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心理?

 木香草堂 2019-01-02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心理?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南平市关工委家长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1

范阳善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学习讨论。今天我们学习讨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心理?重组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要点,青少年自恋和叛逆心理调适。

(一)

现在学习讨论今天的第一个话题: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心理?

人的心理面貌是由道德品质和智力结构两个基本成分构成的。道德品质表明人的态度和行为与社会要求的符合程度,智力才能表明人为社会服务并以此谋生所可能具有的实际本领。优良品质的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

品德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品德的教育和实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人的品德不仅跟人性有关,而且跟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关。在目前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社会环境影响下,品德教育似乎越来越被淡化、被漠视,实践也更加困难。不为鲜见的一个个人间悲剧(如近期上海留日学生汪某机场刺母案、西安音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案等就是典型例子),引发众多专家和民众的议论和拷问,呼唤道德底线的回归。其中最多的就是拷问我们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因此,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品德话题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品德的涵义及心理结构

1、什么是品德。

品德也称道德品质,它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采取道德方面的态度、言论和行为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倾向与特征。它是一个人个性心理中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层面。如是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等。

品德与道德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道德是一种群体现象,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准则的总和。道德是靠舆论的力量与良心的驱使来支持的,是一种社会现象。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对个体影响的后果,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品德是在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既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又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2、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结构,且不同于品德的具体内容。

品德的具体内容是一定的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品德内容。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几乎可以说,人们有多少实践活动领域,就有多少品德的内容。

我国古代孔丘把“仁” 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围绕“仁”这个核心,他提出了“仁”、“智”、“勇” 三德。

孟轲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仁、义、礼、智四德。

到了宋明时代,统治阶级特别强调上下尊卑,忠孝节义等品德,更把节操提到突出的地位。

近代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清代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又提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品德要求。

在西方,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也提出过不同的品德内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系统地论证了聪明、勇敢、节制和正直等四种基本德性,以克己、 勇敢、正直、虔诚、聪明、节制作为品德内容,这就是后人称之的“希腊四大德性”。

西方近代在宣传人道主义的同时,把仁爱、仁慈作为主要品德内容。

各国人民在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品德追求,主要表现为:勤劳、刻苦、俭朴、善良、诚实、勇敢、团结和互助等品德。

品德的心理结构极为复杂。一般来说,品德主要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构成的,简称知、情、意、行。

1)道德认识(知)。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与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认识与理解,表现为道德知识、道德评价和道德信念。道德认识决定人们行为的方向,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

2)道德情感(情)。道德情感是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准则和规范时的内心体验。如果符合就会感到心理踏实和满足,否则就会感到不安和内疚,它是人们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3)道德意志(意)。道德意志是在执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任务的活动,是一种调控系统。

4)道德行为(行)。道德行为是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的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一个人的道德上的知、情、意最终都会表现在行为上。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和水平也是以道德行为来表现和衡量的。

在品德的形成过程中,以上四种心理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青少年的品德就是在客观影响和主观努力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由以上四个要素根据不同的组合关系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多层次的完整统一体。可见,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变化系统。

3、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

青少年品德心理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统一性。品德心理结构的各个成分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人的知、情、意、行不能截然分开,当个人有了某种道德认识,往往伴随着道德情感, 随之产生道德行为;而当道德行为遇到困难或不能实现时,意志就会进行调节, 或改变行为方式、或调节自己的情感。

2)差异性。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如有的孩子品德知、情、意、行的发展往往会脱节或者只讲不干、或者盲目地干、或者情感胜过理智、或者言行不一致、或者明知自己有错但就是不改,缺乏意志力,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相同年龄的孩子、性别不同的孩子品德发展也有差异性。如女生在品德上往往表现懂事早、纪律好、有礼貌,自觉、主动、肯干,这些品德往往早于男生或者超过男生。
    3)循序性。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具有循序性。一般地说,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个别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片面到全面、表面到深刻、由现象到本质地发展。在道德判断上,是由行为后果到根据动机和后果相结合进行判断。道德情感的发展,是由初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易变到比较稳定地发展。 道德行为的发展,是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发展。同时整个道德水平的发展,都有一个从他律逐渐到自律的趋势。
    4)多端性。品德心理结构的培养可以有不同开端。如可以从培养道德行为方式或行为习惯开始,也可以从激起青少年的道德情感着手,还可以从提高青少年的认识做起,也可以几个方面同时并进、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二、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关于儿童和青少年品德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研究中,心理学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争论不休的理论。

1)成熟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是一个按阶段成熟的过程,不能颠倒、也不能超越。教育和环境仅仅是起“催化剂”的作用,只是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但顺序是不变的。

皮亚杰、柯尔伯格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与其思维发展水平是相联系的,因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因而其道德发展也具有阶段性。他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过程:

4岁以前处于无律阶段的,儿童离开母体来到人间,是毫无观念地投入生活的,道德意识尚未分化成熟。

4-7岁处于他律阶段,是被动地遵守现状和秩序的阶段,儿童无论在理智上还是情感上,都养成一种顺从的心理,常常不假思索地接受成人的一切判断,而无需进行反省思考。他们听众成人的话,接受“要诚实”、“不许说谎”等道德原则,但并未从内心体验到说真话的价值。

7-12岁,儿童的可逆性思维得到发展,开始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产生了互相尊敬的情感及合作的道德,如运用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来作出道德抉择,把公正作为道德的标准等等,从而形成自觉的价值体系,于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到了自律的水平。

2)情景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非常复杂,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都是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是个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道德品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特定的。

班杜拉是这种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部分。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的。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是环境,它包括文化背景、生活条件、成人榜样、各种强化作用等等。如果以一定的方式提供榜样,恰到好处地运用奖惩等各种强化措施,是可以按照教育者的意图改变儿童的道德行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

班杜拉认为,儿童的道德定向没有太多的年龄差异,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的成人榜样的影响造成的。

上述两种理论都有一定道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品德教育都有积极的作用。应该综合辩证地看待这些理论研究,正确运用。

三、青少年不良品德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1、青少年品德不良的表现。品德不良指的是青少年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虽然没有达到违法犯罪的程度,但如果不及时地教育纠正,发展的结果往往就是违法犯罪。

青少年品德不良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为不文明,不礼貌,无理取闹,欺侮同学,不尊重老师和家长;二是不守纪律,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作业考试作弊;三是随意骂人,打闹无常,经常打架;四是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说慌,不诚实,是非不分,有偷窃行为;五是贪图享受,不思进取,讲究吃穿,抽烟喝酒;六是举止轻浮,过早恋爱,有不正当性行为等等。青少年的这些行为往往会直接威胁到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将来的社会适应,甚至可能危害社会安定。

2、品德不良青少年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品德不良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从外因看,家庭、学校及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等,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如家长过分的娇宠、溺爱、放任,家长本身行为不良、贪欲;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薄弱,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中的粗暴,坏同伴或校外团伙的教唆;社会腐败现象、拜金主义,色情、暴力等不良资讯的影响等等,都与青少年不良品德的形成有密切的关联。

从内因看,青少年本身道德判断力、抗诱惑力的薄弱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品德不良的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个人心理矛盾和困扰比一般青少年要剧烈得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想做好事与不辨美丑的矛盾。品德不良的青少年,其实也有同情心和怜悯心,也想做点好事。但他们在好吃穿、好物质享受、好虚荣的欲望的诱惑下往往不顾损害他人的利益,甚至牺牲社会的利益来满足自己本能的需要。为了满足本能的需要,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不顾后果,闯了祸也会害怕。二是想得到承认、尊重与心存敌意的矛盾。品德不良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和好胜心,也想得到集体的悦纳和尊重。但由于他们听到的大多是训斥、嘲弄,甚至遭到家长或他人的体罚,所以就认为人们都讨厌自己,因而对老师、长辈常常是敬而远之,甚至是对立的态度。三是想重新做人与积习难改的矛盾。品德不良的青少年也有改恶从善、重新做人的念头,但由于平时懒散、不拘小节已成习惯,上进特别困难。许多青少年由学习上的多次失败带来的不安情绪与痛苦体验,使他们认为在学习上无法赢得他人尊重或依赖,便会用捣乱的方式显示自己。四是想获得成功与贪图享受、怕吃苦的矛盾。品德不良的青少年也知道要勤奋才能有收获的道理,但由于没有养成艰苦奋斗的习惯,所以常常觉得认真读书、做作业是痛苦不堪的事,因而只图眼前快乐。五是想摆脱“不良团伙”与以义气为重的矛盾。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看到家人和老师为自己担忧痛心,看到亲人的真诚帮助和规劝,也会想与错误决裂,但又常常以讲义气为重,割不断与“不良团伙”的旧情。

上述对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内外因分析,不仅说明对青少年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也说明对青少年、包括对不良品德青少年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四、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

1、晓之以理,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指对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意义的认识、理解、掌握的过程。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评价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确立等。一是帮助孩子掌握道德概念。前面说过,学龄前的儿童处于道德表现的感性认识阶段,也就是他律阶段。在他们看来所谓的“好”,就是得到家长、老师或他人的表扬和许可的事情;所谓的“坏”,就是被批评、指责和惩罚的事情。上小学后,儿童随着道德表象的丰富,分析概括力的提高,道德认识的发展逐步达到了理性的阶段,即逐步发展到自律的阶段,开始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注重表率作用。针对孩子道德认识的这个心理发展过程,家长和老师要特别注意为儿童提供正面的感性经验和榜样,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将决定孩子形成什么样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信念,尤其是家长和老师自身的表率作用。注意克服“意义障碍”。儿童在道德认识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意义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认知障碍产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儿童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对道德要求不理解或产生误解,对家长和老师的言行有看法,认为他们“言行不一”,处理问题不公正,没有起表率作用等等。情感障碍产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家长与子女间、或者孩子与老师之间关系冷淡、恶劣、情感对立,大人对孩子的道德要求过于强制,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或要求过于频繁而又不严格执行,引起孩子厌烦情绪,或对孩子过多的指责引起反感情绪等等。对这些情况,家长和老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采取适合孩子思想状态的方式进行教育,设法消除孩子道德认知上的“意义障碍”。注意纠正错误观念。儿童和青少年在道德认知中还经常会产生一些错误的或糊涂的观念。如把打架当成“勇敢”,把尊敬老师或长辈看成是“巴结”等等。家长和老师应当通过与孩子共同讨论的方式,分析这类错误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使孩子体会到错误观念的危害性。二是帮助孩子发展道德评价能力。道德评价就是儿童和青少年应用已掌握的道德观念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等进行评判的过程,贯穿道德认识发展的始终。通过道德评价谴责不道德的思想和行动,褒奖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评价能力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别人评价、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总的趋势是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他人到自己、从自我利益出发过渡到从社会利益出发进行道德评价。发展孩子正确的道德评价能力最好的办法是,经常利用日常生活中和各种信息资料中的典型事例,与孩子共同讨论,作出简明正确的评价,为孩子树立道德评价的榜样。同时要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让孩子发表自己的道德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发展孩子的道德评价能力。三是帮助孩子确立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深刻的道德观点、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的重要基础。道德信念的形成不仅有赖于道德认识的深刻稳固,更重要的是通过道德实践使孩子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只有当行为给孩子带来真实感,使孩子受到激励,在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的情感体验时,道德认识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同时只有当个人的道德经验被集体的道德经验所证实时,孩子才会更加信赖自己的经验,从而坚信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正确性。在儿童和青少年道德信念的形成过程中,道德理想榜样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它往往受到现实环境、文艺作品、历史人物、宣传媒介的宣传影响。孩子往往会把他们所钦佩的人物当作道德理想的化身而极力去模仿。因此,家长要十分注意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道德榜样、崇拜什么样的偶像,因为这决定他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

2、动之以情,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不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道德教育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道德情感包括的内容很多,有是非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当这些情感在人们的心灵中扎下根来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的个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良心。良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上的评价,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上的评价。只有对于丑恶的、不公正的、虚伪的和卑鄙的行为鄙视、愤怒和厌恶,才会有一种为善良而斗争的精神力量。可见,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于品德的形成非常重要。

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而且早期教育尤其重要。因此要重视利用富有情感性的文学艺术陶冶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灵,使他们获得间接的情感体验。要通过实际活动使青少年获得直接的道德体验,如利用榜样的形象教育,激发青少年的道德情感等等。以理育情、以情育情、以美育情、以境育情、以行育情,这些都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

3、持之以恒,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

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并不是道理认识不清,他们也懂得应当怎样做,但就是做不到,或者某些不良行为明知故犯,或在种种诱惑下旧习重演。这些多半是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的表现。

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在日常生活中,能用道德的动机战胜非道德的动机;能克服道德行为中的困难,坚持达到道德目标;能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用理智战胜情感;能抗拒不良诱惑,不断战胜自己。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一是给孩子创设道德实践的机会,对孩子的道德意志进行考验和锻炼;二是给孩子提供意志坚强者的生动榜样让孩子去效法;三是鼓励孩子自己约束自己,如自我暗示,常常提醒自己,想到自己的行为会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自我激励,自己给自己提出任务、要求、目标,然后督促自己拿出顽强的毅力去践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善于在律人中律已,通过对别人的批评督促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等等。

4、导之以行,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我国古代大思想家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列宁也曾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要根据他的行动。”

培养道德行为要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做起。道德行为习惯是一种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动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训练、日积月累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尽量创设让儿童和青少年重复良好行为的教育情景,消除不良行为重复的机会,提供具体模仿的良好榜样。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但养成,就会“习惯成自然”。做了觉得心安理得,不做反而会难受,会受良心的折磨。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5、明确目标,突出基本品德教育。

1)与人为善的优秀品格。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与人为善,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际交往中极为高尚的修养,体现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为人和气,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扶弱济贫,助人为乐等等。儿童和青少年一旦树立了与人为善的优秀品格,对于人生成长的作用不可低估。

培养“与人为善”的品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教育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积小善为大善,永远满腔热情帮助别人,不求索取,即使遇到暂时的冷嘲热讽,也不就此罢休,相信终究会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二要教育孩子,要有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对人要一视同仁,不论人的高低、贵贱、贫富、美丑。三是不仅对好人应善待,而且对一时有错误的人更要热情帮助,相信这些人虽犯有错误但终会改邪归正,走向光明。四是要谨防嫉妒心。嫉妒别人实质上并不能损害别人什么,只会束缚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思想受到压抑,把自己的道德、情趣引向低级和庸俗。

2)公正无私的良好品格。公正无私,是一种办事公平、公道,为人正直、正派,不偏邪、不自私的道德品质。公正,就是公平、公道、正派;无私,就是不偏邪自私、不徇私舞弊、不以权谋私。同公正无私相对立的是偏邪自私,表现为办事不公平、不公道、偏心眼;对人欺软怕硬,对权势阿谀奉迎,在对待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的关系上,有偏向,甚至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

要具备公正无私的品质应当做到: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一事当前,应先公后私、公而 忘私、大公无私;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尊重他人、尊重群众,树立为民众服务的思想;三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公正无私的品质,办事公平、公道,为人正直、正派,不偏邪自私,不徇私舞弊,不 以权谋私。
    3)谦虚谨慎的道德品质。谦虚是一种虚心好学的人生态度和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核心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谦虚是人类的一种美德,是成才的要素之一。

培养谦虚的品德必须做到:一要明白骄傲是无知的表现。大千世界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发展,需要认识的客观事物无穷无尽。而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总是有限的,切不可夜郎自大。二要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三要养成对自己不满足的良好心理。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四要视众人为“圣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他人的帮助,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成绩。 “成就”对谦虚者是上进的阶梯; 对于骄傲者,则是后退的滑梯

4)诚实待人的良好品质。诚实,就是言行一致,不伪装、不虚假,说话办事实事求是。 “言必信,行必果”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优秀品质。

培养诚实守信的品德必须做到:一要教育孩子懂得诚实的品德是做人之本,是人生征途的最好通行证。二要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地培养孩子诚实的品格。三是当自己被别人欺骗时,不要用欺骗、而要用诚实去对待。生活中,“上当”、“受骗”,有时难以避免,但要教育孩子坚持用诚实的品格待人处事。四是一旦孩子撒谎、不诚实,一定要仔细地了解情况,不能简单地训斥了事。应该让孩子真正明白,撒谎只会使自己受辱。同时要让孩子相信,对于缺点、错误,只要诚实地讲出,今后能改正,别人是可以接受的,从而逐渐改正撒谎的缺点,牢固地养成诚实的美德。六是要教育孩子言行一致,说话算数,诚实可以赢得众人心,获得别人的信任。

5)乐为善小的人生境界。要成就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俗话说:“聚沙成塔,堆土成山,积水成河”就是这个道理。

培养乐为善小的品德必须做到:一要让孩子明白,凡是想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人,都必须首先在小的方面加强修养,锻炼自己,积小成大,克服“眼高手低”、“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等不良行为。二要从小激励孩子多为他人做好事。凡是孩子关心帮助他人的“小事”,家长应给予孩子认真、及时、热情的表扬,可以用语言或行动来表示,这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影响也会是深远的。三要以英雄模范人物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从眼前、本职工作做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四要教育孩子树立一生为民众做好事的崇高思想。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个人多做好事,即便是小事,也可以积小成大,积微见著。
    6)积极开朗的忍让态度。忍让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应当教育孩子树立积极的忍耐精神,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矛盾是常见的,被人误会、嫉妒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遇事要能忍耐十分重要。

培养积极开朗的忍让精神必须做到:一要让孩子明白,积极的忍耐精神,是一个人修养高深的标志,并不是弱者的表现,相反恰恰是强者的行为。俗话说得好:“弱者不让,让者不弱。”绝不可认为忍耐是无能的表现。二要教育孩子明白积极的忍耐是解决复杂尖锐矛盾的最佳途径。那种遇事不冷静,以争吵对争吵,以打斗对打斗,针尖对麦芒,寸利必争的行为只能是火上浇油,不仅无助于事情的解决,还会使事情更加糟糕。三是克服自己急躁、鲁莽,克制冲动妄为的有效方法。忍耐是缓压剂、减压器,可以培养人们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四要有战胜一切困难的毅力。毅力是人发动和控制愿望的制约力。有毅力的人,就是有一定的目标并有决心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的人,是为了这一目标能够坚持不懈,说到做到的人。

6、坚定信念,不忘为人父母的责任。

现在品德非常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坚定品德教育的信念:一要坚信教育必须引领时代潮流,而不只是被社会风气所左右;二要认识到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教育,因为孩子是未成年人,需要引导;三要认识到教育当以德育为先,不管中国外国,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坚持基本的做人道德底线;四要认识到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父母做孩子的表率,老师做学生的表率,长辈做晚辈的表率,上级做下级的表率,官员做民众的表率。

(二)
        现在学习讨论今天的第二个话题:重组家庭儿童的心理发展及家庭教育要点。

1、重组家庭儿童的主要心理特点。失去了亲生父()亲的孩子,一般较容易存在严重的心理压抑情绪,语言简单贫乏,性格孤僻,不愿接近人,自卑、忧郁、敏感,猜疑心重等。重组家庭的孩子,主要有以下心理特点:
    1)情感脆弱,怀有愤懑情绪。这些孩子一方面怕失去现有一方的爱,另一方面又对另一方怀有偏见,因而表现为情感的脆弱与愤懑,缺乏安全感。
    2)抑郁乖僻,忽而胆怯,忽而又肆无忌惮。父母离异,孩子常常会成为父母的出气筒,所以他们就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引起家庭破裂的原因,从而变的郁郁寡欢。他们在学校里调皮捣蛋,以发泄失意和伤感的情绪,回到家里则又安分守己,唯恐仅有的亲人离去。
    3)少年老成,暴戾无常。由于失去了母亲或父亲的爱,这些孩子的性格变化无常。这与儿童应有的正常的性格相去甚远。有了继父或继母后,常常要么显得乖巧顺从,要么变得非常暴戾,进而与继父或继母敌对。
     4)情绪不稳,影响学习。家庭的不稳定,使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常常影响学业。

2、重组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要点。

1)重组家庭的夫妇要多关心、帮助和亲近儿童。要帮助儿童正视现实,减轻心理压力;要弄清孩子的心理,摸准他们在精神上、生活上的真正需要,逐步解决他们的疑虑与担心,消除其排外心理,使他们从思想上接纳重组后的家人。

2)了解前夫(或前妻)与孩子之间的某些习惯、爱好,用同样的爱去照顾孩子。要尊重孩子原有的好习惯。要把对方的孩子与自己的亲生儿女同等看待,更要注意细小的事情以及细微的变化,让孩子感觉一切还如同生父()在时一样或比以前更好、更舒适。

3)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创设平和、融洽的家庭氛围。为继子()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和帮助。

4)对双方子女一视同仁。当继子()有了错误或与自己亲生的孩子有了矛盾时,处理的方法及自己的态度必须是公正的,并要正视其错误,严格教育,正面引导,不姑息不迁就,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但也要注意,一定要在建立了融洽的关系以后,才可以直率、严肃地管教。不可蔑视孩子,不能用自己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去要求孩子。

5)重组夫妇要互敬、互爱、互信,注意以自己的言语、形象、习惯、爱好,做继子()的榜样。要表现出对前夫(或前妻)的尊重,允许继子()想念、祭悼或去看望生父(),允许孩子同原来的亲戚朋友往来。但如果这种交往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及家庭的和睦时,应加以适当的限制。要经常同继子()交流感情,豁达大度,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三)
        现在学习讨论今天的第三个话题:青少年自恋和叛逆心理的调适。

根据你已有的经验,你本人或亲友、邻居是如何应对有青少年自恋和叛逆的?对那些有青少年自恋和叛逆心理的孩子及家长,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你、你的亲友、同事或邻家孩子有没有遇到有类似青少年自恋和叛逆心理的孩子?

关于青少年自恋心理

1、什么是青少年的自恋心理?

自恋,又叫“自恋型人格”,是过分自我关心、自我中心和自尊自夸,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的一种人格缺陷。这种类型的人通常表现为幻想自己有才学、有优势,看不起别人,对人态度冷淡,不会设身处地地进行客观思考,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不允许别人批评,总认为自己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不合理地期待特殊待遇、享受特权。这是一种过分的、扭曲的心理障碍。这种人通常都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人际关系大多不和谐。

2、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自恋心理?

1)客观地认识自己,平和地对待别人。抛开一些外在的条件来看,人其实都是平等的。很多自恋型的人,总是把自己看得比别人重要,他们自己或许觉得这没有什么,但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其实客观冷静地看问题,每个人再笨拙也总有自己闪光的地方,不过这些优点适应的环境不同而已。如有的人可能学习不太好,但是他们品德高尚,懂得关心和帮助别人;有的人比较内向,但他们很细心、认真,待人真诚。每个人都要看到别人身上闪光的地方,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用平和自然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才愿意和自己交朋友。

2)团结同伴,注重集体。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个社会上,没有人能孤立存在,都必不可少地要和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也都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缺少了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就像身陷荒漠,将寸步难行。只有充分认识到团体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自我价值,这是青少年走向社会和适应社会的前提。

3)学会换位思考。过分自我、不体谅别人的人都是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人。他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所以很多想法和观点显得不近人情,令人觉得自私。如果有这个问题的同学遇到事情能够想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那么很多矛盾和问题就不会产生了。

4)多理解体谅,懂得奉献付出。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过分自我的人通常是没有吃过苦头、遇到过困难的人,也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社会。这些青少年可以有意识地多锻炼自己的吃苦精神,比如说课余时间去做些义务劳动,或者尝试自己打工挣钱。只有一个人有困难产生需要别人帮助的想法的时候,才能学会理解和体谅别人,也才能学会奉献和付出。

3、父母应该如何面对有自恋心理的青少年?

1)消除孩子的自满情绪。青少年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飘飘然,认为自己了不起。正是这种情绪让他们容易排斥别人和轻视别人。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当你做一件事情认为很成功的时候,肯定还有比你更成功的人。家长要用适当的方法告诉孩子,天外有天,适当地消除他们的自满情绪。

2)适当给孩子些挫折和压力。一个孩子骄傲和自满,看不起周围的人,是因为他认为自己能够轻松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必要再和别人合作,看不到别人的重要性,因此就不会去重视和尊重别人。家长应该适当地给孩子创造一点吃苦的机会,让孩子感受一点挫折和压力。当孩子感到手忙脚乱、无法应付的时候,就会明白其实自己还是需要别人的帮助的,会意识到别人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尊重他人。

3)多让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家长要给孩子多提供参与集体活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其中的乐趣,比如集体劳动、打工和暑期活动等等,在培养他们劳动技能的同时更能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多教孩子一些和人相处的技巧。很多十分自我的孩子不太懂得和别人相处,即使内心深处想靠近别人,但是缺乏技巧,家长要适当地用自己的经验去引导孩子,让他们掌握一些和人相处的办法,学会和他人建立良好和关系,如寻找和别人相同的爱好和兴趣,给别人适当的关心和帮助等等,教会他们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

1、什么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之间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一方不让干什么,而另一方就偏要干什么,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唱反调。逆反心理在青少年中表现比较突出,常有一些青少年“不接受教育”、“不听话”、“爱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2、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逆反心理?

1)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努力改善自我。平时要经常提醒自己,虚心接受老师和父母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同时要主动与老师和父母接触,向他们请教,多一份沟通,就多一份理解。消除逆反心理还要善于运用自我疏导的方法,如运用心理换位法去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

2)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大人。青少年要认识到,父母的嗦、老师的批评都是善意的,同时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可能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了。

3)提高文化素质。逆反心理往往是因为人们对一件事物缺少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产生的,其实一个问题往往存在很多可能性,只是我们的思想太狭隘,才会否定别人的看法和建议。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识是一个根本途径,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应该知道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取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

4)发展想像力。如果能多用想像力,多角度看问题,就不会盲目地和大人对着干了。对怀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来说,努力培养自己的想像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开阔思路,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宽容的思想方式和丰富的想像力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还能帮助激发出创造力。

3、父母应该如何面对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

1)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建立亲密和平等的朋友关系,允许孩子参与家庭事物的商议和管理。

2)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应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安慰,做了好事要及时肯定和表扬。

3)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虚心向孩子请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人也不例外,大人也有考虑不周甚至做错事情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不足,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表示歉意,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虚心向孩子请教。

这一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讨论如何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家庭教育要点,青少年依赖和虚荣心理问题调适。 欢迎家长朋友们参与学习讨论。

谢谢各位!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心理?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