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208语文的演变08每个字都是一段历史
2019-01-03 | 阅:  转:  |  分享 
  
语文的演变02

08每个字都是一段历史

从甲骨文时代到今天,中间隔着至少三千年的时光。汉语是中华文化的历史沉淀,汉字则是历史凝结的晶体。今天我们使用的每一个汉字,都是其字形、字音、字义不断演变而沉淀凝结的统一体,每一汉字都有它的历史。



字形

以“子”字为例,字形的演进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自由到严格规范的过程。



上图是甲骨文中的“子”字。

甲骨文中“子”字像幼儿两脚被包裹在襁褓里,露出脑袋,张开两臂。造字本义: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即婴儿。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古代将小孩用背带兜住屁股背在肩上的传统一直沿续到现代,今天在某些地方依然可见。

金文中的“子”字与之类似,如上图。

从字的书写上可以看出:汉字系统的初成阶段,线条的具体勾划还没有严格的规范,同一个字可以左右方向上“反书”:“子”字的小尾巴可以向左斜,也可以向右斜;婴儿的两只小胳膊可以平举,也可以左右斜举,胳膊末段的小手也可勾可不勾……用今天的眼光看,这字“写”得是相当随意,卷面分要被扣惨了——毕竟是汉字系统的初成阶段,还没有形成十分严格的“书写”规范——对此,连吃瓜群众们都表示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再往后,从小篆到隶书,“子”的笔划渐趋规范,而象形的意味也渐渐减弱,越来越看不出幼儿被包裹在襁褓里张开双臂的形象了。



字义

文言版《说文解字》中说: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

《说文解字》是汉代许慎的作品,其解释“子”的含义已经不提“婴儿”这一本义了。十一月称为“子月”,“人以为称”,是由婴儿初生引申到一年中阳气初生的月份,这显然是引申义。可以想见“子”在使用过程中也不断地联想引申出新的含义来。我们就试着理一理“子”的义项发展历程。

子(zǐ),名词。

(1)本义:婴儿,名词。本是象形刻画婴孩在襁褓中两脚并拢,双臂张开的样子。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2)引申为儿女,孩子。古人称子兼男女。

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又如:子党(儿女辈);子道(儿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子姓(泛指子孙,后辈);子辈(儿女们)

(3)后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无子,有女二人。——唐·陈玄祐《离魂记》

又如:母子

(4)再引申为子孙,进而引申为后代、后裔,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圣王之子也,有天下之后也,执籍之所在也,天下之宗室也。——《荀子·正论》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石崇《王昭君辞》

(5)“子”总会长大成人,“子”就引申为人的通称。

如:才子(特别具有才华的人);樵子;舟子;女子(女性);小子(年幼的人;晚辈);内子(内人,即妻子);孝子(对父母十分孝顺的人);游子(离乡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6)用作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或对自己老师的敬称。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亦称“子”,若宣子、武子之类是也。——赵彦卫《云麓漫钞》

古人对自己老师的敬称,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论语》

子墨子闻之。——《墨子·公输》

(7)又用作对男子的通称与尊称。

子之说。——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8)其他略。



在使用过程中,引申也带来了词性的变化。

子zǐ,作形容词。

(1)小

时大武军子将(子将,即小将)郝灵荃奉使在突厥。——《资治通鉴·唐纪》

又如:子将(小将);子舍(小房);子闩(小门闩);子墙(院落内部的小墙);子亭(小亭);子城(大城所属的小城)。

(2)由人的“幼”、“小”引申到植物,嫩的或易咀嚼的。如:子姜。

(3)由人的“幼”、“小”引申到动物,幼小的。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曹操《四时食制》

又如:子鸭(幼鸭,嫩鸭);子鸡(小而嫩的鸡)

(4)其他略。



还可以作动词,由“子”的本义引申到对待“子”的方法、态度。

子zǐ

(1)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唐·柳宗元《封建论》

(2)收养为子。

完母死,庄公令夫人齐女子之,立为太子。——《史记·卫康叔世家》

(3)结果实。

李性坚,实脱(晚),五岁者始子。——《齐民要术·种李》注

(5)尽儿女之道;侍奉父母。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6)其他略。



借用作虚词,尤其是语助词来用,没有实在意义了,这是实词的虚化。

子zi,用作助词。

(1)词语后缀。加在名词等实词后面。如:房子、车子、桌子、瓶子、妹子等等。

(2)其他略。

综上所述,其词义的发展就是由本义逐渐引申开来的过程,下图可供参考:





字音

汉字,在漫长的形、义演化过程中,字音也有其复杂的变化过程。古汉语研究中,古音的确认是最难的——字形可借考古发现来确认,字义可借古代典籍来明确,字音呢?没有录音资料,只能借助于古代辞书,但我国古代给字“注音”是以一个或几个字去标注另一个字的读音。比如“子”在《康熙字典》的注音是这样的:

【唐韵】卽(“即”的古字)里切

【集韵】【韵会】【正韵】祖似切,音梓。

先说“音梓”的意思,就是说“子”的读音跟“梓”一样,也就是用同音字来给字注音,古人称这种注音法为“直读”。

而所谓某某切,就是以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古人称这种注音法为“反切”、“反”、“切”等。如:卽(即)里切,就是取“卽”的声母和“里”的韵母、声调,拼合而成的读音就是“子”的发音;“祖似切”就是取“祖”的声母,“似”的韵母和声调拼合为“子”的读音。显然,我们今天按照反切法进行拼读,“子”的这两组反切会得到不同的两个读音:“卽里切”为jǐ,而“祖似切”为zǐ。这问题就出来了:同一个“子”字,为什么唐代韵书中“卽里切”和宋代及之后韵书中的“祖似切”却会拼出不同的读音?

仔细想来,要么是“卽”的古音不同于现在的“即”,要么是“子”的读音在唐宋之间发生了变化。这个问题要弄清楚,非常困难,因为古今万字,上下千年,多少字的读音已经变了又变——最可怕的是,在没有官定韵书的时代,字的读音必然还会受不同地区方言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多少种方言?%&……#@!炸了!



正如久远的历史一样,很多真相已经难以考证,却终久沉淀在华夏文化的血脉深处。许多汉字的在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音、形、义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太多的细节都已经被掩埋在时间的尘埃里,而这些尘埃层层累积,才有了今天华夏文化的沃土,开出了现代汉语的花朵。



课后爱做不做的练习:

1.参考文中“子”的字体配图,了解“子”的字体演变,回顾汉字的主要字体。请试着说明甲骨文到楷书之间,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字体?



“子”由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动词乃至虚词,是词类活用现象的实例。请参照文中“子”的词义引申配图,体会其中的联想引申过程。

https://v.qq.com/x/page/i0530obht6y.html参考视频,感受古今字音的变化,看看你能听出几首诗。



献花(0)
+1
(本文系HE教育梅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