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2019-01-03 | 阅:  转:  |  分享 
  
??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作者:LFC
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知识点:
1.算数平均数:?x=(x+x+…+x)/n一组数求和之后再除以个数
12n
当这组数同时加/减/乘/除一个数A,新的算数平均数=原来的算数平均数加/减/乘/除A
当有两组数,x,x,…,x和y,y,…y,他们个数相同,将他们对应相加,得到新的一组
12n12n
数:x+y,x+y,…,x+y,则这组数的平均数为?x+?y
1122nn
2.加权平均数:?x=(ωx+ωx+…+ωx)/(ω+ω+…+ω)=(xf+xf+…+xf)/n
1122nn12n1122nn
其中ω称为权重,等于f/n,f称为权数,权数为某个数在这组数中出现的个数,权重为
iii
某个数在这组数中的比例,通常可用比/百分数/频率表示
3.两种平均数的区别:加权平均数用于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占比不同/次数不同的情况
4.总体:视研究的问题而定,比如要研究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中国的所有人就构成了总体
样本:由于总体存在数量庞大难以统计等问题,一般我们取总体中的一部分作为样本,
比如刚刚所说的研究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可以选择以部分省作为样本,进而大致
估算全国人的平均身高,因此样本具有代表性(注意:样本必须合理选取,否则
在估计总体时容易产生偏差)
5.总体平均数: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全国所有人的身高的平均数)
样本平均数:抽出的个体的平均数(部分省市的所有人的身高的平均数)
注:总体平均数与样本平均数近似相等,因为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估量总体
6.统计图: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要求会画,不会就看课本)
7.中位数:将所有数据从小到大排序或从大到小排序,位于最中间的那个数叫做中位数
当数据个数为奇数,中位数为中间那个数;当为偶数时,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衡量数据的的中等水平,反映集中趋势,是唯一的
8.众数:次数最多的数,刻画大多数的水平,并不唯一,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很多个众数
记住:众数不是次数!
9.三种数的比较
优点缺点
平均数充分利用所有数;估计总体易受极端值影响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描述集中趋势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
某些情况下更能反映问题(比如在一
众数各数据次数相同时无意义
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个数比较多时)
因此,三种数应该合起来考虑
2222
10.方差S=[(x-?x)+(x-?x)+…+(x-?x)]/n,衡量数据的波动程度,方差越大,波
12n
动越大;将方差开根号,则得到标准差S
2
11.当一组数据同时加/减一个数A,方差不变;当同时乘一个数A,则方差变为原来的A
1
倍;当同时除以一个数A,方差变为原来的(在计算方差时,最好先算出平均数,再
2
利用公式求解)
12.数据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的问题→抽取样本→数据收集→制作统计表→画统计图→
算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撰写调查报告→交流总结
6
献花(0)
+1
(本文系LCorrig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