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知止而后定 志当存高远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1-01

《大学》的理想,是教人觉悟光明的德性,并帮助他人觉悟,使自觉、觉他皆达至善之境。

如何实现那个至善的境界呢?立志很重要。《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之“止”,就是“止于至善”。

“知”是什么就很有意思了。如果“知”是知道,但没体会过那个至善的境界怎么能说“知道”呢?

如果“知”是见闻,听说过那个至善的境界,于是心向往之,这样的解释显然力度不够。

这个“知”,有信仰的味道。《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后文阐释“明明德”的时候,引用了三句《尚书》的话。“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

《康诰》是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旧地,训诫他的诰文;《太甲》是伊尹告诫商汤孙子太甲的话;《帝典》就是《尧典》,是称颂尧的话。

古人有天的信仰,德来自于天。“顾諟天之明命”说得很清楚,“明德”就来自于天命。“克明德”,“克明峻德”,意思就是说要彰显天德。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推至最后的根源,就是天。

《论语》最后一章是对全书的总结性文字,第一句就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你不知道天命,能称为君子吗?

孔子在宋国边境被桓魋追杀,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在匡地遇围,说:“周文王之后,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不弃绝这种文化,那么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我承担的是天命,有什么好害怕、好忧愁的?

所以,这个“知止”,你一定要信,有这么一个成圣成贤的完美境界,可以使自我与他人都可以获得人生的圆满。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知止”就是一定要立志,而且,志当存高远。“知止而后有定”,你把你的志向放在追求人生最圆满的境界上,你就获得了强大的定力。

小朋友顽皮,乱扔石子。大人就把一竹片插在地上,说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能用石子把竹片打中。小朋友们立刻欢呼雀跃,注意力全在竹片上了。

志向就起这个作用,他就是人生的竹片,人的智慧、能力、勇气就如石子,应该投向竹片这个目标。目标越高远,越能使人长久贯注于此,不受其他杂事的干扰。

“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就叫静。人是欲望的动物,对外物追逐之心难以避免,人也是情绪性的动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自我的执念,如果有个远大的目标,心思冲着它去了,其他的杂念、妄想就易放下了。

“静而后能安”。心不妄动,则处处皆安。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颜之乐就是个安的功夫。心中有大气象,并不在乎物质生活的丰富还是寡淡,因为君子本来志不在此。

“安而后能虑”。能够不受外界的左右,不受名利富贵的诱惑,对事对人就不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见,就能够周全的考虑问题,处理问题。

处理事情是否得宜,能力很重要,品行更重要。没有偏私之心,能力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如其不然,能力虽强,能够摆平一些事,但从长远来看,后遗症更大。

“虑而后能得”,处理事情毫不偏私,“得”自然就有了。这个“得”,不是功名富贵之得,而是有两“得”,一得,个人的修养日益深厚;二得,他人所获也日益丰厚。

这就回应了《大学》开篇所说的“止于至善”的期许。

谈到立志,王阳明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王阳明12岁时,问私塾先生,“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当然是读书中状元。”王阳明却说:“读书登第并不是第一等事,当圣贤才是第一等事。”

少有大志的王阳明,常以诸葛亮自喻。他学习刻苦,不仅经书读得好,骑、射、兵法,也样样精通。他担任兵部主事时,因上书反对宦官刘瑾乱政,被谪贬贵州龙场驿驿丞。

但他毫不消沉,反复自问:“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一夜忽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悟道之后的王阳明,超越了世俗功利得失的忧虑,摆脱了声名荣誉的纠葛,使自我的觉悟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之后的王阳明,平匪患、定叛乱,开书院,讲心学,证得了那个至善之境。临死之前,弟子问他有什么话要说。他说:“我心光明,夫复何言。”

人生的志向,应以至善的境界为追求,并以一生的实践来证得那个境界,这才是圆满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