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市,河东区,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东海若水斋 2019-01-02
​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2018年12月23日

天津第614个生日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提升改造后向公众免费开放!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坐落于河东区大直沽中路51号,2002年5月建馆,2017年3月起闭馆并开启了馆区装饰修缮和陈列展览提升改造工程。

1998年11月至1999年1月,市文物考古部门对天妃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出天妃宫明清大殿基址和元代建筑基址,出土了大量金、元、明、清各时期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遗址较好地反映了金、元以来天津城市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的脉络,是研究天津古代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极为重要的物质资料。经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论证,大直沽被认定为天津市城市的原生点,天妃宫则是天津城市原生点的标志。2002年,天妃宫遗址被公布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将重新开馆的时间定为12月23日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2018年12月迎来天妃宫遗址发掘20周年;二是天津城市得名筑城是在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得名筑城时间记录的城市;三是天妃宫遗址的考古发掘与保护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天津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

重新开放的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馆舍焕然一新,陈列展览得到了充实提升。博物馆设有考古天妃宫、天妃与天津两大基本陈列展厅,展览通过出土实物、浮雕、场景、图片、壁画、蜡像、文献资料等内容,重点展示了天妃宫遗址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成果,再现了天妃宫遗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突出表现了大直沽及天妃宫遗址在天津城市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天妃宫遗址在体现天津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方面起到的重要历史见证作用。

展厅还展出了2012年考古发掘出的反映元明时期漕运文化的张湾二号明代沉船、青釉瓷碗、盘残片、釉陶罐等300余件文物,是张湾明代沉船经发掘并保护处理后的首次展出。为了增强展示效果,展览还增添了模拟考古展区、智能讲解等内容,并通过动画、多功能互动屏等与最新科技相结合的方式,对天妃宫遗址进行全方位展示和诠释。

此次展览还复原了1998年发掘的两个考古探方。这两个探方是当时遗址发掘发现的两个最深的探方,地下有6米多,通过这两个探方,推测出了元代天妃宫的建筑基址。这两个探方以前没有对外展示过,这次通过复原手段,根据考古资料,对其进行复原,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元代地层堆积的情况。探方的发掘也反映出天妃宫遗址是目前天津市文化堆积最深的遗存,突出了天妃宫遗址的文化价值。

重新开放后,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除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全年均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00——16:30(16:00观众停止入场)。为保证观众参观体验和人身财产安全,该馆每小时接待观众150人次,观众请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馆验证、换票入馆参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