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流传的预言成真,滚滚黄河终于变清,中国将迎来巨龙腾飞

 xianfengdui111 2019-01-01

滚滚黄河竟然变得如此清澈,专家懵了找不到原因.神奇预言变成现实

千古流传的预言成真,滚滚黄河终于变清,中国将迎来巨龙腾飞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就是浑浊的,黄色是其本色特征.<左传>里有”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叹息.意思是人一辈子也难以见到黄河变清.当时郑国被楚国攻打,想找晋国相救.郑国大夫子驷主张归顺楚国,认为想要等晋国来救,就象想要亲眼见到黄河变清一样不可能.

黄河变清是极少发生的奇事.有五百年黄河才会清一次的说法,甚至古人说一千年能见到黄河清一次就算不错了.黄河变清,是一个吉祥之兆.是罕见难得的好事情.意味着盛世与大治.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黄河清而圣人出。黄河如果变清,意味着祥瑞.民众将会迎来好运.三国·魏·李康《运命论》中有:“夫黄河清而圣人生。”程登吉《幼学琼林》072:圣人出则黄河清,太守廉则越石见. 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八回普天有道圣人生,大地山川尽效灵。尘浊想应淘汰尽,黄河万里一时清.这些说法都证明,黄河清确实是吉兆.

历史上黄河曾经多次出现过水清现象.不过持续时间都比较短,是因为自然现象所引起的.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下雨,那么黄土就不会被冲刷入河中,黄河就会变得比较清. 历史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历史上最长的一次黄河变清是发生在清朝雍正4年,即1727年,黄河澄清两千余里,时间长达二十余天.最近记载的一次黄河变清是发生在清乾隆53年.

这里说的水清并非只持续几天几十天,而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水清。纵观史书记载,黄河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水清,不过多数只持续数天,最长的一次也只持续了二十天。这些都是因为自然天气变化所导致的暂时性水清,故无法使黄河清而圣人出的传说得到验证。专家表示,因为降雨减少,导致黄土入河变少.所以黄河得以变清.这是正常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只能持续最多十几天.只要黄土高原有一处下雨,让黄河就会变浑.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黄河的水现在确实清了.而且一清就是十多年.自从2000年开始,黄河的水就持续变清,这一次黄河变清,是黄河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且里程最长的一次.

1. 黄河变清现象

“黄河变清已经十多年了,有时候,水甚至是绿的。”山西永和县农民贾长治自幼生活在黄河岸边,对着黄河,54岁的他感慨地说.

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记载,史所罕见。据2017年5月实测数据显示,黄河含沙量不超过10.8公斤每立方米。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河段是清的.

一条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黄河呈现在人们面前. 连同基本是清水的上游,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从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1200多公里的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

自1919年黄河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实测最高含沙量达每立方米911公斤.年入海的泥沙平均值达16亿吨. 年度最大输沙量达39.1亿吨。而据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现在黄河含沙量不超过10.8公斤每立方米。大幅下降71%.2000年到2015年年均入海泥沙量仅为2.64亿吨. 较以前减少83.6%.

黄河自河口镇急转南下,奔流至河南三门峡,这一路接纳的泥沙占入黄泥沙总量的89%。原本应一片浑黄的主要的入沙河段,记者却见往昔的“一支浊黄”已变一派清流。

人们站在壶口瀑布旁,只见从壶口跌落出的河水浪花如雪,有的白中泛绿。

陕西韩城黄河禹门口段,两岸高山倒影可见, 在水流平缓的河湾处,河水清且涟漪。

2000年以来,黄河悄然出现变清态势,泥沙含量锐减. 人们无法相信,这就是那条世界上输沙量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黄河变清原因

黄河变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这一现象已经自新世纪开始持续了近20年,显然并非偶然.而是有着特殊的原因.

数据显示,近20多年来黄河携沙量急剧下降.这可以由小浪底水库得到证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有2000年开始投产发电.它有一个极大的库容126亿立方米,其中75亿立方米是固定用于拦沙的.其余的51亿立方米库容用于调水调沙,供水与发电.当时根据黄河携沙量计算出来的结果,原本预计在2014年这个库容就会被沉沙所淤积满.到时候需要进行清理库容淤积沉沙的工程.由于新世纪十多年来黄河水携沙量突然性暴降,令人始料未及.现在只淤积了30亿立方米库容.还不到原来预估值的一半.按这个进度,要到2030年才会淤满.

黄土高原上的泥沙去哪里了?

专家指出,生态建设工程是主要原因,除此以外,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导致黄河泥沙锐减的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得益于治理得当.

老百姓为了吃饭,不断破坏树木植被,一遇暴雨易崩塌冲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持续不断地开展,几十年后的今天已见成效。重点治理的区域为十五六万平方公里的粗沙来源区。

淤泥坝、圩堤坝等技术性设施的大面积推广,也使得上游水土流失有很大改观。

专家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通过植树造林、植被复苏等,上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作用显现。

鄂尔多斯过去每年向黄河输沙1.6亿吨,占入黄河粗沙总量的25%。经过30多年治理,鄂尔多斯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综合治理度达50%。2016年8月17日,鄂尔多斯出现历史极值降雨,由于水土保持措施见效,当地十条入黄一级支流冲淤变化不大.

1999年至2015年,延安累计退耕还林1070万亩,覆盖了当地19.4%的国土面积,植被覆盖度达67.7%。榆林市一项调查表明,仅由于淤地坝建设,就减少水土流失量三分之一。近20多年来,黄土高原正发生着“整体好转、局部良好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生态治理成效卓著.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在近20年来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

第二个原因.水库拦沙不可忽视.黄河流域潼关以上地区共有大型水库26座,中型水库170座,黄委会走访了90%的大中型水库,分析计算得出近期水库年拦沙1.734亿吨。

第三个原因,是人为采沙.黄河中游采沙场星罗棋布。一般大的沙场一天可挖沙20多卡车,一车能装30吨沙。据了解,近十年来,黄河中游地区城镇化提速,在基建和房地产拉动下,出现了“采沙热”。 黄河沙是天然水洗沙,是最好的建筑沙。

专家估测,每年沙场约挖走1亿吨泥沙。

初步估算,以上三大减沙因素大致每年减少入黄泥沙7.6亿多吨。专家认为这些因素对泥沙减少贡献率为80%.如果加上降雨对泥沙减少的20%贡献率,减沙量为年均11.06亿吨。

不过也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专家认为,目前人为措施不足以解释黄河携沙量下降如此之大.

专家指出,黄土高原强烈的水土流失发生在距今25万年至30万年前,进一步加剧在距今5万年前,远远早于人类频繁活动时期,仅靠水土保持,无法根本解决黄河泥沙问题。

水利部黄委会原副总工程师李文家称,“黄河实测数据表明,黄河年均入黄泥沙量从16亿吨骤降到不足3亿吨.这个实测数据的变化是可信的,但是关于骤减原因,专家们争议非常大,至今没有形成共识。”

李文家提到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这个规划希望通过做好坡面上造林、种草、梯田、封禁和沟道淤地坝等水土保持措施,再加上引黄引沙和非专门拦沙水库拦沙,到2010年,将黄河年均入黄泥沙量减少5亿吨,到2030年适宜治理水土流失区得到初步治理后,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6亿~6.5亿吨。也就是说,从年均16亿吨可有望降至10亿吨.

实测结果显示,上述目标早已超额实现:实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亿吨。这一结果让所有专家惊喜的同时,也十分不解.一直在寻找其中原因.

李文家表示:“我们也很不理解,怎么一下子骤减到不到3亿吨?我们算了一笔账,即便完全做好上述措施,理论上,黄河的年均入泥沙量至少还得有8亿吨。但是,让大家困惑的是,现在水土保持工作还在持续,淤地坝建设的数量还不到规划中提到的1/3.也就是说,理论上,黄河的年均入泥沙量至少得有10亿吨.”

对于黄河变清的原因,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三.黄河能否一直清下去

关于此次黄河清能持续多久,也有多种观点。

黄委会水科院前高级工程师齐璞认为,黄河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大江大河之一.黄河来沙量逐年减小,现在黄河清已成一种趋势性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改变的。

李文家却判断黄河迟早还会变浑。他认为水浑沙多是黄河的本性,是它的自然特点。但是由于水土保持措施等作用,含沙量最多能增加到8亿吨。

对于认为黄河现有水库库容量,已能保证黄河长期变清的观点。李文家称这过于乐观,没分清楚库容的概念区别。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公司董事长张金良发表论文指出,未来黄河仍然会变黄.变清只是偶然.未来预计黄河年度来沙量大致为8亿~17.5亿吨,多年平均来沙量不少于10亿吨。黄河来沙这样的自然现象,无法因为人类短期有限的人工干预而受到影响与改变.黄河主要产沙区的产沙能力在长时期内不会变化,泥沙供给可以说是无限的。对于特定的产沙区,存在一定的降雨阈值,当降雨条件小于该阈值时,侵蚀产生的沙量不断滞存于坡面或局部沟道内,入黄沙量很小;当降雨条件满足该阈值时,沙量将被大规模入黄。

黄河清能维持多久尚无论断.不过,能维持18年的黄河清水,这已经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也预示着,千古预言成真,中华巨龙必将腾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