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鞋厂专业快速物料用量计算方法

 昵称43211969 2019-01-02


1.算料的宗旨:

在不改变鞋子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材料。

2.选定算料的标准码:

算料时标准码是根据各种鞋型的全套尺寸,然后取中间码来进行算料。
一般情况下各种鞋型的全套尺寸如下:
男鞋:7# ~ 12# 女鞋:5# ~ 11# 幼童鞋:4# ~ 10# 小童鞋:11# ~ 6#
根据以上资料可得:算料时,男鞋的中间码是10#;女鞋的中间码为8#;幼童鞋的中间码为8#;其中小童鞋在算料时应该算两段,小段算1#,大段算4#

3.级放纸板:

样品室打样品所用的纸板与我们算料时的纸板号码不一致,在全套纸板还未级放出来前,我们可以在复印机上面放至我们算料所需的中间码。级放方法是,纸板每放大一个码,则我们在复印机上的放大倍数为104%

4.材料的裁向与配双:

算料时要考虑鞋子的结构和方向,还有鞋子的色差和配双等问题。
算皮料时不会考虑它的延伸方向,只会考虑它的色差和配双的问题,算皮料时要从尾部算起,鞋头要画在较好的位置。一般皮料愈中间的位置皮料愈好,所以算料时注意中间对称,左右配双排刀
算PU和布类时,要注意按鞋子的延伸方向来排刀,密鞋算前后不延伸,凉鞋算左右不延伸,特殊情况除外,材料的延伸方向是长度不延伸,宽度延伸。

5.拿样品鞋核对纸板:

算料前应先找样品鞋,确定每个部位的纸板,以免遗漏或拿错。另外在算用量之前,必须要问清楚鞋子各部位的材料名称和规格以及加工方法(主要是贴合费用)。不同材料要分开算,同一种材料不同颜色也必需分开算。

6.算料:
A.皮料的算法:取一张标准尺数范围内的皮料,记下此张皮料的尺数,将要计算的纸板按照配双一正一反地排满此张皮料,用此张皮料的尺数除以所排的双数,即可得出用量X尺/双



真皮类材料用量计算


1.真皮材料常规不良及允许范围
烙  印——由于牧场主人为辨认自己的动物而做的标记,于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可接受。
描刀伤——在削皮的过程中伤及皮的网状层甚至乳头层而留下的刀痕,于鞋面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开口伤——由于碰撞而受到的擦伤、刮伤、划伤,且伤口未愈合的伤痕。于鞋面的任何部位都不能接受。
      裂面(浆)——由于原皮受损,在制革过程中受细菌侵蚀而使毛孔变粗变大。于鞋面任何位均不能接受。
闭口伤——由于碰撞而受到的擦伤、刮伤、划伤且伤口已愈合的伤痕。于鞋面内外腰轻微闭口伤可接受。
颈腹伤——革表面的天然粗条纹。牛越老纹越粗。于鞋后包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松  面——乳头层与网状层分离造成的结果。于鞋后包、包边条位置可接受外,其它部位均不可能接受。
虫  斑——虱子、飞虫叮咬而留下的伤痕。于鞋盖不可接受外,内外腰可接受。
血管纹——生皮处理时血液未排尽而留下的纹路。有鞋盖部位不可接受较明显的血管纹。
色  差——由于革厚度、批次不同等原因造成染色不均匀或批差从而产生的颜色差异。一般要求配双作业。
污  染——皮革加工过程中防污工作不当或不够而造成的缺陷。

2.真皮级别和使用率的规定(B级别的判定)
使用率        瑕疵率        级别
90%        10%        A
85%        15%        B
80%        20%        C
75%        25%        D

3.真皮材料延伸性限定
预备好将纸版放在牛皮上裁断之前,必须紧记在心的是所有纸版的排列必须保持后踵到鞋尖的方向是延伸性较小的方向。当然,任何的准则都会有些例外的情况,而县城新的鞋型往往也要有新的结构技术,例如:柔软的皮革所制成革鞋面,在结帮时钳帮机拉力一定要降低来配合皮料可能过度延伸。另外有些鞋口线较低的鞋型,就不只是注意后踵到鞋头的方向性而已,另外也要防止鞋口线滑落的情况发生。

4.真皮材料的计算
A.排版净值的计算,
如上图,可看出,裁断做业时每两片裁片所占用皮料的面积刚好等于以同方向排版值y为长,以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为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s=x·y
则:皮料的记算公式为:
皮料排版净值=930.25÷x÷y(1坪=930.25c㎡)(2片/双)
    例: x=9.2      y=14.6
    排版净值=930.25÷9.2÷14.6=6.925
B.皮料损耗(LOSS)的计算
因真皮的不规则性及真皮表面的不良瑕疵,裁断实际作业材料必然存在一定损耗。同水平
的机手,同种材料(不良率在一定允收范围),同一刀模裁断作业的损耗值也相应是稳定的。
故需实际测量出皮料的损耗值,用于修正皮料的正确用量。
        测算方法:随机抽取三至五件皮料,经品管确认为不良率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皮,记下总尺
数。选一中等水平的机手实际裁断。以实际裁出的部件数量按排版净值换算出材料需求量的理论值,则实际用料超出理论值的百分比即为皮料损耗值,即:
         LOSS=实际用料/理论用料-1=实际用料/(裁片数*排版净值)-1
例:取一张皮24.5SF,鞋面外腰排版值2.381,鞋面内腰排版值6.012,实际裁断作业裁出裁片。鞋面外腰36双,鞋面内腰35.5双,求LOSS。
      计算如下:①实际用料  24.5SF
                ②理论用料  鞋面外腰36÷2.381=15.1196SF 
                            鞋面内腰 35.5÷6.012=5.9048SF
                  理论用料总量=15.1196+5.9048=21.0244SF
                ③ LOSS=24.5÷21.0244-1=16.5%
C.皮料准确用量
    皮料准确用量=1/排版净值×(1+LOSS)


PU或布类算料方法


正常算法:用材料的宽度除以一双材料的宽度,取整料X,然后再用一码的长度(91.44cm)除以材料的长度(要保留小数),所得的结果Y,即得X*Y=Z双/码

特殊算法:
①. 包松紧带包料用量的计算方法
〔﹙幅宽-2〞﹚×2.54÷(松紧带宽度×2+3)÷1.8×91.4〕÷用量
例:54〞×0.8MM黑色羊纹PU包5MM黑色针织双胶松紧带+加强带成品6MM(用量12CM/双) 〔﹙54〞-2〞﹚×2.54÷(0.5×2+3)÷1.8×91.4〕÷12=429.9双/Y
注:公式中的1.8为松紧带的弹性系数。

②. 抽条的计算方法(直抽 斜抽)
〔﹙幅宽-2〞﹚×2.54÷(抽条宽度×2+2)×91.4〕÷用量
例:54〞×0.8MM黑色羊纹PU对抽成品7MM条,内加18P布条(60CM/双)
〔﹙54〞-2〞﹚×2.54÷(0.7×2+2)×91.4〕÷60=125.7双/Y
斜抽条同直抽条,只是要乘以斜抽的利用率95%.

③. 斜裁条的计算方法
〔﹙幅宽-2〞﹚×2.54÷条宽×裁向使用率×91.4〕÷用量
例:54〞×0.8MM黑色羊纹PU斜切成品14MM条(60CM/双)
〔﹙54〞-2〞﹚×2.54÷1.4×91.4〕÷60=136.5双/Y
注:使用率 直切 100% 斜切 95% 横切 90%

④. 真皮抽条的计算方法
〔﹙条宽×2+2﹚×用量〕÷929CM2
例:0.6MM-08MM黑色羊皮对抽成品5MM条,内加尼龙带(60CM/双)
〔﹙5×2+2﹚÷10×60〕÷929CM=0.0775SF/双

⑤. 整张材料的算法:
在算料时,有些材料不是无限延伸的,如一张美耐板,一张中底板等,它的算法与PU和布类正常算法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取数据时,长和宽都要取整数,而且有的还可以不管它的方向,尽可能的利用材料。



针车线的消耗用量


鞋厂计算成本时对于针车线的用量并不是简单的量鞋子上的车线长度就可以的,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否则会造成车线用量不够或过多浪费,严重可能会造成工厂停工。



那下面介绍某家大型鞋厂的计算方法:

缝合线的消耗量计算公式为:F=M(a+b)×n
公式中M是指10mm内的针码数;
a:针码的距离,
b:被缝合材料的厚度
n:要缝合帮样的总长度。

例如要缝合靴筒的后缝长是280mm,每1 Omm缝5针,靴筒的厚度是3mm,计算缝合线的用量。
根据公式可以知道M=5针,a=1 O÷5=2mm,b=3mm,n=280mm,
依据公式得出:5×(2+3)×280=70Omm
耗线量为70cm,但这只是一面的用量,上线和底线全算上,就要乘以2,即70×2=140cm。
另外在制订耗线量定额时,还要看起、止线的次数,把线头的耗量加上。


①单针线: 
1 英寸9~10针 
10cm时, 面线长30cm, 底线长16cm. 共46cm 
线的长度约为缝纫长度的5倍.

② 三角针线: 
针距4mm, 幅宽(斜长)5mm, (材料:3mm厚度)
10cm 时, 面线长70cm, 底线长20cm. 共90cm 
线的长度约为缝纫长度的15倍.

针距2.5mm, 幅宽(斜长)5mm, (材料:3mm厚度)
(防水线使用时)
线的长度约为缝纫长度的15倍.

③ 手缝线: 
线的长度约为缝纫长度的10倍.

④ 拷边(底)线: 
单针线: 线的长度约为缝纫长度的15倍.


常见平车单针双针打万能车线核算方式 

A:普通平车单针计算公式:

①     1双面线长度={(测长/间距*厚度*2)+测长*1.1}*2*(1+Loss)+4CM*2

②     1双底线长度=测长*2*(1+LOSS)+4CM*2

      测长:是指测在一只鞋子上某个位置车线的表面长度。

        间距:车线穿透材料两孔位之间的距离。

        厚度:车线穿透材料上下起伏所穿透的材料厚度。

        LOSS:车鞋时所碰到各类断线,换线,调机时等等情况的损耗。

        4CM:此处的4CM是用于两只鞋子连车时中间所用到的车线损耗。

※     车线一般车法,正常面线宽放LOSS为20%,底线为40%。


B:普通平车双针计算公式

双针用量在单针的核算方式上乘以2即可。

C:鞋羽打万能拼缝(如图)

①     总长度是指在配件上打万能拼缝处的长度。

②     宽度是指在配件上打万能拼缝两个孔位之间的距离。

③     间距是指在配件上打万能拼缝一个小循环的宽度。

④     厚度是指所打万能拼缝处该处材料的厚度。

     

     把以上相关数据分别用卷尺与测厚仪测出,那么把数据套进公式里面就可以算出其用量了。

计算公式为

  面线用量=总长度/间距*(宽度*2+厚度*4)*(1+LOSS)+4CM*2

  底线用量=总长度/间距*宽度*2*(1+LOSS)+4CM*2

※     打万能拼缝,面线用量与底线用量的算法区别就是面线会有厚度值,而底线没有。

※     正常打万能拼缝面线宽放LOSS为20%,底线为40%。


常见的车线规格对应长度和常见用法表 

车线种类


规格


长度(1个)


常见用法



0#


280Y


256米


一般用于车大底。


5#


450Y


411米


主要用于鞋面饰线。


10#


660Y


604米


主要用于鞋面饰线。


20#


850Y


777米


车鞋面配件的主要用线。


30#


1120Y


1024米


一般用在车鞋垫,组合鞋头上,特殊在鞋面反口,打万能时也用。


40#


1700Y


1554米


一般在鞋厂里车鞋舌吊环时常用。


60#


1850Y


1692米


一般用来车鞋子的反口位,有时也打鞋面万能。


SP线


30#


1650Y


1509米


主要用于底线位置。


40#


3280Y


3000米


主要用于鞋上打万能位置。


马克线


300D


547Y


500米


主要用于鞋面缝马克。


210D


766Y


700米


主要用于鞋面缝马克。


以上规格长度用法只能代表一部分工厂,每家工厂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参考套用。


车线用量仅是相对准确值,不同车线,不同操作方法均可造成用量的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来测算.


裁断作业用量核算

一、非真皮类裁断料核算

1.(英制)单位换算
1码=3英尺           1英尺=12英寸         1英寸=2.54cm
1码=3×12"=36"=91.44cm
54"=54×2.54=137.16=137cm
44"=44×2.54=111.76=112cm
36"=36×2.54=91.44cm
6Y=6×3×12"=548.64cm=549cm
1坪=1平方尺=1尺×1尺=12"×12"=30.5cm×30.5cm=930.25 C㎡

2.裁断作业安全间隙
  安全间隙指裁断斩刀作业时保持裁片完整状况下,刀与刀之间最小间距.
材 料 种 类        材 料 举 例        安全间隙        取值
真皮类        常规真皮材料        0-1mm        1mm
PU、PVC类硬质材料        PU、PVC、港宝、中底板等        0-2mm        2mm
二层贴合料(发泡在5mm内)        泡棉+T/C.毛巾布+T/C.布+EVA等         2-3mm        3mm
三层贴合料(发泡+15mm以内)        T/C+泡棉+T/C.布类+泡棉+T/C等        3-4mm        4mm
泡棉类(发泡在15mm以上)        20mm泡棉、15mmEVA等                5mm
特殊四面伸缩布                        5mm

3.裁断作业常规裁向判定
a.一般材料在料长方向上有较小延伸性,一般认为没有延伸性,在料宽上有延伸性较大。特殊材料在料宽料长上均有一定的延伸性。
b.用在鞋部位上的裁片常规判定在鞋头到鞋跟方向不能有延伸性,在掌宽方向上允许一定量的伸缩性。
c.在常规部件受力较大的方向上不能有延伸性,如鞋舌等,需根据具体受力情况具体分析。
d.依样品室设定裁断方向作业。

4.模拟裁断作业示意图画法
a.计算纸 50cm×75cm    分X、Y轴,以坐标取值。
b.纸版取AB两点。
c.以AB两点连线切齐Y轴,以O起点划下第一刀。
d.保持AB两点连线平行Y轴,沿X轴平行右移至与第一刀最接近位置保持适当安全间隙画下第一刀。
e.将纸版转动180°,保持AB连线平行Y轴,以最省料的方式插入第一刀与第二刀之间,与第一刀第二刀最近的位置保持安全间隙,划出第三刀。
f.保持AB两点连线平行Y轴,将第三刀向右平行移动至与第三刀保持适当安全间隙画出第四刀。注意第四刀与第三刀,AB两点的纵坐标须相等。
g.将第二刀保持AB两点横坐标不变,垂直向上移动至与第三刀最佳安全间隙,划下第五刀。
h.将第五刀平行向右移动至第三、四、五刀均可保持安全间隙,且AB两点纵坐标与第五刀一至,且可确定此纸版画法为正确模式。

5.用量计算
A.取值
一个循环:一正刀一反刀,两刀合称一个循环。
同方向:X、Y轴上纸版排版走向一致的方向认定为同方向。
一正一反方向:X、Y轴上纸版排版走向为一正一反的方向认定为一正一反方向。

a.  同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 y:同方向上第一刀最大利用点取值。例:Dy=5.6
  同方向排刀版值y:同方向上第二刀最小点取值。例:y=3.9
    同方向重叠值b:同方向上第二刀与第一刀重叠公用部份取值。例:b=1.7


b.   一正一反方向取值
    第一刀完整值Dx:一正一反方向第一刀最大利用点取值,例:dx=12.7
    一正一反方向排版值x:一正一反方向第二个循环最小利用点取值,即第五刀最小点取值,例x=21.8
    一正一反方向重叠值a:一正一反方向上第二个循环与第一个循环公用部份取值,例:a=1.9
起刀值 C:在第一个循环第二刀起点相对坐标轴y的距离。例:  C=2.5

B:计算
公式:(材料的长或宽一排版方向重叠值)÷排版值=结果值----取整数值。(2片/双)
判断:一正一反方向: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x+重叠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则结果C=取整数值+0.5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x+重叠值a<第一刀完整值dx,
则结果C=取整数值

判断:同方向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则结果D=取整数值+1
(结果值一取整数值)×排版值y<第一刀完整值dy,则结果D=取整数值
    单元用量=C*D(需核算成单元值)
例:材料宽为35cm,长为50cm,同方向在料宽,计算此刀模排版用量值. 
    dx=12.7         x=21.8        a=1.9
    dy=5.6          y=3.9         b=1.7         c=2.5
①        C值:
       (50-1.9)÷21.8=2.2 -----2    
        判断(2.2-2)×21.8+1.9=6.2<12.7
        故C=2
②        D值:
           (35-1.7)÷3.9=8.53------ 8
              判断(8.53-8)×3.9=2.0<5.6.
              故D1=8
       因第二排存在起刀值故再计算第二排D2值
             (35-1.7-2.5)÷3.9=7.89 -------7
               判断(7.89-7)×3.9=3.5<5.6  
故D2=7
③        排版用量=C×(D1+ D2)/2=15双/张
注:买码材料,宽幅是固定的,如58"、54"、44"等,料长通常取6Y做为标准来计算,得到的结果再算成平均每码的用量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