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通日报数字报纸文章

 三角池之菱RG 2019-01-02

 □王昀

1949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华中九分区部队由东门吊桥进入南通城。华中九分区副司令员彭寿生率警卫排登上位于市中心的钟楼,将一面鲜艳的红旗升上钟楼顶端的旗杆,除当时归苏皖九行署管辖的崇明县外,南通地区全境宣告解放。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南通区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在南通城成立,并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对“西自唐家闸、天生港,东至陆洪闸、狼山,北自北土山,南至长江边之南通市区及海门之茅镇、三厂、青龙港”实行军事管制。同日,中共华中九地委、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中共南通城工委等入城办公。2月4日,华中行政办事处“决定划唐家闸、天生港、南通城、陆洪闸、狼山一带地区,为南通市,并任命叶胥朝为市长,邹强为副市长”。南通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于当日成立,隶属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领导。5月,华中九地委改为中共南通区地方委员会,苏皖九专署改为苏北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华中第九军分区改为苏北军区南通军分区。

1949年2月至9月,在地委、专署的领导下,南通市委、市政府、军管会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将工作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在全面接管城市、稳定社会秩序、组织渡江支前、抓好救灾渡荒、发展社会事业的同时,着重抓了城市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古老的南通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扶助工业企业 恢复工业生产

解放前夕的南通城在国民党统治下,经济运行受到严重破坏。当时,南通市的工厂有大生一、副两家纺织厂,大生电厂,广生油厂,复新面厂,新农纱厂,通隧火柴厂,通成纸厂,示范、协泰、试验等三个布厂,工场作坊有机器修理翻砂工场23家、机米油坊20家、印刷所14家、皮革制造13家,包括公用事业等,全城职工约25000人左右。南通城是国民党军队在苏北最后放弃的一个城市, 由于是有计划的撤逃,事先已作准备,档案、资财几乎大部搬空,甚至工厂、学校也想搬走或予破坏。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唐闸的大生一厂、复新面厂、广生油厂,天生港的大生电厂等工厂组织了护厂工人纠察队,使工厂未遭损失。

这些工厂、工场作坊在南通城解放之初,多数停工,有的工厂厂主和管理人员出走。新解放的南通城,在接管工作基本结束后,首要问题就是复工复业、推动生产,这是广大工人和市民的迫切要求。市政府和军管会四管齐下:一是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对工人阶级进行形势的、阶级的、生产的宣传教育。二是派了几十个干部到各个厂去向工人、职员,和厂方开展工作,力求从速复工。三是把工人组织起来,建立复工委员会或临时工人代表会或工会筹委会,推动尽快复工。大生一厂、副厂、电厂、油厂、面厂、火柴厂等工厂的工人,都初步进行了组织,由复工委员会或临时工人代表会,到各厂工会筹委会,下面各车间成立工人小组,每组有组代表,工人8000人左右。四是保持生产动力,在敌机、敌舰威胁下,电厂始终没有停电。

南通城各工厂陆续复工。据1949年3月《中共南通市委关于解放四十天来工作的总结》,“大生一、八纱厂,在解放后的八天(2月10日)即行复工,接着面厂、油厂、兴隆纱厂、天生港(通隧)火柴厂以及城内各个铁厂、布厂、机米厂、各大小工厂,都次第复了工。”

复工不易,坚持和发展更难。当时,人民解放军尚未渡江,上海和苏南诸城市尚未解放,由于城市消费力减弱,农村购买力未提高,更由于美蒋的封锁,增添了原料及销路的困难,各行业基本上是下降的。如大生纺织厂,首先是原料要倚靠美国、印度,出产的成品纱布,很多是销南洋的。广生油厂,棉饼有很多是销日本西欧;农村土布则销南洋。农村出产的薄荷油猪鬃也靠出口。燃料也有困难,主要的是煤的问题,徐州贾汪的煤产量,一天只有一千多吨,除掉供给徐州陇海、津浦两铁路的用煤外所剩不多,蚌埠附近淮南的煤,因为大船不能过淮河口,希望就不大。一些资本家对共产党的工商政策有疑虑,弃厂出走,管理层出现断层。劳资纠纷很多,工人群众因物价飞涨生活困难,要求增加工资、改善生活。各厂原有的工资制度是以底薪乘物价倍数,过去工人的底薪是每天六角到二元左右,再照物价上涨倍数计算,但过去算出来的倍数跟不上物价,又不能按时发给工人,总要拖上十天八天,在伪币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工人所得的实际工资很吃亏,工人生活也就没有保障。也有资方提出过分苛刻的条件,要求紧缩营业范围,要求解雇,降低工人生活待遇。妥善处理劳资关系,是工厂持续稳定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和军管会多次召开工商业者座谈会,派出工作组深入大生电厂、大生纺织一、副、三厂,反复宣传“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打消资方顾虑,稳定职工思想,一些资方人士陆续回到南通。

市政府切实解决企业缺少资金、原料、燃料等实际问题。当时最困难的是全市动力、电厂的燃料问题。市政府派出干部协助电厂北去采购。在军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上级政府给电厂调拨船只500艘,以供运煤之用。国营江海贸易公司(以下简称江海公司,1949年6月1日更名为苏北贸易公司南通支公司)垫资收购代用燃料(棉饼)42.5万公斤,供电厂发电。同时,南通市党政军机关带头节约,除正面大街外,一度暂停灯用供电。江海公司采取以花换纱的办法,一面组织力量到皖北、河南等老解放区动员农民出售余棉,再贷给大生各厂恢复生产;一面帮助工厂将棉纱推销给广大织户,恢复和发展土布。1949年5月和8月,先后贷给大生一、副、三厂皮棉75万公斤,在其产品滞销、资金运转困难时,以现款或粮食收购细布3000匹、棉纱400件。江海公司给通燧火柴厂贷款5000万元(华中币),为其解决赤磷、白药等原料2940公斤,订货3亿元(华中币),协助推销产品6000余听;对广生油厂、通城纸厂、新隆纱厂都曾收购其产品,解决其销路与资金困难,但因产品质量问题,不少产品难以脱手,影响了贸易公司资金的周转;对示范、约泰两布厂,也定购大批面袋布及中机布。江海公司对分散的以织布为生计的织户,采取以纱换布的方式收回机织布,给工缴费。公司对城郊织户生产的土布先后定织纱帐布10.5万匹、中机布2.4万匹,并直接供给织户棉纱4.48万包。由于政治水平的提高,福利事业的部分解决,工人生产情绪高涨,生产效率有所提高,增产节约逐步展开。复新面粉厂工人修理机器,15天完成了40天的工作。示范布厂平均每台机增产35%。大生一厂翻砂间钱金松等17个工人改造熔铁技术,获得成功,将一炉铁的容量从2400斤增加到3200斤,燃料从焦炭700斤、木炭50斤下降为焦炭550斤、木炭24斤,时间从2个小时压缩到1小时40分钟。这样,熔一炉铁要节省华中币480万元。大生副厂工人改造纬纱车,增产了一倍。广生油厂也努力节省燃料及润滑油。

是年5月15日,军管会工商部召开由职工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及各行业代表参加的工商业座谈会,工商部副部长陈世魁作关于工商业登记的动员报告,副专员邹强对党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经济政策作了宣传说明。会后,全市进行了解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工商登记。这次工商登记,摸清了南通市工商业的生产能力、经营特点、活动范围、资金流通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工商业的指导和市场管理打下了基础。7月5日,军管会又一次召开南通市工商界座谈会,商讨恢复与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及建设新南通等问题。工商界人士发展生产的信心大增,相关措施进一步落实。

依靠市政府、军管会的坚强领导,经过劳资双方的共同努力,南通的工业企业获得了生机和活力,顺利渡过了难关,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