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鸡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鸡的啄羽难控制

 勇网智钱 2019-01-02

今天是元旦,但是中国的传统新年还是春节,很多养土鸡的养殖户,也都是赶着春节前卖鸡,希望卖个好价钱。再过一个月就到春节了,散养鸡也到了快卖的时间了,现在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大多数养殖户,那就是土鸡的毛色不好。

大家都知道羽毛不影响口感,但是在实际当中,大多数消费者都把毛色当做重要的购买标准,羽毛不全的鸡,价格都会打折扣,不好销售。

为了解决土鸡的啄毛的问题,养殖户也是各出奇招,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鸡啄癖的发生呢?

在鸡的不同日龄,鸡发生啄癖的原因是不相同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育雏期。

现在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科学养殖,不管硬件条件是否达标,都会按照温度,湿度的标准来进行管理。有时候知道并不是好事,盲目的使用标准导致了鸡雏来了以后,就发生啄癖。

发病诱因:

1 鸡舍湿度导致鸡雏啄羽。散养鸡的鸡舍比较简陋,保温性并不好,为了提高育雏期的保温性,通风量都很小,按照书本的标准,还需要湿度70%左右。这个时候大量的湿气在顶棚形成冷凝水,水滴滴落,会打湿部分鸡雏的羽毛,这些冷凝水,不但会造成鸡雏冷应激,而且打湿的羽毛还会引起旁边的鸡雏啄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笼养鸡的条件,可以适当降低湿度,减少冷凝水对鸡雏的影响。

2 保温造成的鸡舍密度过大。很多育雏温度升不上去,就只能减少空间,来达到保温,这样鸡雏密度增大。密度大了以后,鸡群难免会有摩擦,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最后发生流血,甚至死亡。

对于这样情况,可以增加隔断,把鸡雏分割成一个一个小房间,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同时降低鸡舍光照,减少活动,减少鸡群的兴奋性,减少啄癖的发生。

第二阶段:脱温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土鸡终于可以脱温管理了,放开饲养的土鸡,密度降低了,啄毛的问题却更加严重了,这个和鸡群发病有很大关系。

1 肠炎,球虫。

放开饲养的鸡,接触到外界环境,自身抵抗力还不高。长期土鸡放养的场地中,球虫的虫卵数量比新场地多,加上外界摄入的食物,水中的有害菌群数量上升,这样就会导致部分鸡出现肠炎。

发生肠炎的鸡,肠道黏膜受损,肠道抵抗力下降,这个时候球虫虫卵更吸附生长,球虫开始滋生繁殖,会导致鸡肠道黏膜增生,脱落。这个时候我们在鸡的粪便中就会看到脱落的肠黏膜。

鸡的肠道受损,导致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的缺乏,从而表现出异食癖。当肠炎,球虫控制好了,营养摄入正常,这个问题就可以避免。

面对散养鸡的复杂环境,肠道问题严重,怎么预防肠炎,球虫更好呢?

我现在用的是“占位”思路。鸡的肠道开始都是完好的,从鸡雏进入鸡舍,开口第一口水就加入活性高的益生菌群,不是单一的益生菌,让菌群首先在肠道占位,促进肠道营养吸收,肠道黏膜完整性。不给魏氏梭菌等有害菌提供生长条件,从而减少肠炎发病率,达到预防的目的。

2 寄生虫。

散养状态的鸡,肠道经常会有线虫,绦虫等寄生虫。土鸡感染蛔虫、绦虫等寄生虫后,寄生虫会分泌毒素刺激肠管,引起贫血,也会诱发异食癖。

土鸡脱温以后,定期进行驱虫,老场地在40日龄以后,新场地在50日龄以后,每个月定期驱虫,可以有效控制寄生虫问题。

第三阶段:育肥期。

鸡的肠道疾病控制好了,过了两个月的鸡,鸡的均匀度好,很少会出现啄羽厉害的情况。有的品种也会选择给鸡带眼睛,来减少打架问题,为什么还会出现背上没有羽毛的现象呢?

有经验的老养殖户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喂养方式的改变。鸡随着生长,体重增加,相互强食物的时候,踩踏过程中会导致鸡的背部受伤,引起其他鸡的啄羽。

这个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也不容易被养殖户发现。增加料槽数量,或者直接地面撒喂,可以有效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

土鸡如果这些阶段没有形成啄癖,超过3个月的鸡,体型差不多,相互打架影响就不会太大了。但是随着饲养周期增加,公鸡母鸡尽量分开饲养,否则部分 母鸡也会出现背部没毛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