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不少读者在质疑,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究竟有没有不清白的关系,但焦大的一声醉骂“扒灰的扒灰”,已经把宁国府这桩不可见人的丑事,昭告了天下。 这件事真的很丑,但故事的男主角贾珍,脸皮实在太厚,他在秦可卿死后,做的三件事,件件都毫不掩饰他对秦可卿的“爱”。或者,遮羞布一旦被扯下,再加上悲痛欲绝,他也顾不得许多了。 第一,贾珍哭的如丧考批。当贾宝玉因为秦可卿之死,从梦中惊醒,执意来到宁国府的时候,“只见府门洞开……里面哭声摇山震岳”。这“摇山震岳”的哭声之中,最悲伤的恐怕非贾珍莫属了——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声称“长房内绝灭无人了”,无一不是在向众人,昭告自己对秦可卿不一样的感情。 第二,珍奇的楠木棺椁。这副楠木棺材,不仅价值不菲,而且颇有神奇之处,“做了棺材,万年不坏”,“纹若摈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尽管贾政一再劝阻贾珍,“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敛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但贾珍根本不听,“恨不能代秦氏之死”。 此时在贾珍心中,秦可卿应该正是那个“非常人”吧。仅仅为了一个儿媳妇,贾珍就如此的置长辈的劝阻于不顾,也是不管不顾的把自己对秦可卿的“爱”,暴露在众人眼中。 第三,贾珍拄拐。秦可卿死时,贾珍不过四十上下。秦可卿的葬礼上,贾珍却拄了一根拐杖。若是老态龙钟,拄拐没什么,对于一个年富力强的人,拄拐就有点奇怪了。 那么,贾珍为什么拄拐呢?其实,这是因为在古代,有一种服丧礼制叫“杖期”。众子为庶母丧,服杖期;夫为妻丧,服杖期。贾珍此时拄杖,只能是想表达后一种意思——夫为妻丧。 此时在悲痛欲绝的贾珍心中,秦可卿就相当于自己的妻子。这种行为,比前两个更荒唐。也难怪尤氏会犯了“旧疾”,躺在屋里不理事,换了谁也受不了啊。 也难怪后来柳湘莲会骂宁国府中,“除了门口的两个石头狮子,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贾珍在秦可卿的葬礼上,毫不掩饰自己的丑事,还有谁能不明白宁国府的不干不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