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死的驼背 细数二战意大利的轰炸机们

 梦想童年594 2019-01-02

SM.79食雀鹰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前栋哥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二战意大利的战斗机系列,讲完战斗机当然就轮到轰炸机了。讲真二战初期意大利的轰炸机在质量性能上还是不错的,当然这平均分以上的水平主要还是归功于我们今天的主角SM.79“食雀鹰”中型轰炸机,不过栋哥还是觉得作为海军轰炸机更适合“食雀鹰”。

对海攻击的食雀鹰

SM.79“食雀鹰”是由意大利萨伏亚·马切蒂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研发的,最早的开发目的是用作运输机使用。SM.79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极快的速度创造了26项世界纪录,并被军方选中改装为中型轰炸机使用。而其机身背脊成驼峰的形状也成为其最显著的外部特征,喜爱其的机组成员们为此给它取了一个“该死的驼背”的绰号。

被英军击落的SM.79

“食雀鹰”是较为少见的三发轰炸机,使用三台菲亚特Alfa 128 R.C.18发动机,最大时速可达460km/h。武备方面为3挺12.7mm机枪(后期根据改进有变化),最大载弹为1250kg。

SM.79最早被投入到了西班牙战场,并在其一战成名。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保守的意大利军方看到“食雀鹰”的成功,认为其足以满足后续的需要,于是放松了后继型号的研制,导致整个二战意大利没有一款后续轰炸机可以继承SM.79的衣钵。

1940年的食雀鹰

在二战初期“食雀鹰”依然保持了其猎手的本色,参与了轰炸马耳他等一系列战斗。特别是其改型SM.79Ⅱ海军轰炸机版更是在地中海多次击沉、击伤英军各类军舰,取得了不俗战绩。不过随着战争的推进,“食雀鹰”也越来越不堪重负,但没有合格的继任者导致“食雀鹰”只能一直奋战在前线。一直到二战结束后,“食雀鹰”还在意大利军队中服役到了1955年。

SM.81

既然说到轰炸机了,栋哥就继续把意大利那些不合格的继任者一并给大家介绍了。SM.81“蝙蝠”三发运输/轰炸机,武备为6挺7.7mm机枪,最大载弹量2000kg。但由于速度太过缓慢,二战中主要用于二线任务(说白了就是更多承担的是运输机任务)。

SM.84

SM.84是“食雀鹰”的改进型,主要目的就是用于替换老旧的“食雀鹰”,但是由于其失败的设计导致其未能取代“食雀鹰”就匆匆退役了。(SM.84甚至不能在5000米以上的空中飞行)

SM.89

SM.89主武器为2门54mm(或37mm)火炮,这让它更像一款类似于伊尔2的舔地机,而不是常规的轰炸机。该机仅有一架原型机,未能量产。

SM.91

SM.91则直接就是作为远程轰炸机而研制,设计采用DB605发动机,最大航程1600km。依然只有一架原型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