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将进入2019年,我们都将年长一岁。年长一岁就意味着老了一岁,人就是这么一年一岁地老去的。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老了以后,笑着笑着就哭了。这是因为年少不识愁滋味,而老之将至,阅尽世间沧桑,悲从中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这是苍天的安排,不服不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少也没有资本挥霍青春。很多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苦了,学业负担太重了,要给他们减负。可是做家长的都不敢给自己的孩子减负,因为自己就是过来人,自己的现在就是孩子的未来,要想让孩子过得比自己好,就得让孩子比自己年少时更努力。哪有什么快乐教育,不教育是孩子最快乐的,但孩子现在快乐十几年,将来痛苦一辈子。 孩子现在苦一点,但哭着哭着就会笑的。现在快乐的孩子,将来笑着笑着就会哭的。除非他的父母非富即贵,将来吃穿不愁,但这种小孩将来容易成为纨绔子弟,成事不足,败家有余。纨绔子弟闯祸的新闻还少吗?该教育的年龄要教育,该学习的时候要学习,过了这个村,将来再找那个店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时间不等人,岁月是把杀猪刀,到老了就一切为时已晚。 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一切皆自然。有这么一个段子很能说明问题,三个年龄分别是30岁、40岁和50岁的男人聚会喝酒,席间约定各自给老婆发微信说“我爱你”,看看老婆会是什么反应。30岁的小伙子新婚燕尔,很快就收到老婆的回复:“我也爱你!”40岁的男人收到老婆的回复是:“你这是不是发给哪个小蜜的?”50岁的男人收到老婆的回复是:“你又喝醉了吧?少喝点吧。” 30岁正是爱情最热烈的年龄段,两情相悦,所以小伙子的爱意得到了妻子的热情回应。40岁已经过了热恋阶段,这个时候是油盐酱醋过日子,再要秀恩爱,就容易引起老婆的怀疑了。50岁已经是老夫老妻了,相互之间都已经很了解,再要玩年轻人的那套把戏,老婆也没心情玩这个了,所以得到的回应往往是数落,自讨没趣。年龄错位,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 谁都年轻过,但老是怎么回事,没有经历过是不知道的。很多年轻时觉得稀松平常的事,过了这个年龄再做就很费劲,甚至根本做不了,这个时候就要服老,不服老就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比如说跑步,50岁的人肯定跑不过20岁的人,如果一定要较这个劲,硬要对标年轻人,不仅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反而可能损伤身体,只能量力而行。 12月28日刘德华在演唱会上突然宣布因为“喉咙发炎”而不能继续演唱,在舞台上放声大哭并向观众致歉。第二天又宣布经医生确诊是患上了“流感”,取消后面剩余的7场演唱会。刘德华已经57岁了,却要连续举行20场演唱会,每天一场,已经举行了13场。如此高强度的系列演唱会,年轻人也很难扛得住,刘德华显然是不服老,但最后还是力不从心了,不服老是不行的。 一个人年老以后会怎样?到养老院去看看老人的众生相就知道了。时常听到一些中老年人规划将来如何养老,一听就知道他们没老过,不知道年老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规划的要素,实际上不是养老而是投资,比如买高档养老公寓,要环境优美,空气新鲜。他们是根据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来设身处地的,以为自己将来住进高档养老公寓,可以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四处转转,尽情呼吸新鲜空气。这是典型的空想。 养老院再好也不如家里好,如果自己的身体还这么好,还可以四处活动,有什么必要去住养老院?需要住进养老院的时候,一定是已经行动不便了,大部分时间都将蜷缩在屋子里了,还有什么心情和能力去欣赏风景?这个时候最有意义的是要离医院越近越好,离家中晚辈住的地方越近越好,要方便家中晚辈来看望自己,身体有什么不适马上就可以就近得到治疗。风景优美的地方往往离医院也越远,离家中晚辈也越远,这其实是最不适合养老的地方。 所以,人还是要活在当下,是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顺其自然,不要去做超出自己年龄段的事。规划养老的事还是交给国家,因为只有国家有这个能力。每个人老去的状况都是不一样的,个人无法预知自己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能力保证自己失能时的生活质量,现在想什么都是多余的。 |
|
来自: cenprounhuang > 《48年提高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