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罗振宇跨年演讲:大时代下,找准你的作文“小趋势”

 心本心123 2019-01-03
罗振宇说,2018年,一个时代结束了。过去赶风口随大流的方法已经行不通了,人们必须学会用新的方法找到机会窗口。决定我们这一代人个体命运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趋势,更是那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去主动发现的“小趋势”。

 

1231日晚8点半,由罗振宇主讲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又要来了。

 

关键词01:思考

大时代谈“小趋势”,陪你在思考中迎接新年

 

站在2018的尾声看这一年,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发生了太多大事件。如果有谁要在年底做一份年度大事件盘点报告,今年的素材可以说用都用不完。

 

但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却绕开了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大事件,反而以“小趋势”为主题,关注“中国百万级人口群体中发生的变化”。这首先意味着,这场演讲不会是一份2018年度重大事件“百科”,也志不在利用群体的共性体验,制造狂热共鸣,而是要给观众带来视野之外的新发现,创造认知的增量。

 

那么,小趋势带来的认知增量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底有什么价值?罗振宇在一篇文章中说,小趋势能够帮人们走出信息茧房,拓宽自身的认知范围,发现更多维度的事实,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且,小趋势相比于大趋势,对普通人的生活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用著名经济学家薛兆丰的话说:“你出门之前不会看全球天气怎么样,只会看你所在地区天气怎么样。”小趋势可以成为大环境下小个体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02:现在与未来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过往每一届《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不仅有密集知识点分享、年度知识产品发布,还会留下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句。尤其是演讲的结束语,每年罗振宇都会引用一位名人的金句,为过去这一年留下诗意隽永的注脚。

 

去年是木心的“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而在1231日晚这场演讲里,罗振宇选择了用两句话来收尾。第一句,献给刚刚过去的2018年,引用了约翰·列侬说的:“所有事到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还不是,那它还没到最后”。第二句,对于即将到来的2019年,他给出的寄语来自加缪:“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这两个金句,为这场主打理性思辨的跨年演讲划下句点的同时,也留下一抹温情的底色。

 

/素材运用/

赶上大趋势,做一个超级平台,那是少数人的游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以做的是捕捉到小趋势,然后把它变成自己命运的一部分。幸运的是,小趋势的逻辑里没有“末班车”,只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小趋势,总能找到新机会。

 

【演讲节选】

(演讲太长,篇幅有限,只节选了演讲部分内容,感兴趣的笔粉可以在网上搜索浏览)

 

——演讲人:罗振宇

 

2018年,我们告别了很多曾经熟悉的人。

 

    歌手桃乐丝、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国学大师饶宗颐、设计师纪梵希

    科学家霍金、作家李敖、作家奈保尔、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相声演员常宝华和常贵田叔侄、小提琴家盛中国、评书艺术家单田芳

    演员朱旭、科学家高锟、相声演员师胜杰

    主持人李咏、作家金庸、演员蓝洁瑛、漫威之父斯坦·李

    政治家老布什、科学家张首晟、作家二月河……

 

我们都曾经为他们哀悼过,时而还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这种感慨在朋友圈里如此密集,以至于有人说:2018年,时代结束了太多次。

 

但只要我们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其实并不是这一年故去的人特别多,而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40年前开始,才有机会知道很多人。在我们的少年时代,大众媒体把他们推到了我们面前。他们成为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符号、原型、榜样、接口和拐杖。所以今年他们的离场,才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冲击。

 

我们并不是在告别谁,我们是在告别自己的一部分。他们曾经结队成群、浩浩荡荡,他们曾经活色生香,陪伴我们这么久,今天他们的生命开始从茂盛走到凋零。这不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

 

2018年,他们的离去提醒我们:我们必须习惯,这个世界抽换掉一些我们喜欢的、熟悉的东西。

 

所有正在看跨年演讲的人,虽然我们岁数各不相同,但其实都是同一代中国人,也就是“改开一代”。如果你觉得2018年有很多复杂的情绪,那正说明了,改开一代终于从青春期走到成年礼。成年的滋味总是很复杂,熟悉的也许只能用来怀念,依赖的也许必须要放手。

 

……

 

今晚的跨年演讲,我们只关注个人的行动策略,关注大环境里小个体的命运。就像诗人说的:“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关心你。”

 

过去几十年,我们这一代人的行动策略是什么?随大流啊。就拿我自己来说,都说上大学重要,那就好好学;都说读研究生重要,那我就接着考;都说大公司好,我就努力进500强。我们这一代人,只要身处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跟着大趋势走,基本不会有错,整个国家发展的红利人人有份。

 

过去几十年,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底层思维模式:宁可被说成是猪,也一定要挤在风口。即使看到千军万马,也一定要走上那座独木桥。

 

感谢2018年,让我们有机会反思。我们还能抓住某个大趋势、随大流、凑热闹,然后鲤鱼跳龙门、一劳永逸吗?我们还可以拿着一张通用的入场券,叩开某一个大门,然后从此躺着分享里面的红利吗?2018年我们知道,那个时代再也不在了。

 

整整100天前,我们发布了今年跨年演讲的主题:小趋势。对小趋势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不能随大流。请大家看看这三个字——“小趋势”。我判断,这个词会成为2019年的流行词。因为一张通票吃遍天的潮流结束了,我们必须学会用新的方法,找到小趋势。

 

感谢你坚持到现在,夜已经深了。2019年的第一束曙光就快打过来了。新的一年里,什么都可能会变。但有一件事肯定不会变了,我们一生都不会变了——2018-2019的跨年之夜,是我们这些人在一起度过的。那我再来清点一下,在过去的4个小时里,我们一起收获了什么?

 

三个字:小趋势。

 

小趋势是什么?是影响趋势的趋势,带来改变的改变。小趋势没法跟,也不用跟。只需要我们随时感知它,然后激发那些你早已准备好的力量。

 

怎么准备呢?刚才我们提的所谓扎心五问,就是做准备的几个方向:

 

抓住小趋势,首先总得了解事实真相;

抓住小趋势,你要能挣脱观念枷锁;

抓住小趋势,你得重新定位生命的坐标;

抓住小趋势,你得学会从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抓住小趋势,你还得有一套长期主义的人生算法。

 

有了这五条,小趋势来的时候,你就会把自己像一粒子弹一样,发射出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