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滩双鹭图》马远的雪景宁静藏声响局部现无限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1-01

《雪滩双鹭图》是中国南宋画家马远的雪景画,以“马一角”的特色,以虚博实、以意造境,宁静中暗藏着声响,局部中呈现了无限。

《雪滩双鹭图》马远的雪景宁静藏声响局部现无限

雪滩双鹭图

【类别】绢本

【规格】59×37.6cm

【年代】中国南宋

【作者】马远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蒙克飘雪的小路穿越到南宋的山涧,来看一幅马远带来的《雪滩双鹭图》。画中构图采用的是局部特写,展现“马一角”的特色,以虚博实、以意造境的方式,以虚旷的背景,衬托得主题更为醒目突出。雪崖梅枝,芦竹寒汀,雀鹭相和,虽然画中已经积了雪,却见小溪还没有结冰,溪水还在稳流不息,宁静中暗藏着声响,局部中呈现了无限。

《雪滩双鹭图》马远的雪景宁静藏声响局部现无限

雪滩双鹭图 局部1

《雪滩双鹭图》马远的雪景宁静藏声响局部现无限

雪滩双鹭图 局部2

《雪滩双鹭图》马远的雪景宁静藏声响局部现无限

雪滩双鹭图 局部3

《雪滩双鹭图》马远的雪景宁静藏声响局部现无限

雪滩双鹭图 局部4

《雪滩双鹭图》的画面以雪景为背景,左侧怪石和竹叶丛生处伸出苍虬有力的梅枝,大雪压而不折,向下曲折迂回向上,呈现一种中国古人崇尚的岁寒三友的品性和精神,为画面分出层次,增强美感。下部怪异的山石,以带水的墨笔作大斧劈皴画出方硬有棱角的“一角”。虽然寒气逼人,梅枝处两只跳动鸣叫的雀鸟却很欢实,使之静中有动,寂寥里多了些生机。向上似有隐约可见的远山,向下虽有题名为双鹭,我们却可见白鹭四只,三只聚集在石角,其中两只仅露个脑袋,一只张着嘴像在召唤着什么。第四只则独立于溪水的另一畔,瑟缩之状显得孤单,像外出寻食不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将一份冬雪的严寒和不得的失落表现的特别传神。雪天已经够让人寒冷了,马远构思的白鹭一幕,硬是借此情此景将寒表现得极致入心,令人心寒清冷。

马远在此以浓墨画树石,积雪处则以留白来表现,形成黑白强烈的对比。前景的树枝、山石均以浓墨大斧劈勾皴点染,浓重的焦墨来钩划轮廓,以显示其坚挺硬朗,并皴擦出像是斧头劈过的痕迹般之“斧劈”皴法,笔力苍劲,却又有水墨浑融之处,这正是马远被称为“水墨苍劲”一派的缘由。另外画梅的笔势往下拖垂,造成长而斜向伸出的画枝方法,就成了所谓“拖枝马远”的典型风格。远的山、水以及山石后露出的竹叶施以浅色,淡墨勾染,笔墨枝法的运用与描写对象的特征及作品意境相适应,朦胧间自然地拉开了远近的透视关系。白鹭的画法则几乎不见墨痕,再一次地以纯白和昏暝相映成趣,使得整幅画充份表现清冷寂静的寒天意趣,达到了画雪得其清的境界。

【作者简介】

马远(Ma Yuan,?-?)中国南宋画家,生卒年代不详,字钦山,祖父时代随宋室南迁,徙居于钱塘,曾于光宗、宁宗两朝为画院待诏。有关其生平和师承关系的记载很少,仅知马远出身于绘画世家,家学渊源,自幼受艺术的熏陶,一门五代从曾祖父马贲起至其子马麟为止,都是画院画家。

马远继承家学并吸收李唐画法,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画院中他观摩到历代的典藏作品,使他的绘画兼及山水、花鸟、人物,尤以山水画的成就最为卓越。不论构图、笔法或是意境等方面皆独树一帜,脱离前人的束缚,创立了“水墨苍劲”一派的风格,成为后世宗法的对象。明代《格古要论》中记述:“马远师李唐,下笔严整,用焦墨作树石,枝叶夹笔,石皆方硬,以大斧劈带水墨皴甚古。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出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道出马远的绘画特色。他以边角式的构图表现山川景物,致其有“马一角”的称号。其作品常将真实的自然界加以精练,以留白的方式来造境,看似寥寥一角,实由小中现大,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具有诗般的抒情效果。

=====

一天一幅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