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幼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换季时节,气温起伏较大,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3岁之间的孩子是肺炎的高发人群,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在母体内获得的抗体已基本消失,而自身的免疫功能又尚未发育完善。 此外,还有一些孩子自身的免疫功能比较差,比如长期偏食、营养不良或本身有其他一些疾病、长期用药的孩子,因为抵抗力差,容易引起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而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上肺炎,如果孩子感染了肺炎该如何应对,则是需要家长学习一些辨识和护理的知识才行。 1、精神差、咳嗽加剧 很多家长凭着经验以为是普通感冒所以延误了孩子病情导致追悔莫及。李其介绍说,婴幼儿肺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高热、精神变差和咳嗽加剧等。事实上,造成孩子咳嗽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果孩子原来并没有发热,但在咳嗽过程中突然出现发热,就说明合并有其他感染,家长此时应该引起警惕。 此外,如果孩子的咳嗽出现加剧现象,咳嗽规律发生改变,比如原来只是白天咳嗽几声,现在白天、晚上都咳,而且有时连续咳十几声,甚至晚上睡觉还咳醒了,也可能是肺炎的征兆。除此之外,孩子精神变差、不愿动、食欲不振或是呼吸突然变快,都需要特别引起家长的警惕。 2、延误病情可造成严重后果 肺炎是一种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也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引起肺炎的原因既有感染性的,也有非感染性的。感染性肺炎一般都伴有咳嗽,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引起;非感染性肺炎则包括吸入性、过敏性肺炎,比如孩子呛奶时,小的支气管被堵塞。此外,一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孩子发生过敏性肺炎。 感染肺炎的婴幼儿,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大部分都能被治愈。但如果病情被延误,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肺炎合并脑炎或中毒性脑病等,甚至还可能造成肺脓肿、败血症或死亡。 3、增强孩子耐寒、耐热能力 现在正处冬春换季时节,更要格外注意很多细节。首先要为孩子保持合适的环境温度。一般以26至28摄氏度之间为宜。温度过高孩子容易出汗多,一旦受凉便容易感冒。许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孩子一生病,家长就把他裹得里一层外一层。事实上,孩子的衣服应该和成人差不多,不能穿太厚、太多,穿太多孩子出汗多容易脱水,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此外,居室要经常通风。家中尤其是夜晚产生的废气多,即使整夜开着空调,空气也不够流通。另外,家中只要有其他人外出,就可能带回病菌。所以要经常开开窗,透透气。 家长还应该给孩子提供一定热量的清淡饮食,并注意休息。如果孩子高热、呼吸快,应尽量减少活动。因为发生肺炎的孩子,可能合并心肌炎,剧烈活动对心脏不利。因此建议家长在孩子没生病时要多带他进行户外活动,在让孩子吸收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孩子耐寒、耐热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