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纹饰制作——战晚至西汉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1-01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是中国古代玉器纹饰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此时玉器纹饰风格明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走向:一方面承袭战国时期整齐规律的特征,并稍加变化;另一方面则是运用特殊处理方式,使平面纹饰产生三维效果。前者以谷纹、乳钉纹及云纹等为代表,后者则多见于动物类纹饰。

一、乳钉纹特征及制作

玉器上的乳钉纹出现于战国晚期,是凸起于器表的一种半球状纹样。从其形状及排布来看,应是先以砣具琢刻三组平行线纹,区划出多个六边格纹加以定位,再将六边格纹周边减地,琢磨出半球状凸起。 图1 汉代 “益寿”乳丁纹璧战国晚期至西汉玉器上的乳钉纹期初多以阴线相连,独立成纹者出现较晚。其中以阴线相连者依勾连形状的不同,可分为V字形连线乳钉纹与阶梯式连线乳钉纹两种。V字形连线乳钉纹是将三个乳钉纹以两条线段连接作V字形组合,线段夹角可为60度、90度、120度不等。 图2 战国晚期 剑璏阶梯式连线乳钉纹藉由纵线与横线的交互使用,将乳钉纹两两相连并整体缀连,犹如阶梯逐级下降的样态。前者可见参见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二号墓出土的镂空龙纹佩与玉珩,后者可以广州南越王墓所出玉杯、玉卮为例。 图3 战国晚期 剑璏 二、云纹

云纹因两端弯卷似云朵状而得名,早期多与谷纹、S纹等组成浮雕虺龙纹或云谷相杂纹,直至战国晚期才成为玉器装饰的独立纹样。战国晚期至西汉的云纹主要有浮雕云纹、丁字云纹及如意云纹三种。

浮雕云纹的制作先以砣具在两端琢刻勾卷双线定位,再将双线外侧减地使其中间形成卷云状凸起,最后于凸起内侧加琢一阴线强化卷云形态。这种云纹极少单独为饰,通常与兽面纹组合作雕琢在剑饰器之上,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304号墓出土的玉剑璏即属此类。 图4 西汉 剑璏丁字云纹由砣具阴刻,其两端勾卷若云、纵横相连如丁字。山东临淄商王墓所出玉璜之上即见有此种纹饰。 图5 西汉 丁字云纹玉璧如意云纹是将云纹从中部作90度垂直弯折后所呈现出的形态。这种纹样通常以浮雕形式出现,可参见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双龙首玉璜。 图6 战国晚期 龙形佩
三、平面立体化纹饰特征及制作

战国晚期,玉器上开始出现平面立体化动物纹。这种纹饰是先在已完成切割的片状玉料表面勾勒所需动物纹样,并于其上刻划凹线以区隔首、颈、身、腿等部位,再沿凹线将各部位琢磨作微突弧面而成。以此处理方式制作的平面纹饰会产生特殊的立体化效果,因此这种纹饰也被称为平面立体化纹饰。 图7 战国晚期 龙形佩值得注意的是,平面立体化纹饰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兴起之初,尚未完全成熟,往往只出现在动物纹首部及部分肢体处,有时也会借由附加边饰依托于珩、璧等主体造形边缘。此类纹饰可参见南越王墓出土的透雕龙凤纹重环佩。 图8 战国晚期 虎形佩战国晚期至西汉的玉器纹饰揉合传统兼具创新,这一发展趋势延续至汉代,终将迎来全面立体化纹饰的兴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