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六怕(张文睿)

 江山携手 2019-01-03

编辑六怕(张文睿)

 

 

      一怕作家腔。一下笔就是,正在和某著名大作家一起吃饭或喝茶;要不然就是,刚刚在某文学大赛,为青年作者颁完奖,就接到了某畅销书作家来电,要为之写序言,实在是推不开,说点希望等等。
  客观地说,那种作家腔,除去说点滥调陈词,大多没啥硬实的具体内容。换句话讲,要是把那种作家腔废了,还真剩不下啥有用的东西。兴许除了一本正经地瞎扯,就是义正辞严的说套话、胡嘞嘞。
  二怕草根作家腔。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作家的文字本领没学会,名流们怎么咳嗽、怎么喘、如何打嚏喷,都学会了。
  三怕老妇人少女状。有些女作者,二十来岁时,喜欢写点草呀、花呀,月呀、春呀,写着玩儿呗。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四下转着弯儿的散散稿子,赚些碎银子。这不是啥坏事,问题是,有人居然都过四奔五了,还在以构架严肃事业的姿态,小情小调的描来描去呢。
  这种永远不脱下青春外衣,永远进不了社会与人生层面的小游戏,容易让编辑望风而逃。
  四怕一棵树吊死型作者。一个作者跟不同报刊编辑打过交道,会有许多经验、修养与感悟。
  一棵树吊死型作者的特点,就是跟你死磕。不发?缠不死你!泡不烂你!你说,我哪儿写得不好?我改!你说,我怎么才能写好?对这类作者,编辑千万别较真。你不小心说了半句意见,他可能还给你十句他的观点,据说,还是正确的。这种作者,就是那种典型的,无视写作基本规律的人。他不知道写作是有技术含量的,是一门手艺,需要多方面的支撑。
  五怕遇到好稿可发不了。编辑都想手里捏住好稿,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是捏住了好稿,又因种种缘由推不出来,嗐,这可就太遗憾了、太无奈了。
  六怕七大姑八大姨或对门邻居二大伯的表妹塞的关系稿。关系稿里有好稿吗?有,不太多。

 

                                                     (本文转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