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伴奏场面中的“六场通透”

 cxag 2019-01-02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点击链接(《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简介),关注《早安京剧》其他公众号

【六场通透】

 

“六场通透”说来也算梨园界的历史名词了。至少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京剧的伴奏“场面”是“六场”,二十年代以后就不止”六场”了。 

      

那么六场指的是什么呢?它们分别是武三场:单皮鼓、大锣、小锣。文三场:京胡、月琴、弦子、(小三弦)。它们分别叫武场“三大件”和文场“三大件”。(如今京胡、京二胡、月琴被称做青衣三大件)。这两个三大件共为六场,这六场的乐器,都能熟练掌握的乐手就被称做“六场通透”。

      

为什么说是“历史名词”呢?先从徽班进京说起,徽班进京时直至汉戏融入徽班前的五六十年里,属京剧的孕育期,那时叫皮簧、或叫乱弹,那时徽班的伴奏以唢呐为主,谈不上几场几件,随着汉戏融入,胡琴渐渐的取代了唢呐,逐渐的形成了文三场、武三场的固定形式,

可全部乐器可不止这六件,过去演出场地小,六位乐手所需演奏空间也很大,故这六件乐器以外的乐器,归这六场的人,分别兼任,如胡琴、月琴兼管唢呐、(唢呐一般是两把)笛子,月琴还兼管铙钹,弦子兼管堂鼓,鼓师兼管大堂鼓,小锣兼管小齐钹,减少空间,也减少了开支。

      

为什么说二十年代以后就不止“六场”了。首先武场增加了铙钹,文场增加了京二胡以及后来逐渐增加的大、中阮、笙等乐器。如果以人为场的话,那你说是不是不止“六场”了呢?

      

总之“六场通透”是指那些对京剧伴奏乐器都能熟练掌握的乐师。是业内外普遍的共识,那些认为唱、念、打、吹、拉、弹俱能的人,为’六场通透”,是没有历史渊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