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山散文|梦缘溪行

 阿福根 2019-01-01


  江  看  小  精

  山  点  金  品

  文  文  子  散

  学  学  作  文

  网  社  品  

  站  团  



梦缘溪行 

小金子


我怎么也睡不着,总是想起家乡的小溪,想起小溪边的一切。
  难过溪到卡子湾的那条小溪,经过我家门前,从久远的岁月到现在,一直在我的心田里流淌着,也一直在我的梦里流淌着。我的梦里总有圆月,总有家乡清水闪烁的道道银光。
  难过溪依山傍水的老碾坊还在吗?那座碾坊像古老的城堡,房子地基一面与山体相连,其他三面都是高高的石头城墙,被岁月与风雨浸蚀出来的色泽透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我每次经过那里的时候,那座碾坊似乎都在向路人诉说着什么,让人感到迷茫。碾坊外面的小溪西头,一溪石头散落水中,或大或小,清亮亮的水便淙淙绵绕前行。东边溪床两岸曲曲折折,溪底起伏跌宕,溪水也顺势一路曼舞轻飏,溅溅之声不绝于耳。潭水幽幽,随着小小的瀑布流,潭面的涟漪不时四散开来。溪边北岸绝壁上的千年小道还在吗?那条小小的古肠道令多少人如履薄冰。
  溪水湾湾绕绕,很快就到了砖溪周的碾坊旁。那里的浅石滩随处可见,或整块的大石滩,或由密集的鹅卵石组成的大石滩,色泽或青或灰白,形状或如斜床,或似弯月。石滩旁古柳依依,透明的浅水中鱼儿成群嬉戏。每隔一段小路就会碰到一个类似的地方,就像在重复穿越类似的梦景,令人回味与眷恋。
  砖溪周的碾坊与难过溪的有所不同。它的东西两端都是田,夹在稻田之间,前面是水,后面是山。碾坊的色泽灰暗,与难过溪的相比,明显年轻了许多,显然是后来建造的。两处碾坊的情景相近的是,我每次探亲经过那里的时候,总能听到水车哗哗啦啦、吱吱嘎嘎的响声。那种声音一直在我的耳朵边不停地回响,我的心就像掉进了温柔乡里,十分舒服。小时候,我觉得非常有趣。而长大之后,我就觉得那就是自己追求的梦景,给别人碾碾米,榨榨油,闲暇时敲敲键盘,读读唐诗宋词,看看电视,钓钓鱼,总之希望自己的地盘自己能做主,远离都市的喧嚣,做一个如陶公般“悠然见南山”的人,岂不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可是那样的生活至今无法拥有,我还是俗人一枚,只能随波逐流。

砖溪周到沅古坪镇的起点分岔处,有一座石灰窑遗址。遗址外是院落式的稻田,长长的田外埂全是由石块砌成,类似高高的城墙。
  砖溪周末尾便是远近闻名的景点“手板岩”寺庙遗址。手板岩非常宽大,东西约数十丈,形似一轮弯弯的冬月。高高耸立的山势若沧浪覆顶,危若欲倾。山顶藤萝缠绵,古木森森。山麓被前人生生凿出一条相对比较宽阔、比较平坦的小石道。石道西尽头里边高高的绝壁上,凌空倒挂着一只“手”,硕大的手板上长着五根又粗又长的“手指”,呈半握状。据说古时候,这个手掌心里长年放着一盏香油灯。得道的高僧每次去添香油敬香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会向绝壁上摔一口唾沫,唾沫迅速变成向外凸出的石块。他的脚下踩着神石,手扶着里边的绝壁,小心翼翼地逐渐往上攀登。高僧敬香添过香油返回后,神石便立即消失了。这样很神奇的一幕持续了很多年。遗憾的是一天夜里,高僧照旧去礼拜,被赶夜路的好心人招呼,高僧受惊坠亡。他的尸身瞬间神奇地化成了血水。尸身处原本青色的石头因血水浸染,变成了殷红色。血水又随溪水漂流,一路两岸的土壤也变了样,呈现出红色。据传,当地的地名“红土坪”就是因此而来。
  石道东头起缓坡,至顶处,里边便是古寺庙遗址。古寺庙是悬路嵌在石缝中,寺庙后背上空是罩岩壳,庙东头是挺扒葳蕤的竹林。小时候,我经过那里,只见到竹林与黝黑的土台。
  站在庙外路顶张望,路边坎下几尊高大的巨石交错而立,两株高耸挺扒的古木并排拉风;对岸的翠竹茂密张扬,溪中弧形的石坝落差分明。
  绝壁上独居匠心的小石道,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来往的客人。我仿佛听到了清脆的马蹄声,听到了客人们沾着露珠的脚步声和亢奋雄壮的吆喝声。
  综观整座青石绝壁山,纵情畅想,似乎山顶有一位身子侧卧的大佛。他头西脚东,左手托腮,右手自然下垂,就有了我们看到的“佛手”,是不是很有意境?如此一来,高僧心中有佛,去礼佛手便成理所当然。晚辈如此冒然揣测,不知是否妥当?只是此时此刻,晚辈心中也有佛。站在庙外顶路,展开双手,敞开胸怀,闭目舒心惬意地接受霞光的沐浴,顿觉自己也佛法无边。
  从寺庙遗址外的顶路而下,一脚跨过水渠,穿过浓密的柳林与几丘稻田,就来到了白岩溪的碾坊边。只因湘西多喀斯特地质,白岩溪北岸的绝壁上,有一大块极其抢眼的白岩壁,“白岩溪”因此而得名。北岸的半山腰上还有一个大溶洞,凉风习习,深不可测,从来没有人敢进去探秘。
  和白岩溪毗邻的伍韶周,有蛇精洞,有月亮河,更有命运多舛的碾坊与油榨坊。它们不平常的故事常常催人泪奔。
  伍绍周对岸的文公垴组,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十分令人感慨。
  再下去就到了竹园角,她在红土坪坪上的西边缘地带,属于正坪上。那里的参天古树被国家列为珍贵保护物种,十分引人注目。
  由许多组组成的红土坪两水三分田地,村落之间依山连水,百姓自古以来都是耕读传家,民风敦厚淳朴,民俗独具风格。腊肉、香肠、甜米酒、霉豆腐、朝天椒、荞粑、葛粑;飞潭瀑布,飞檐翘角的吊脚楼,别具韵味的阳戏与山歌,等等,都是遐迩闻名的特色。每逢冬去春来,千亩油菜花金灿灿一大片,蜂舞蝶飞,更有无限春光。
  以往的红土坪,学校、公社(乡)、邮局、医院、供销社、生资门市部,五脏六腑俱全,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戏曾经是当地百姓的下饭“菜”。中间社情有了变化,曾经一度冷落。今年,在沅古坪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村民自发的努力,红土坪先后举办了油菜节和柳林会,数千人从四面八方汇集一处,很多文艺精英登台献艺,红土坪的上空又响起了动人的旋律与醉人的歌声。
  回想红土坪到难过溪,以及红土坪到飞潭,这两条长长的黄金幽廊,夹岸山势巍巍绵延,飘带一般的溪水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这样钟灵毓秀的山水培育出了很多俊才。
  我多年漂泊在异域他乡,对故乡的一山一石一花一木,对故乡人的一颦一笑,都不知道回味了多少遍。每每想起这些牵肠挂肚的事,都令我辗转难眠。
  走出屋来到阳台眺望,天空上半块昏黄的月亮像父亲落寞的背影,我的心泛起一阵阵疼痛。广袤的宇宙朦朦胧胧。高架桥上的铁道像巨龙一样向两段延伸,挡住了我的视线。楼外街道旁的彩灯回旋闪烁。浩浩荡荡的车辆来回穿梭,一道道光柱相互交织。通宵喧哗的环境注定我很难入眠。
  时至凌晨,从屋外传来的雨滴声滴滴答答,像是滴在了我的心上,汇入了心田里那条清清的故乡河。

【编者按】每个游子的心中都有一条河,那条一直流在心中的家乡的河。作者以热情的笔触详尽地叙述了家乡的山山水水:砖溪周的碾坊与难过溪的老碾坊、“手板岩”寺庙遗址、白岩溪的碾坊、红土坪等,带给我们一幅唯美的画面。每一处景物都蕴含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深情,没有人不爱自己的故乡,那是灵魂寄托的地方,会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心,一直在路上。平实的文字,却有着感人的力量,引发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这种对家乡的爱是生命最温暖的底色。感谢老师赐稿,推荐阅读。【编辑:陶桃】


优秀作者:小金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