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门头沟:戒壇寺伏虎岩

 璇琮坑 2019-01-02
            恭祝各位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近几年城镇化发展太快,京西外十三村目前只剩了一个卧龙岗。叫的最响的“京西古道”已被施工填埋,多处文物被圈进工地命运难料。闲暇之余梳理京西摩崖石刻,准备从永定镇开始逐部梳理。在与刊物编辑沟通时得知戒壇寺附近又有了新发现,不得不将基本完稿的稿件暂时搁起。
       说起戒台寺摩崖造像,“发现”已经不是初次了。春季一位友人告知,在戒壇寺塔院山上发现一处摩崖造像。顿时被这一信息吸引,产生强烈的探访欲望。经虚心向友人请教,人家为我指明了方向和大概部位。山野文物尚隐秘未被发现的肯定还存在,人家能主动透露信息那绝对是够朋友。趁外出远行之余,顾不得季节不适宜寻古便急忙去探访了。    
戒壇寺伏虎岩
           按照指点先到塔院定位,看准了塔后的那高压铁塔,那就是朋友说的发现摩崖造像处。
戒壇寺伏虎岩
         访古的人都善于走小道儿,在塔院南部没发现上山的小路,转而西南走那条比较宽敞的土路上山。走到鞍口可以见到东西两座高压铁塔,但哪座铁塔边也不具备藏有山洞的条件。由鞍口向西是沈榜县太爷笔下的六國嶺,这一带早走过没有山洞。
戒壇寺伏虎岩
       向东是石佛村南大梁,高压塔周边找不到山洞,先上山顶毫无收获。下山顶贴着北侧岩壁向东,这一带基本是裸漏的岩壁适合开凿石窟。这里所距村庄不太远,但也是人迹罕至。从西走到东别说石窟,连游人的涂鸦也没见到。围着这片山体钻荆棘走悬崖,找了几次毫无收获。暗自感叹人老了,理解力太差指明的地也不到。
      日前去参观潭柘紫石砚展见到刊物编辑,又说起戒台寺发现了摩崖造像一事。经了解我才顿悟原来说的是伏虎岩。怪不得上山找不到部位,南辕北辙指的方向错了。您要早说是伏虎岩,也省了不少力气,我最早的照片拍摄于2006年。
戒壇寺伏虎岩
        伏虎岩属于戒壇寺管理范围内,,戒壇寺将这里作为一处储藏点,存放着信众供奉而来的各类神像。业余爱好者多走田野,因为田野文物缺少管理极易被盗。当然您也可以去故宫,也可以进戒壇寺景区。您要说在故宫发现了三大殿,或者在戒壇寺发现了戒壇,您一准能名扬全国。在专业文物管理范围内您有了新发现,而且是不用深入研究的发现,真不知如何恭贺。在发现者大作尚未付诸刊印出版之前,本博将自己多年对伏虎岩的一点浮浅了解,贴于博客以示对这一“发现”的恭贺。
       本博最早得知伏虎岩,还是从石佛村老村长那了解到的。戒壇寺塔院山前山后确有两个山洞,附近村民称之为观音洞。1998年出版的《京西揽胜》,在“珠玑遍地"一篇介绍极乐峰观音洞时曾经提到伏虎岩。“古籍记载,观音洞在寺南半里许,观音寺侧俗称伏虎岩,岩右有僧道浮塔”。该文作者没有提供引自哪部古籍文献,本博也就无从查寻。但该文作者错将伏虎岩观音洞,移到了极乐峰观音洞。我相信作者的确见到了古籍中的记载,只是因缺少细致调查了解按错了实际位置。
戒壇寺伏虎岩
       伏虎岩东北部山地存有一尼菴遗址,这从石佛村老辈人那里能得到证实。现今尼菴的房基还存在,还可见部分米高的石墙。伏虎岩与尼菴是一体,均属于女尼修行之处。
戒壇寺伏虎岩
       伏虎岩是一天然洞穴,古人在山洞内凿龛雕刻佛像,形成京郊少见的石窟。伏虎岩 因洞口岩石向前斜伸,状如伏虎而得名。伏虎岩位于戒壇寺东南,直线距戒壇寺山门200余米,东距塔院约180余米,符合文献“古籍记载”。位置:北纬39°54′12″,东经116°6′10″,海拔434米。
戒壇寺伏虎岩
         伏虎岩洞口高约2米、宽约3米,进深不足三米。
 洞内南面岩壁并开三龛,西龛呈下宽上窄,高86厘米,底部宽64厘米,上部起弧处宽24厘米。东龛近方形,高93厘米,宽90厘米,进深94厘米。中凿成尖弧状,通高1.5米,下宽96厘米。
戒壇寺伏虎岩
        中龛雕有一尊端坐莲台的佛像,莲台高35厘米,佛像高90厘米,佛像膝宽63厘米,肩宽40厘米,头高26厘米,耳长10厘米,右手小臂高33厘米。
戒壇寺伏虎岩
       右侧龛壁刻有“天台葉忠题”五字,字径6X6.5厘米。
戒壇寺伏虎岩
        东龛之上岩壁横竖均可见文字痕迹,横刻“念佛”字迹比较明显,字径约在20厘米以上。
戒壇寺伏虎岩
       “念佛”之上可明显见一“佛”字痕迹,但因岩石浆水外溢糊住岩面,不仔细看容易漏掉。
戒壇寺伏虎岩
      堆压的杂物下存有一方碑刻,通高75厘米,宽43厘米。碑文自右向左竖刻十四排,首排:“敕賜萬壽戒壇口”,后半部碑身受损。第二排:“夫戒壇者始自大遼清”,余部文字受损。第三排:“也惜乎歲其壇瘠驰”,以下文字不清。第四排:“國朝正统年間本寺開山第一代主持第五排:募缘重建至今百年有余年创開壇演戒”。第六排:“天下受戒僧俗四方人衆不远千里而来口”第七排:"萬计嘉靖初歲有霸州城内昆口口心真義口同"第八排:“士李公世龍等會衆善友月施口口每遇開壇”第九排:“之日恭詣馬鞍山下灰廠廣济寺口口口”第十排:“行数载于本寺仍建四十八口弥陀口口口口”第十一排:“西方會内善友正公名文仍施己则成口口口”第十二排:“山伏虎岩建立口一年呈三間口主菴明口口口”第十三排:“門太监经口寺進口口口”第十四排:“後人修典口德”。
戒壇寺伏虎岩
         碑背面自右向左竖刻七排文字,首排只余一人名“刘恒”。第二排,“张龍刘迁王 冬”余字受损。第三排,“王福焦舟贾偉贾從善隆”余字受损。第四排,“高荣李慶李志堂”完整。第五排,“信女王氏髙大姐张三姐张氏炷氏”完整。第六排,“本寺庵主佛仙枝法明孫能順能祚”。第七排,捡经曹“。碑文部分受损,文字不能通读。根据碑文分析,应为造像时所立。
      伏虎岩一名由来已久,清末状元袁嘉谷先生在所著《卧雪诗画》提到伏虎岩。先生在《卧雪诗画》中记述了游戒壇寺,“登摩天崖,捧日峰、伏虎岩”的过程,有兴趣者不妨寻来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