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阶篇:3.2.1)钣金件-常见装配和成形结构

 海天一线_ 2019-01-02

本章目的:了解钣金件常见装配和成型的结构


1.钣金件装配

1.1 卡扣装配

同塑胶件的卡扣装配不一样,因为大多数的钣金件没有弹性(不锈钢SUS301除外),钣金装配并不能完全依靠卡扣来完成。卡扣装配常是与其他钣金装配方式(如螺钉)配合使用,起着快速装配和降低产品装配成本的作用。

卡扣装配的结构包括卡扣和卡槽,常用的卡扣和卡槽的形状如图4-37所示。产品设计可以选择合适的卡扣和卡槽形状进行配对选用。根据面向装配的设计中的导向原则,卡扣或卡槽的前端最好增加一个30°的小折弯,以保证装配顺利。


1.2  拉(铆)钉装配

 


设计注意事项:
①避免拉钉尾部与其它零件干涉;
②平头拉钉表面须低于钣金表面;
③避免拉钉枪与其它零件干涉。

 

其尺寸可以参考所使用的拉钉厂商或者制造厂商提供的推荐数据,如下表:

 


1.3 自铆

 


 

1.4 螺钉机械装配

钣金件的螺钉装配是指在两个需要装配的零件中,其中一个零件上抽牙,另一个零件上冲孔,然后通过螺钉把两个零件固定。钣金件的螺钉机械装配包括三种方式。

1.4.1 抽牙孔+自攻螺钉装配

如图4-40所示,在零件A上抽牙孔,在零件上B冲孔,使用自攻螺钉,自攻螺钉在拧人的时候同时攻螺纹。对于零件A抽牙孔的内径,其尺寸可以参考所使用的自攻螺钉厂商或者制造厂商提供的推荐数据。某自攻螺钉厂商提供的三角自攻螺钉的钣金抽牙孔数据,如图4-41所示。

 

 

零件B过孔可以参考下面的表2:


如沉头螺钉/铆钉的沉头座或过孔也可以向供应商询问设计指南(配套最好)。

 

1.4.2 抽牙孔+攻螺纹+螺钉装配

同第一种情况比较类似,区别在于两点:其一是对零件A完成抽牙后增加额外的攻螺纹工序;其二是使用普通的机械螺钉而不是自攻螺钉就可以完成两个零件的装配。零件A的抽牙孔的内径参考数值见表4-6。


1.4.3 铆合螺母+螺钉装配

第三种装配方式需要在零件A上铆合螺母,替代抽牙孔及其攻螺纹,如下图所示。

 


1.5 点焊

1.5.1 钣金件焊点的设计

为了提高点焊的效果,保证点焊的可靠性,常在点焊的一个钣金件上设计一排焊点,焊点的尺寸一般如图4-43所示。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头压在凸点处,施加压力通电后,焊点被熔化。

 


1.5.2 两焊点的间距

通常两焊点的距离不超过35mm(针对厚度在2mm以下的材料),偏小则过热,使工件容易变形;偏大则强度不够,使两个零件间出现裂缝。

1.5.3 使用定位特征

当钣金件通过点焊装配时,应当在两个钣金件上添加定位特征(如定位柱和定位孔),以辅助钣金件的点焊和提高钣金件的装配尺寸精度。没有定位特征的辅助,钣金件点焊时很容易移位,装配尺寸很难得到保证。

 

1.6 钣金装配方式对比

 

 

2.钣金件常见成形结构

2.1 百叶窗

百叶窗通常用于各种罩壳或机壳上起通风散热作用,其成型方法是借凸模的一边刃口将材料切开,而凸模的其余部分将材料同时作拉伸变形,形成一边开口的起伏形状。
百叶窗的典型结构参见图6.3.1。

百叶窗尺寸要求:a≥4t;b≥6t;h≤5t;L≥24t;r≥0.5t。


 

3.DFMA的运用

DFMA学以致用,事前遵循,事后补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