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财政部为应军费急需呈奉国民政府核准于民国26年(1937)9月1日发行了救国公债,因是中华民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出现的公债,因此具有特殊时期的成份,从而受到收藏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该"救国公债"分为"伍元","拾元","壹百元","壹千元","壹万元"五种.票幅均为130x268毫米.总发行额为5亿元,年息四百,预定分30年还清.五种不同面值公债票的正面花边颜色分别是浅蓝,青蓝,赭色,浅绿和浅红,花边框内最上方是"救国公债"字样,券名下方从右至左竖式排列条例摘要行文,其中,"财政部呈奉国民政府核准发行救国公债国币5万万元依照条例如期还本付息合给本债票为证."的字体稍大,而有关债额,发行,利息,还本,基金,债票种类等说明字体稍小.条例文字中间盖有财政部的红色方印,而左边则有财政部部长和两个次长的签名和印章.债票反面印有与正面中文相同内容的英文,是特为方便海外华侨购买而设计的.据有关资科介绍,"救国公债"发行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不论工人,农业,学生,还是知识份子,民族资本家以及海外华侨都争相购买,做到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救国,表现了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精神.这套"救园公债"的发行距今已有70余年,由于它经历了战火和政府的变更,实物被大量销磨掉,因此,目前就连收藏市场也较难见到此公债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