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度读书报告:改善阅读方法,我用了一年时间

 kumusi 2019-01-01

2018年——是我读书生涯中一个极重要的年份。

这一年是我读书的转折之年。在这一年中,我之前的读书方法通通被推倒重建。

这一切缘起于2017年底我参加了鼹鼠的土豆老师的写作课。

当时报名的初衷是写作变现,实现待在家里也能有钱进账的愿望。虽然一年过去了,这个愿望依然没有实现。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收获却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其中一点便是我改变了自己十几年的阅读习惯。

和佛系阅读说再见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我在2018年之前的读书习惯,那便是“佛系”。

我会通过翻看豆瓣、当当的图书榜单,或者看他人的介绍来选书阅读。甚至有段时间,我看的书是某网站(记不清)提供的杂七杂八的免费电子书。

佛系阅读的结果就是阅读类型杂乱,说好听的是涉猎广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实际上,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杂乱无章,毫无目的性。

到了2018年,每次读书之前,我都会先问自己:我需要读这本书吗?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什么?

为此,我清空了豆瓣上的【想读】书目。并不是说这些书不好,恰恰相反,这些书都是我几年来,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收藏的高分好书,或经典,或新颖,或独特……

但是,我的【想读】书目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太杂了。

要想通过读书实现个人成长,最好的选择就是主题阅读。这就意味着要专注于特定的领域。很显然,内容广泛的【想读】书目根本无法帮我达成这个目标。

把读书当做赚钱的手段

在咬牙删除了200多本想读书籍之后,我把精力放到了个人成长领域。

在鼹鼠的土豆老师的建议下,我从“阅读技巧”、“写作技巧”方面的书开始读起,并加入一些心理学等方面的书。总体来说,在2018年我阅读的书籍都是偏向实用性的。

说实话,从随心所欲的佛系阅读到现在的功利性阅读,不适应的地方不是一点点。好在我及时转换了思路,用另一种角度来看待读书,一切也就开始顺畅起来。

我不再把读书当作爱好,而是把读书等同于上班工作,当成一种赚钱的手段。

毕竟,写作变现这个初衷,我一直没有放弃过。而一旦从赚钱的角度来看待事情,理所当然,功利但是有效率的做法,就变成了最优的选择。

同时,当我把读书当作赚钱手段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好处。那就是我的阅读活动越来越有动力。

佛系读书,随性惯了,也懒散惯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现在,在赚钱的刺激下,我更容易保持每日阅读的习惯。

把读书的重心放到“输出”上面

以前读书的时候,书读完,也就完了,顶多到豆瓣打个分,写两句读后感。

但是在2018年,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要实现写作变现,就必须不停的写写写。这就间接要求在阅读的时候,书读完了一定要有输出。这个输出,可以是阅读笔记,也可以书评等自主创作。

加入鼹鼠的土豆老师的写作课之后,练习最多的就是书评。刚开始的时候,写的书评总是不合格。好在有老师一针见血的点评,现在终于能够写出合格的书评了。开心!发布到平台之后,看到有人点赞,更开心!

同时,自己也在尝试写其他类型的文章,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写出来的文章干巴巴的,只有骨头没有肉。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肚子里没货,缺少写作的素材,好在有阅读为我提供了积累素材的便捷的方法。

16本——这是2018年我的阅读量。与往年几十本的战果相比,少了很多。

然而,与阅读数量下降相对应的是阅读质量的提升。这16本书,每一本我都按照格式认真写了书评,有时还尝试写了讲书稿,在EVERNOTE上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虽然2018年在写作变现的目标下,我没有哪怕一分钱的入账。

不过,听说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神奇的竹子,在它们生命的最初四年里,怎么长也长不高,最长也不过3CM。但是,5年后,竹子会以每天30CM的速度生长,只用6周就可以高耸入云,长到15米。

养精蓄锐,厚积薄发,2018年是自我积累的一年。

阅读写作,坚持下去,我坚信,总有一天我能够像神奇竹子那样一朝爆发,一飞冲天!

附:

  1. 2018年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书:《终身成长》
  2. 2018年读过的最有趣的书:《万物皆数》
  3. 2018年读过的最受启发的书:《你不重要,你的喜欢很重要》
  4. 2018年读过的观点最新颖的书:《认知迭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