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县名说1

 梦想童年594 2019-01-01

一、河南省

河南是一个省。地处中原,也叫中州。是古代意义上中国与中土。古代天下有九州的分法,河南属豫州。河南之本意即黄河之南。河指黄河。所以与河北相对。《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当时还不是省名。唐有河南道,辖境略等于今天之山东省与河南省。元代有河南江北行省,管辖区域在今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今黄河是东西贯穿河南省。明代始有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司。清设河南省至今。

二、郑州市

郑州市为河南省省会。地处中原,夏商都曾在此建都。市名之郑因为古代郑国。郑国曾经在郑州一带建都。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北宋属京畿路,金代属南京路,。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清代,郑州为郑县。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为郑州市。1954年升为河南省省会至今。

三、新郑市

新郑是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郑来源于郑国之郑。时期此地属黄帝有熊氏地,今新郑有炎黄陵因此。西周时期,新郑属郐国。后郑国迁都于此。韩国灭郑国,又把韩都从阳翟迁于此。韩国时期名为郑县。秦统一全国后改名为新郑县。一为与关内之郑县区别,也表示是郑国后来的国都。1994年,撤县改市,市名沿用至今。

四、荥阳市

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极市。历史上西周时期是东虢所在地。荥为水名。因为有荥水,所以有荥阳之名。历史上说黄河水溢出济水形成荥泽。旧有荥泽县。荥泽于公元1-5年消失。荥阳汉代已经为大郡。楚汉分界之鸿沟在荥阳。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虎牢关在荥阳。战国申不害、唐李商隐生于荥阳,唐刘禹锡、葬于荥阳。

五、新密市

新密市为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为伏羲双娲之故里。尧时为郐国都城,春秋时为郑都城之新密邑。秦时置密县,属颍川郡,汉密县属河南郡。刘宋时属荥阳郡。唐五代属郑州。明属开封府禹州。清隶河南承宣布政使司。公元1994年撤县改为新密市。因密县地旧有密山,县名因山而名。但也有多种说法。一九九0年密县县志办和密县地名办经省内专家论证,以“密县,古密国,《尔雅》:‘山如堂者密’,因以为名”。确定为密县名称的由来,并报县人民政府批准。新密市是汉大司徒侯霸与清诗人钱九韶之家乡。

六、巩义市

巩义市是郑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春秋时巩为巩伯国,巩地因山河四塞,巩固不拨得名。秦庄襄王时置巩县。县名也可以说是因国得名。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宋属河南府,后一直属河南省。一直到解放后,巩县属郑州市,1955年1月起属开封市,1954年县城迁于孝义镇。1983年8月复属郑州市,1991年8月,撤县设市,改称巩义市。巩义之名可以说是合巩县之巩与孝义之义而成。唐杜甫生于巩义市,北宋皇陵在巩义有七个皇帝陵墓。近代镇嵩军之刘镇华为巩义人。

七、中牟县

中牟县是隶属于郑州市的一个县。周置中牟邑,汉封单父为中牟共侯。汉武帝废侯国置县中牟县。属河南郡。后曾多次改属,宋金明清均属开封府,1848年属陈留专区,1852年并属郑州专区,后改专区为开封专区,1970年属开封地区。1983年3月改属郑州市至今。

八、登封市

登封市是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西汉汉武帝登嵩山,设立崇高县,隋大业初年改这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从登嵩山,改嵩阳县为登封县。同时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合两县为一县,名为登封县。1994年5月,撤县改市,为登封市。登封是中岳嵩山与少林寺所在地。是中国禅宗祖庭与武术源渊之地,也是河南曲剧发源地。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二程讲学之地。

河南省县名说是一系列文章,下面是其他文章的地址:

河南县名说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up0.html

河南县名说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uq9.html

河南县名说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utp.html

河南县名说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uut.html

河南县名说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uy7.html

河南县名说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0o.html

河南县名说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1b.html

河南县名说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4g.html

河南县名说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5s.html

河南县名说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6v.html

河南县名说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8t.html

河南县名说1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ao.html

河南县名说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cy.html

河南县名说1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eq.html

河南县名说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he.html

河南县名说16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iw.html

河南县名说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de0d00102dvkh.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