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静待花开 编辑:夏田 - 1 - 近日,人民网的一条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哈尔滨一名22岁的男孩晨宇被家人养成了一名巨婴。 10岁的时候,晨宇的父母离异,奶奶把他接到家,一边心疼他没有父母疼,一边又觉得自己只有一个大孙子,不能断了香火,因此格外疼他。 有一次,妹妹吃了晨宇的一片面包,被奶奶骂了一顿:“孙子的东西谁都碰不得”。 然后不顾天气恶劣,自己腿脚不好,硬是出门给他重新买了一袋。 晨宇的父母也因为没能给他一个完整的家而倍加愧疚,从不拒绝他的物质要求。 甚至花了200万让他去新西兰留学两年预科,还没来得及上大学便因为性格和学习上的问题回了家。 从此晨宇天天宅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玩游戏,奶奶心疼他经常忘记吃饭,便一口一口地喂他,把他养成了一个22岁的巨大婴儿。 一个已经成人的男孩,仍然像三岁孩子一样喂饭吃。 一个身强体壮的大男人,要一个腿脚不好的老人来服侍,实在太不像话了。 22岁的成年人被骄纵成这个样子,是父母的严重失职,正是他们的行为,让一个正常的孩子被剥夺了自立的权利。 - 2 -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近日,网上爆出娱乐圈知名女艺人狄莺的儿子孙安佐,因在美国扬言用枪扫射学校的恐怖事件而被捕,夫妻二人花了3000万家产把他保释出来。 这位女艺人是圈内人尽皆知的巨婴妈妈,在教育儿子方面更是常常爆出许多奇葩料点。 因为38岁高龄产子,孩子来之不易,所以对爱子极尽宠爱。 11岁的时候仍然在喝母乳,因为对母亲的依赖,15岁时还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直到发现孩子有了正常的生理反应,才和儿子分床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对儿子的饮食控制更让人唏嘘。妈妈每天可以花 7个小时的时间盯着儿子吃饭,每餐要吃到成人的饭量才可以罢休,目的是为了让他体格健壮。 儿子在网上买枪支弹药的钱刷的是她的副卡,卡单上的明细和金额妈妈肯定早就知道,但她从没有过问,默许儿子的行为,让他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边缘。 后来扬言要制造枪支恐怖暴力事件,威胁到周围人,作为母亲非但没有指责,反而一味的袒护,认为儿子在开玩笑,未免小题大做。 这件事骇人听闻,他提醒着我们,不顾及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一味的顺从孩子只会让他丧失独立性,丧失做人的权利。 儿童教育专家刘启涵说:“独立性是心理断乳期的重要标志,成长与心理年龄无关,很多人年龄增长,心里却没有成熟。” 在父母的保护中长大的孩子,很难有独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巨婴。 - 3 - 《家庭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孩子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立,自主做事,能够独立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王菲对窦靖童的放养式教育曾经被很多人批判。大家觉得,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一点也不为女儿的未来着想!孩子纹身不管,染发不管,居然连辍学也支持! 但是没多久,大家却发现,这个被放养的叛逆少女,活得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去餐厅做服务员,写歌,交朋友,19岁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 她挣到第一笔钱,就是给姑姑的孩子交学费。 而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正是因为王菲给予她足够的自由和尊重。 在窦靖童成长的过程中,王菲从未以爱的名义干涉窦靖童,却给了窦靖童真正的爱。 无独有偶,李嘉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非常重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虽然家境优越,却从不溺爱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十三四岁的时候,李嘉诚就把他们送到国外留学。在那里,两人每天除了学习功课,还要每天跟着电视节目学做菜,否则就要饿肚子。在陌生的环境里,两人很快就能做一手好菜了。 后来,兄弟俩顺利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准备进入父亲的公司一展宏图,李嘉诚却拒绝了。 兄弟俩表示很困惑,父亲作为堂堂公司大股东,怎么可能为兄弟俩找不到两个合适职位。 李嘉诚诚恳的告诉儿子,我不是不能给你们找到合适位置,只是希望你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一片的新天地,等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再来我公司任职。 兄弟俩只好离开香港,去了加拿大,靠自己的本事打拼,最终也取得了优秀的商业成就。 那个“狠心”的父亲终于放心地把自己的家业交给儿子们打点。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莫过于给孩子生存的本领,而这本领,却不是溺爱之下能获得的。真正的爱,需要放手。 - 4 -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过得好,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给他,然而,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有时候,我们爱得太过了,反而会害了孩子一辈子。 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溺爱,而是有方法有条件的。 1. 不容错,做个及时纠正的父母 无条件的爱孩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附加条件的爱。不要只关注孩子的优缺点,更不会限制孩子的行为。这种爱是从不默许和放纵孩子的任何无理行为。 绝不是盲目的去爱孩子,而是有规则、有底线,当孩子打破规则或底线时候应及时给予惩罚。 2,给予足够尊重,把选择权交给孩子 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给他们试错的机会,让孩子在成长中获得生活经验,磨练自己的意志。 有些家长觉得包办一切就是爱孩子,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全都安排地好好的,却忽略了,孩子也有自己的爱好,他也想自己决定穿什么,他也想有自己的小秘密。 一个从小就被父母尊重,能自主选择自己生活地孩子,过得一定不会差。 3,适当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很多国家都特别注重这一点。 在日本,许多父母在教育好孩子的文化课外,总会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家务及寒暑假外出参加劳动挣零花钱。 在美国,十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独立承担庭院剪草、刷房屋的家务,以换取零花钱。绝大多数美国父母都认为:孩子能吃苦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过渡溺爱孩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在德国,甚至有法律规定:孩子在14岁的时就必须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 为人父母,谁都希望孩子过得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警惕,不要让自己的爱,害了孩子。
—END— 作者:静待花开,目前育有一名5岁男宝,即将成为一个二胎妈妈。专注于幼儿心理教育,做最关心、理解、尊重幼儿的妈妈,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