,白居易却没有直接写雪景,而是通过所感所见所听,寒意侵来,窗户变明,知道这雪下得很大,是因为厚厚的积雪把竹子都折断了,声响可闻。

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诗人在何处,又与何人在一起,为何终夜不寐?历史只留下了这首词,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都掩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了。

房家夜宴喜雪戏赠主人

风头向夜利如刀,赖此温炉软锦袍。

桑落气薰珠翠暖,柘枝声引管弦高。

酒钩送醆推莲子,烛泪粘盘垒蒲萄。

不醉遣侬争散得,门前雪片似鹅毛。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雪花如鹅毛,这雪应该是纷纷扬扬,覆盖天宇了。有了雪的陪衬,这场宴会平添了很多喜乐气氛。

送兄弟回雪夜

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

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欲归一室坐,天阴多无月。

夜长火消尽,岁暮雨凝结。

寂寞满炉灰,飘零上阶雪。

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

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

所遇皆如此,顷刻堪愁绝。

回念入坐忘,转忧作禅悦。

平生洗心法,正为今宵设。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污浊尘世,如何洗心?应该是在这风雪之夜吧。诗人说:对雪画寒灰,残灯明复灭。灰死如我心,雪白如我发……文字浅显,寓意深沉。人生的愁苦,正是因为对现实的绝望,对人生的证悟。

风雪中作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这首诗借风雪,写心既知足、身自安止的道理,也就是常说的知足常乐。当朝为官要夙兴夜寐,远游他乡也要顶风冒雪,都不如不为外物所累的自由。

春雪过皇甫家

晚来篮舆雪中回,喜遇君家门正开。

唯要主人青眼待,琴诗谈笑自将来。

下大雪的时候,正好路过朋友的家门,巧合的是,朋友的家门大开,似在迎接远客。他希望主人可以青眼相待,因为诗人已经随身带来了琴诗谈笑,等着把酒言欢。

白居易也一样江湖飘零,被贬谪的岁月一样寂寞荒寒,他曾路过一个村庄,恰逢大雪,一个人独坐阶前,他的思绪如断线的风筝不知所往:“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如此之夜,当此之雪,恍若前世的景象,又临今生。


烟雨夜读|雪下在白居易的笔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