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小黄车的崛起与落寞,探讨现代育儿最可行的优质教育

 两口育儿 2020-07-04

  新年将将过去,不少人笼罩在过年过节的喜庆氛围之中,而共享单车的鼻祖——小黄车却走向了灭亡,ofo终究还是没有听到除夕夜的钟声。

  2019年1月1日,顺丰正式申请冻结ofo银行账户,小黄车的时代正式落幕。而小黄车的落幕与崛起,又与育儿有什么关系呢?

  

  这我们要说起这么一件有趣的案件。

  -1-

  1968年的美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个3岁的小女孩告诉母亲自己认识“O”,并且正确发音出来。在中国家长看来,这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中国家长都觉得孩子越早识字越高,甚至有些家长在孩子一二岁的时候就教孩子背唐诗。

        然而这个美国妈妈却不这么认为,在得知这是幼儿园老师教给孩子的之后,毅然决然的将老师告上法庭,理由便是该老师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

  就这么一起看似很荒谬的事情,最后法庭却判孩子妈妈胜诉,并且这位妈妈的辩词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明确表示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有玩和想象的权利。

  

  这在中国来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不要说妈妈因为幼儿园老师教会孩子字母而投诉老师了,即使幼儿园老师没有意见,周遭人的唾沫也能把她淹没——“你别让你家孩子学习啊,学了你也告啊”、“你作为老师的话,会不会教学生这个字母是O,而不是教给学生这是鸡蛋这是太阳这是大饼”、“照这样说,老师啥也别教了”……

  现代家长最分不清的就是知识和想象力的区别。如果把1968年这件事从幼儿园变成小学的话,孩子妈妈必然不会胜诉,可胜诉的关键点正是在于幼儿园阶段,还不到传授孩子知识的时间。

  -2-

  国外教育孩子与我国教育孩子有很多差异,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亲子相处关系等等,都与我国育儿方式大相径庭,经过近些年我国效仿西方教育孩子,却也是东施效颦,学了四不像。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就代表着我国与西方育儿方式必然存在差异,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

  比如在我国,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幼儿园相当于孩子上小学的“缓冲带”,让孩子提前适应上小学的氛围。

        而且我国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幼儿园,都有类似小学的课程,比如识拼音和认数字,教师不教孩子这些,家长也会不乐意,觉得幼儿园老师不称职。

        除了幼儿园需要教孩子认拼音之外,家长还让孩子上辅导班,让孩子提前认字识字。

  但是在国外来说,孩子上幼儿园并不是来认识字母的,老师教给他们更多的是激发潜能、培养动手能力与开阔思维的事情,比如手工课、玩游戏、听音乐等,他们不会在幼儿园早早教孩子识字母,甚至孩子上小学之后,依旧保留了一部分在中国家长看似浪费时间的幼儿园的课程,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孩子想象力与活跃思维,这也是小女孩母亲胜诉的原因。

        所以在我国部分家长看来,1968年美国的这件事着实令人费解,甚至荒诞可笑,因为这些家长剥夺了孩子玩和想象的权利,这也是国内大环境所导致的后果。

  -3-

  我国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孩子一出生就给孩子规划各种学习方式,胎教、早教、幼教一应俱全。其实我们静下心想一想,“起跑线”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并不流行,只有亚洲才如此疯狂的热衷着“起跑线”,比如日本、印度、泰国、韩国,再比如已经步入“起跑线”炽热化的中国。

        但是我们依旧很无奈的发现,亚洲国家精心培养出的精英学子,从按平均素质水平来讲依旧抵不过西方国家,然而家长们不仅没有停下脚步认真反省,反而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依旧对此狂热,就像是席卷了整个时代的邪流,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起跑线究竟代表着什么意义,仅仅是忙于效仿,最后自己身心俱疲,也没有给孩子带去实际意义。

  我们以前常说“路遥知马力”、“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现在却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希望孩子在一开始就是成功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仅没有塑造出优秀卓越的孩子,反而塑造出许多“玻璃心”的家长。

        家长们为孩子付出的越多,就越不愿意见到孩子失败,因此更不会在意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性,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就会教孩子“O”是字母,不是苹果、鸡蛋,也不会介意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字母,所以对1968年的这起特殊起诉案件自然无法理解,甚至对此感到不可理喻。

  -4-

  马云有句“名言”,他说“你只有把大学学到的东西忘记,你才会变得有用”。

        马云的这句话让很多人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这是句玩笑话,其实马云这句话的重点并不是忘记学过的知识,知识是无法被刻意遗忘的,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是从知识到智慧的转换,二就是最根本的特征,那就是想象力——这不需要去大学专门学习。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东西可以都说是想象力造就的,电脑、飞机、高铁,无一不是想象力的产物。创业也需要想象力,比如最近最近即将财产冻结的小黄车,共享单车的鼻祖,我们依旧无法否认小黄车故去的辉煌历史,而这也是想象力的产物,只有敢想敢做,未来才会可期,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即使再敢作敢为,也只能跟在被人身后做“万年老二”,拾掇着残羹冷饭。

  有人会说,“万年老二”才更保险,Internet前面还有ARPANET呢,现在摩拜、青桔哪个不比小黄车发展的更好?然而我们应该认清一个现状,就是小黄车的倒牌是公司运营的纰漏,而不是产品理念的失败,一个全新的理念,没有充分的想象力,无法成形,更无法执行。

  我国育儿教育最喜欢的一点就是推崇国外模式,但往往却又照猫画虎,无法模仿其精髓。

        我国古代读书是在8—12岁之间,远远晚于现代入学时间,却也培养出不少的优秀学生,而且古时盛行“游学”,游学可以增长阅历,根本不需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死记硬背,所以才会有“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这些佳句,现代家长说8岁糊涂不易入学的说法,也毫无根据,毕竟我国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在八岁才开始上学。

  无论是从孩子成长历程还是现代流行的教育理念,或者是借古鉴今来看,在孩子入学前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以此活跃思维,而不是急于教授知识,反而忽略对未来影响更大的潜能,这岂不是寻流逐末的做法吗?只有家长们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看似荒谬的起诉却能胜诉的原因,与孩子引领新潮的更多可能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