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勇作品——《学习苏轼好榜样》

 昵称40429055 2019-01-03

作  者:刘    勇

编  辑:温雪琴

                      

学习苏轼好榜样

摩羯座    

群星闪耀,蒲团夜坐时,姥娘会说,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一个非凡的人。我问,能不能用枣杆打一个下来看看?姥娘说,能,要打就打苏轼,他是最大最亮的那颗!

多少年过去了,我终于找到了苏轼的身宫和星座。他自己说到韩愈时曾有言:“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摩羯为身宫,而仆亦以摩羯为命,生平多得谤誉,殆为同病也”。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按当今年轻人推崇的西洋星座学算法,属摩羯座,巧的是这竟与传统星象学相合,但不知二者指的是不是同一星宿。林语堂先生对此兴趣颇浓,却说两人都在天蝎宫下,或许搞错了。宋徽宗执政期间,一道士迟到,问故,道士称,刚从玉皇那来,见苏轼在为玉皇大帝驾前文曲星。徽宗想起五年前文德殿东墙上元祐党人碑遭雷击,着实吓坏了,忙将苏轼在世官爵一并恢复,并另封高位。

我对星象星座素不相信,但通观苏轼一生真是谤誉相加,悲喜交集,大起大落。他21岁府试中举,22岁礼部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誉满朝野时,母亲病逝。服丧期满,26岁制科应试,考毕后陕西凤翔任签判3年。30岁奉诏还朝,又一次鸿运降临时,5月妻王弗,次年4月父苏洵相继去世,一年内痛失两位亲人,其情何堪。33岁免丧还朝,在京为官3年,之后历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府,其间迎娶王闰之,王朝云登堂入室。本来政绩斐然,如日中天,娶妾纳亲生子好不喜欢,却又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险些丢命。保释后,一落千丈贬黄州,任团练副使,相当于基层武装部副部长,还不准签署公文,且本州安置,言外之意不许乱走动。50岁再次奉诏还朝,半月一升,三月一任,连升十二级官至三品,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职位仅次副宰相。可谓一代帝师,名倾朝野。但终因新党不容,旧党不谅,再度自求外任。54岁任杭州、颍州、定州知州,这5年间,除杭州任上得心应手,之后任职地方越来越差,时间越来越短,加之王闰之亡故,命运又一次伸出了黑手。60岁先贬英州,后贬惠州,王朝云卒,后又从雷州,一路南迁,直至海南儋州。65岁奉诏度海北归,在舆论认为回朝为相的盛望中,66岁逝于常州。

苏轼一生在大宋的版图上东飘西忽,南北不定,从京官到封疆大吏,从帝王师到阶下囚,从宫廷华堂到茅庵瓦舍,从士林领袖到荒草野夫,既享尽美酒、美食、美景、美女、美誉等人间荣华富贵,也饱尝食无肉、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洗澡无浴室、更无书籍纸墨笔砚的凄残。如此看来,大起大落的巨大落差,誉谤交集的巨大反差,也还真应验了摩羯座的说辞。
你幸福吗?    

前两年电视主持人手持话筒,大街上见人就问,你幸福吗?这要问到苏轼,我们真不知道他会如何回答。但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失意的官员,最得意的文人,他的家庭总体来说还是幸福的。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父子,莫过于“三苏”、“三曹”。“三曹”相煎于釜,“三苏”相濡以沫。一日,苏洵读欧阳修《谢宣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一文,大为赞赏,命苏轼拟作一篇,并说,我儿子将来一定用得着这篇文章!后来果然言中,苏轼曾多次写过此类文章,并将儿时拟作的句子也用了进去。苏洵教子既严格又放任自由,且多予鼓励。兄弟二人玩土,挖出一块石头给父亲看,苏洵观察把玩,惊呼奇石,命人制成石砚,苏轼一生珍爱,以此怀念父子间的真情与雅趣。苏轼苏辙两人同时中举,同科进士及第,同朝为官,同沉浮共患难,每有分别,执手相看泪眼,每遇重逢,更无语哽噎。颖州任上中秋夜,苏轼醉酒,思念弟弟,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将兄弟情升华为人间情的哲学拷问,感天动地,震聋发聩。乌台诗案发,苏辙上下奔走,连续上表,愿削去自己所有官职换取哥哥的平安。苏轼“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情”,直抒胸臆,将感人至深的兄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母亲程氏,喜欢读书,明大理识大体,对苏轼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巨大。教读《汉书·范滂传》,母子二人都被这一段回肠荡气的历史深深感染,苏轼说,我也要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说,那我就做范滂的母亲!范滂党锢之祸,临危受命的轮回,似乎从此就成为苏轼的人生追求和宿命。

苏轼三任妻子皆姓王,皆旺夫且早亡。三人互不相扰,各司其位,不离不弃,无怨无悔,接力伴随左右。每有客来,王弗凝立屏风之后,暗记苏轼说的错话,事后婉言提醒,令夫心悦诚服。王弗十周年忌日,苏轼夜半梦魂惊醒,双鬓泪湿,披衣写下了《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鬂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情意缠绵,凄凉哀婉,声声泪湿,字字带血,从中可体味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真情。王闰之整守苏轼25年,几番沉浮,不出左右。《后赤壁赋》中,我们能看到王闰之贤妻良母的形象。“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如果没有王闰之的酒,有无《后赤壁赋》不好说,但至少会是另一个样子。王朝云以亲入室,最懂苏轼,一句“满肚子不合时宜”,准确、机智,幽默,令苏轼捧腹:知我者,唯朝云也!苏轼的三个儿子迈、迨、过,及其子孙多有功名,极尽孝顺。

虽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但像苏轼这样父母严慈有度,兄弟亦师亦友,妻妾患难与共,子孙孝道有加的幸福家庭真不多见。如果说苏轼摩羯座的命运是一条迭荡起伏的折线,那么苏轼的家庭恰似一条优美的弧线,抒写了幸福家庭的和谐和温馨。
学 霸
 父子三人同科考进士,这在历史上概为绝无仅有的文化奇观。两个儿子高中,父亲名落孙山,这不谛又一剂猛料。《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将其捧为后学榜样,多少给苏洵找回了点颜面。

1056年3月,父子三人从四川眉州出发,先水路后旱路,旅游做诗,悠悠然进了开封。八月开考,兄弟二人双中进士。次年正月礼部开考,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仅用600余字阐述了他一生追求的以仁治国的理念。主考官文坛泰斗欧阳修阅后惊喜异常,疑为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将此文列为第二。欧阳老儿为己清名,竟无意中屈了苏轼状元的名头。按例金榜题名后,苏轼向恩师递《谢欧阳内翰书》,也就500多字的短简,欧阳修阅后击节称奇,频频点赞: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礼部复试,苏轼“春秋对义”获第一,殿试结束,宋仁宗回宫后喜不自胜,对皇后等人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这一年苏轼22岁,苏辙19岁。后来苏辙官居副宰相之职,苏轼仅差一步之遥。

前面是小儿科,真正的学霸是国家为选拔特殊人才,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两宋300年间,开制科22次,入等者仅41人。制科出身,其荣耀自然数倍于进士及第。苏轼26岁将其轻松拿下,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入三等。从科名看皇家对苏轼的特点抓得很准,他也一生以此为座佑,总是犯颜直谏,死不改悔。三等还能算学霸?这需了解宋代的制科制度。宋制:一二等皆虚设,第三等实际上就是最高等了,其次为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不授。宋代开制科以来,只有吴育得过第三次等,其余都在四等以下。苏辙考第四等己属不易,苏轼获第三等更是破天荒。那是真真正正的两宋N0.1,那真是牛X到极顶的学霸。

苏轼的脑子我们的爹妈真给不了,这实在是一件没办法的事情。他的知识是怎样炼成的,或许多少还能学几招。“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是苏轼给世人的葵花宝典,他强烈主张一本好书必须精读多次,先确实一个专题,再换一个专题,如是者再三。这样既精又博,哪方面的问题也能逐类旁通,应付自如,这便是读书的“八面受敌法”。苏轼对《汉书》下过狠功夫,洋洋近百万言,竟用毛笔抄过三遍,且抄有妙法。第一次每段三字为题,第二次两字,第三次一字,这是不是可概括为“高度浓缩法”。黄州任上他年近50,正抄第三遍。一天黃州教授朱载随意翻看所抄之书,苏轼说:足下试举题字!朱载如言挑出,苏轼应声背诵数百字,无一差错,几次改挑,莫不如此,朱裁叹为天人。学霸就是这样炼成的。

蛮拼的

历史风尘如垢,盛名之下的文华诗才掩盖了苏轼的政治抱负和丰功伟绩。其实他还是一个坚守原则,恪尽职守,以民为本,崇尚实干,充满政治智慧,充满浪漫激情的蛮拼的优秀公务员。

在体制内,他的政治立场和个性特征与朝堂的氛围极端不协调。他曾是王安石的座上客,但因政见不同,屡遭变法派的打击,他在司马光任相期间,一年多时间连续提拔十二级,但他不领情,又与保守派不和。用他自己的话说:上有执政不合,下与本局异议。王安石为强国富兵,将“差役法”变“免役法”,苏轼认为这种办法,易滋生官吏对百姓的盘剥,他竭力反对。司马光上台后全盘否定王安石的做法,苏轼又认为“免役法”有它合理的成分,不应完全废除。从中我们可看出,苏轼只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只要不合这一理念,不管是谁,他都会奋不顾身,犯颜直谏。一个文弱书生,竟如此铁骨铮铮。他也知道这犯了党争大忌,不选边不站队,只会被排挤出局,对此他毫不畏惧,他不计较自身的升迁和安危。

苏轼一生曾任八个州的知府,他抓住每一次机会,施展政治抱负,实现亲民理想和文学家的浪漫情怀。任杭州通判和知州期间,他广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战饥荒,驱疾疫,疏两河,治六井,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釆取“以工代赈”,“分户种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工程中的难题。他在西湖设案公开办公,化解上访纠纷。某日一绸缎商告状制扇商欠债不还,苏轼问明原由,命扇商取20把扇面,画竹石题字卖钱还债,诉讼双方大欢而去。徐州任上,面对生死考验,他勇敢站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亲自到城门劝说富商出城逃难,稳定人心。亲自到禁军军营恳请部队参加抢险。经过45天昼夜奋战,终于战胜洪灾,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后又争取资金,城外筑堤,从长远上解决了黄州防洪设施。苏轼不仅治政有功,且治军有方。定州任上,他采取严惩贪污,禁绝饮赌,注重实战训练,修缮军营,改善官民生活,重视民兵预备役等一系列措施,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才能。

无论在职还是遭贬,苏轼始终关注民生。杭州建安乐坊,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在农村;扬州罢芍药万花会,力戒奢糜和劳民伤财;武昌成立救儿会,保护儿童和妇女的合法权益;贬谪颖州,自掏腰包50金,捐朝服犀节,动员弟媳捐赏金数千余,修两桥,解决山区农民出门难问题;路遇曝野尸骨,筹钱掩埋,作文祭奠。苏轼爱民不扰民。常州视察水利,抵达时正赶除夕,恐惊扰当地官吏和百姓,没上岸在船舱饮酒吟诗,过了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正因为如此,每次离任,官民均深切挽留,夹道相送。离开徐州时,百姓痛哭流涕,遮道拦马,追送数十里。

苏轼于庙堂上为民请命,在基层为民拼命,是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心存一腔忠义之心。在黄州他写信给朋友:吾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一生遵循自己的政治信念和道德操守,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朋友圈

做为士林领袖,政界要人,苏轼若有手机,真不知他的朋友圈会是什么样子。任上还好,宋制手机话费是可以报销的,但遭贬到黄洲、惠州、儋州这些偏远地方,没有WiFi,流量还真是严重问题。

若以朋友圈论,其弟苏辙应是核心。以此为圆心,第一个圈,影响最大,交往最密集的莫过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所谓“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所谓“苏门六君子”。此六人皆名震天下,却都愿投其门下,与个性相投和自由平等,坦诚无讳的门风有密切关系。苏轼讥讽黄庭坚字瘦弱:几如树梢挂蛇。黄庭坚反唇苏轼字扁平:亦甚似石压蛤蟆。师生互相攻讦一番,相视哈哈大笑。但这并不影响黄庭坚对苏轼执弟子礼,他一直将老师的画像悬于堂中,早上整冠上香,极为恭敬。做为士林领袖,苏轼对弟子的关怀真诚善良,细致入微,“马券”一文真切地体现了这一点:“元祐年,余初入玉堂,蒙恩赐玉鼻(骍),今年出守杭州,复沾此赐。东南例乘舆,得一马足矣,而李方叔未有马,故以赠之。又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书公据”。李廌生活贫困,苏轼想帮他,又恐伤其自尊,委婉中透露出仁厚、体贴、细致的真挚情感。

第二个朋友圈是一批同仁幕僚。这其中有对苏轼有知遇之恩的张方平,提携之恩的欧阳修,无此二人苏轼的人生也许会是另一番样子。最感人的是苏轼遭贬到达黄州、惠州、雷州和儋州的12年间,这些地方的知州们冒着风险给予苏轼精神和生活上极大的帮助。黄州知府徐大受,通判孟震,帮苏轼建雪堂,苏轼方可躬耕东坡,居有室,食有粮。每年重阳节,他们都邀苏轼赏月喝酒吟诗。也正是这些患难之交,苏轼身心自由,高朋盈室,才写出了前后《赤壁赋》和《赤壁怀古》这些千古诗文。惠州知州詹范、方子容,雷州知州张逢,儋州知州张中皆因对苏轼的照顾,或贬谪或撤职,但他们毫无怨言,表现了朋友间仗义相助的可贵气节。

第三个朋友圈是三教九流。有乡野村夫,有贩走卒,有僧道歌妓,正是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支撑和启迪了苏轼的坚强的人生信念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同乡人巢谷己是70多岁的老人了,听闻苏轼被贬儋州,独自一个要过海去陪他,由于车舟劳顿,不幸病死途中。好友钱世雄因与苏轼过从甚密,朝庭永不叙用,但他一直陪在苏轼身边,直至临终,并将苏轼的诗文传之后世。这两个人在苏轼风光无限时,杳无音讯,苏轼流离失所时,他们却站出来倾力相助。侠士陈慥曾7次从百里之遥的歧亭来黄州看望苏轼,苏轼亦3次回访,每次盘桓十数日,每次分别远送数十里。海南昌化时,苏轼背着一个大瓢在田间行走,路遇当地一名老婆婆,对他说,昔日内翰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一场春梦!感慨还是劝慰,苏轼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之后诗中戏称她为“春梦婆”。僧人参寥一生追随苏轼身边, 有时一住经年,诗词唱和,参禅悟道,和苏轼一起共度难关。

苏辙的朋友圈是完全开放,他没有设置任何权限,甚至是曾经的政敌。苏轼从黄州谪所应征回京,特绕道南京看望退休的王安石。王安石闻讯早骑驴迎于岸上,苏轼想不到老人家亲自出迎,来不及更衣,忙下船执礼相见:苏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哈哈大笑曰:礼仪岂是为我辈所设!两个曾经是政敌的文坛巨人执手相向而行。章惇为相,不仅政治上贬斥,生活上百般折磨。苏轼苏辙被贬地方的选择竟然是出自两个人的字,子儋贬儋州,子由贬雷州,多么荒唐!苏轼北归,其子章援写信求谅修好。苏轼不计前嫌,担心章惇难堪,就给章惇母亲修书一封,百般劝慰,说雷州那地方并不是传言的那样艰难,信后还附了防病的白术方。其宽广仁爱的胸襟旷古未有,真不知章惇心里是什么滋味。“乌台诗案”中欲置苏轼于死地的李定,在青州为苏轼举行盛大宴会,苏轼若无其事,淡然处之。

苏轼曾言:“吾上可陪玉皇老儿,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里没有一个不是好人”。苏轼一生朋友遍天下,他高尚的人格魅力不仅嬴得了当世朝野上下的尊敬和喜爱,也得到了后人的赞赏和追随。 

萌萌的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呵呵”鼻祖竟是苏轼。这一聊天中最暧昧抓狂的字眼苏轼早在狂用。举例:“近日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一家。呵呵”。“一枕无碍觉,辄亦得之耳,呵呵”。苏轼疑似卖萌的祖宗,呵呵。
 苏轼不胜酒力,善小酌,一兴奋就醉,一醉就做诗写字。“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己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50多岁的老人夜不归宿,听江声,悟人生,够疯的。苏轼偶也自恋自吹:吾醉后乘兴作数十字,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吾醉后能作大草,醒后自以为不及,然醉中亦能作小楷,此乃为奇耳!别人求字,他能从白天写到天黑,小字看不清了就大呼,谁还写大字牌匾,快拿来!

苏轼性率真,喜幽默。杭州做通判,知州陈襄因公外出,就越权处事。有一官妓,性善媚人,人称“九尾野狐”,递状请求从良,苏轼见其可怜楚楚,一时兴起,提笔在状上写道:五日京兆,判断自由,九尾野狐,从良便任。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将九尾野狐放出了苦海。有一个人特喜欢苏轼的字,甚至每一个短简便条也收藏,就和苏轼的秘书说好,每一个短简可换十斤羊肉。苏轼闻听此事与同僚大笑不已。这天秘书请苏轼回复友人,苏轼说己口头回复。第二天秘书又来求书面回复,苏轼说,告你那位朋友,今天不杀羊!秘书落了个大红脸。
 苏轼坚持原则,但不守常规,玩性一起,状若玩童。杭州净慈寺善本法师戒律森严,信众非斋戒沫浴,不敢擅入禅堂。苏轼觉得既为禅不应讲求形式,一天竟带了一名官妓闯入殿堂。因苏轼既是当地一把手又是朋友,虽不好说什么,但面露愠色。苏轼仍不依不饶,作《南歌子》,命妓奏于堂上,唱至“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善本破颜笑了。苏轼大嚷:今日参破老禅了!一个地方的一把手,一点也不庄严,如此任性。

苏轼常拿朋友开玩笑,一首短诗将“河东狮吼”变成天下名典。好友陈慥非常怕老婆,夜里众人喝酒谈诗,隔壁老婆敲墙一叫,陈慥就抛下众人屁颠屁颠回屋,苏轼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笑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于时“河东狮吼”成为怕老婆或老婆厉害的代名词。苏轼也爱和同事开玩笑。同事刘贡父因病脱眉鼻梁塌陷,他就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且编“避孔塔”故事打趣他。同事顾子敦体肥,一日伏案而睡,他就写了一个“顾屠肉案”的小牌立在案上,然后扔几枚铜板:“来四两肉”,令同事哭笑不得。

苏轼好动爱热闹,一日无朋友就闷得慌,于是到山野乡间创造朋友。在黄州当地领导待他如上宾,但人家公务在身,不能天天陪他呀?邻居也要下地干活呀?他只好与田间的百姓,水滨的渔夫,山野的樵夫,市井的商贩聊天说笑。有时碰上不善言辞的,他就求人家讲个鬼故事,人家实在讲不出,就再三央求,瞎编一个也行嘛!再无他法,就捡一堆石子,在水边“打漂漂”。一个四十五六岁的人,如此耐不得寂寞,求人讲故事,“打漂漂”,简直萌翻了。

关于苏轼的这些萌萌的故事,秦观有一个评价,他认为苏轼最大的特点,首先是性情中人,第二是器识,第三才是文章。苏轼一生追求个性的自由和旷达,反对约束人性的礼节规范 ,这既是他的性格基调,也是他人生观的基石。唯其如此,苏轼才能时刻笑对人生,对世界充满了乐观的态度。

驴 友

端午前夕,看到一则消息:儋州粽吃出文化味道,苏东坡创意流传至今。看来儋州正主打苏轼文化牌,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由此,突然想到,其实苏轼应为史上第一驴友,只是大家在这方面没有给他太多的关注。

他是景区景点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西湖的故事人人皆知,他与白居易一人修了一道长堤,这两这长堤垂柳拂水,花艳草长,恰似两条修眉,使西湖成为地球上最美的眼睛。这只眼睛迷醉了世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心悦诚服地把世界自然遗产的桂冠戴到了她的头上。苏轼爱西湖成廦,将惠州丰湖硬说成西湖,将王朝云葬于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松林里,并筑六如亭纪念。此地现为国家级4A景区。黄州赤壁景区,由于深厚的东坡文化,现也被国家授予4A景区。像这样和苏轼有关的景区景点,只要留意还有很多,平顶山的苏墓,眉心的三苏祠,惠州白鹤峰东坡故居,儋州的东坡书院等等。

风景就在那里,上苍所造一丘一壑,一溪一水,由于慧眼灵心的发现和生花妙笔的叙写,风景就有了历史和文化的内涵。西湖美则美矣,但有了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诗,就更加神奇妩媚。苏轼上庐山时,因为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就和朋友说好只赏景不写诗,但最终未能接捺住冲动,另辟蹊径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底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围观加俯瞰,一样的美景有了更深切的哲学思考。每个游客到庐山,不管你学富五车,不管你目不识丁,你永远无法回避李白和苏轼的这两篇名垂千古的导游诗。

将苏轼尊崇为史上第一驴友,我自有充足的理由。赏景,凭吊,作诗,为文,所有这些不仅是习惯和爱好,这几乎成为苏轼一生独特的生活方式。嘉祐四年,苏洵率两个儿子浩荡沿江而下,三人将途中诗文百余篇,编为《南行集》,驴友生涯至此拉开序幕。宋代是官僚的乐园,苏轼当官了,车马舟楫多为公家提供,实际上是公款旅游加公款吃喝。几次被贬,条件不好了,诗文却多有名篇佳作,最具代表性的《念怒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就都写于贬地黄州。他几乎把此地当做他家的后花园,得空就漏船载酒,呼朋唤友,或醉卧激流,或长啸山颠。一词两赋从游赏之乐到人生无常之悲,从旷大解脱之乐到游于万化之思,究天理,穷人欲,使生命在超越时空,跨越历史的瞬间获得了无限的可能。

驴友的真正快感不是悦目而是赏心,入于目,闻于耳,会于心,成于文。驴友的最高境界是眼中无景,心怀风光。苏轼写过一篇50字的短文:“东坡居士酒醉饮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Pen一起)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在不受制于物的精神状态下,在家里一样可以领受大自然无穷之美。 

吃 货

在外地与朋友吃饭,原准备吃烤肉,正好旁边有一家眉州菜馆,就改了主意。朋友不解,我说眉州是苏轼的家乡。朋友恍然,你想吃东坡肉?我说苏轼是个吃货,感受一下他家乡的味道吧。

苏轼给中国菜系奉献的菜谱,常见的有:东坡红烧肉,东坡肘子,东坡羮,东坡鱼,东坡豆腐,等等。他写过好多诗文,叙写美食厨艺。《猪肉颂》以讽趣诙谐的句子描述了具体的做法:“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yan盖)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水。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好吃喜下厨是吃货的常态,苏轼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在京城时他经常亲自掌勺,其厨艺令同僚赞赏有加。

做为吃货不惜冒生命危险。苏轼好吃河豚,有诗云:“竹外桃花两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地绅士知他好这一口,就特意做了这道大菜请他吃,全家女人躲在屏后,既想这位明星的吃相,也想听他如何品评。只见下筷夹了鱼埋头大吃,一言不发,女人们互相看看有点失望。正在此时,他又夹了一大块,冷不丁冒了一句:也值一死!全家看苏轼吃高兴了,大喜。

对于吃货来说,见到任何东西首先想到的是吃。苏轼策马黄州城途中,俯瞰浩浩江水,仰观群山苍林,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谪之苦因口福的渴望得到了缓解。苏轼自己说:每食荔枝,“几与饭相半”,足见对荔枝的喜欢:“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苏轼总是以吃货的心态,在磨难中吃出人生的旷达。

真正的饮食之道,不在于酒甘食美,而在于能吃出人生的况味,体悟人生之道。“乌台诗案”发,苏轼在狱中感悟命运:“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出狱后每看到汤中之鸡,想到生命的可贵,就不忍下箸,下决心再不杀生物,并且劝好友陈慥也放下屠刀。从中可看出苏轼“民胞物与”、“戒杀生物”的博爱思想和人文主义情怀。苏轼贬惠州,因地处偏僻,市井寥落,每天只杀一只羊,他买不起肉,只好与屠夫商量,用极少的钱买别人不要的脊骨解馋。回家煮熟烧烤,半天剔不出多少肉,但吃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他给弟弟写信信说,我非常喜欢这种吃法,好像吃螃蟹和甲鱼,每天吃点,身体大补。并开玩笑说,只是这种吃法令“众狗不悦矣”!个中辛酸和无奈的自嘲,笑对苦难的超脱与豁达,穷且益坚,乐天知命的精神境界,令人唏嘘。

苏轼的诗文中有关饮食的叙写随处可见,这个吃货能吃出学问,吃出智慧,吃出旷达。因为从饮食滋味到人生况味的独特体悟,从舌尖到笔尖的艺术升华,就完成了吃货到美食家华丽转身。

男 神

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林语堂评价苏轼: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两位国学大师的评价确立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的崇高地位。

 苏轼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才华高的有点不尽情理,在每个领域他都毫不客气,独占鳌头。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且风格既婉约有致,又豪放不羁。苏轼一生著述颇丰,号称“苏海”。著有《易传》9卷、《书传》13卷、《论语说》5卷、《东坡集》40卷、《后景》20卷、《奏议》15卷、《内制》10卷、《外制》10卷、《和陶诗》4卷。他创作的诗多达2700多首,词300多首,散文4200多篇。后人评价:非大海之阔不足以言其“波澜浩大,变化不测”,非大海之深不足以言其“力翰造化,元气淋漓,穷理尽性,贯通天人”。

这已经霸道的够意思了,却还要在书画领域横插一腿。苏轼擅长行楷,列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四家”之首,但《黄州寒食帖》被列为天下第三行书,算是稍稍收敛了一点。苏轼喜画竹石,是湖州画派的代表人物,终于又客气了一下,把头牌让给了表兄宋文同,自己屈居第二。

台湾柏扬先生认为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明星,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十项全能的人”。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序里以其史无前例的混乱语言勾勒了苏轼的多个侧面:“苏轼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个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修炼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林语堂先生这种无秩序的表述,恰恰表达了在男神面前敬畏和慌恐的心理信息。苏轼独一无二的艺术全才,白玉无瑕的完整人格,放射出神性的光芒,奉他为中华男神名至实归,毫不夸张。

粉 丝
苏男神生前身后粉丝众多,许多故事跨越阶层,上至帝王达官,下至乡野村夫,许多传说超越时空,具有国际明星的风范,粉丝团可谓庞大壮观。

宋神宗的后宫和近侍披露,每见皇上举箸不食,一定是痴迷于苏轼的诗文。僧人卓契顺粉丝翻山越岭千里传书,陈维谦不辞辛劳挑担送美酒,皆为苏粉痴狂。惠州少女超超终生不嫁,以偶像为夫,月夜听诗于苏轼窗下,后孤寂而亡。后人为表同情,就把《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强送于这位痴情女子。词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有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意和这位超级女粉都凄美动人,合一处传为佳话也入情入理。

男神多女粉,女粉皆才情过人。西湖碧水小舟轻荡,白衣琵琶女立于船头,一曲《长相思》,又一曲《高山流水》,三五句浪言,翩然而去,亭间苏轼黯然销魂。还是西湖,琴操一日与苏轼同游西湖,说笑甚欢。苏轼说,我做长老,你来参禅。问:何为湖中景?琴操答: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再问:何为景中人?答: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又问:何谓人中意?答: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最后问:如何究竟如何?琴操未答,心思苏轼应该懂得。不料苏轼说了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这看似无意的禅语,令琴操心生绝望,一语顿悟,之后遁入空门。后听说苏轼被贬儋州,心怀绝望,不出数月,郁郁而终,红颜薄命年仅24岁。多年以后,苏轼听到琴操死讯泪流满面,喟然长叹!琴操是他的铁粉,侬的心思你真不会不懂!这种结局真不尽如人意。

粉丝效应掀起了北宋朝野的品牌效应。一顶“东坡帽”,万人争效。以苏东坡冠名的各种招牌菜更是数不胜数。制墨专家潘衡曾在儋州与苏轼共同研制新墨,回内陆后打着苏轼命名的“海南松烟”广告,挣得盆满钵溢,“东坡墨”为天下学子争相竟购珍藏。即便是妓女只要能得到苏轼的题诗签名,身价也会倍增。黄州宴上,生性胆小腼腆的李琪怕错失最后机会,取下随身的汗巾求赠,苏轼先题两句:“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这时有人敬酒就叉开了。眼看席将终了,李琪再请求其写完,苏轼这才记起此事,续写道:“恰似西川杜工部,海裳虽好不留诗”。众人拍手喝彩,这首题赠将怎样影响李琪粉丝之后的人生境遇,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她一定会像时下年轻人获得偶像签名一样,满心痴狂。

苏轼的名声很早就传到域外,每有使节来,总要询问近况,希望领略其风釆,若能求得字画更是喜出望外,但也有不服者,寻找机会发起挑战。一次在宴会上,辽国使者得意洋洋抛出一付上联:三光日月星。苏轼应到:这有何难?四书风雅颂。辽国人面皆难堪。苏轼又说: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四德元亨利。辽人一下抓住了把柄:那贞呢?苏轼微微一笑:那是我朝仁祖的庙讳,怎可直言相称?面对苏轼考他的智慧和才识,辽人不得不服。之后监察御使出使辽国,见沿途旅社驿站到处有苏轼的诗词,以苏轼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对缓解北方战事一定起过很重要的作用。 庄子控

从古至今,人们只所以喜欢苏轼,除了他的文学艺术才华,更重要的是他身上几乎集中了中国好男人的所有品行,而这种品行的养成又与他的人生哲学密切相关。

苏轼的思想很杂,但完美地体现了儒道释的对立统一。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避世,佛家的超世。修身以儒,治心以佛,养生以道,成为他应对各种人生境遇的三大秘密武器。他并没有悲观厌世,视人生为苦海,身体为臭皮囊,反而执著热爱生命,尽情享受生活。在他看来,道家的重生正好匡救佛教之失,道家的养生延年和佛教的开悟智慧可以并行不悖,互为补充。他虽饱经苦难,儒家济世爱民的思想始终贯穿一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始终不倒。正因为儒释道的中和圆融,他的人性没有被苦难扭曲,并没有尖酸刻薄,消极厌世,反而更趋理性善良,厚道温和。苏轼并不能左右命运的摆布,但却主动调整风帆的方向,他总能绝处逢生,把地狱变为天堂,在每次绝境中完成信念重组,走出精神危机。梳理他的心路历程,我发现他一生尤其喜欢庄子,老庄思想在他人生的每个节点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我认知。苏轼在思考人生时,总是把自已置身于宇宙和自然之中,从而进入忘我的自由境界。他年轻时偶得《庄子》,看的废寝忘食,感慨:“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之后,每当心情不好就读《庄子》,从中体会自然中生命的价值,精神的独立和自由。《前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后赤壁赋》中把云中孤鹤,梦中道士与诗人自己三而合一,“凭虚御风,羽化登仙”,既是自由的,更是诗意的。他还有一首著名的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名利的虚无,都是庄子眼中的世界再现,也寄寓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自我调适。每当人生的重要时刻,他都会积极主动地调整人生姿态,做出自己的选择。乌台诗案和元祐党争两个人生的关键节点,苏轼都选择了自觉退出和远离。每次身临困境,他都会积极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记游松风亭》中记叙了他在黄州爬松风亭的感悟。平日他拄杖而行,一口气到山顶。一日走到半路或觉腿酸,是强撑着爬上山顶呢?还是原地休息或返回?由此推及人生,人不应给自己划地为牢,自设限制,应学会放弃,一旦从自设的虚无的人生顶峰中解脱出来,顿觉轻风徐来,好不凉快自由。用文章中的话说,“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自我养育。苏轼虽曾高堂华屋,美酒佳肴,但在困境中却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他在黄州建雪堂,躬耕东坡,种粮种茶种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惠州建白鹤居,亲自设计施工建造,两个小屋一个名睡美处,一个叫来问所,诗意栖居;儋州搭桄榔庵,戏称巢氏时代,葛天氏民,一个挄榔翁,一个挄榔崽,并作铭文记之。苏轼也曾闭关修炼,开炉炼丹,但更多的是科学的养生之道。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成为他对付恶劣环境,强身健体奇药良方,并以此写成了诗,集为《谪居三适》。

自我修复。肉体的痛苦通过物质的改善容易克服,但心灵创伤的治愈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和漫长的过程。在12年贬谪生涯中,投身自然,参禅悟道,寄情山水,一次一次修复心伤,走出精神危机。一天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失去,同行皆狼狈,苏轼独不觉,已而遂晴,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牢狱之中,他深悟人生无常,命运无情,但他欣然受之。神宗派人探监,他鼾声如雷,不觉死神将至。在儋州那样艰难环境中,他依然完成了《和陶诗》,通过与陶公的神交,治愈心灵创伤。

自我超越。苏轼的人生也可另分为三层楼,即现实人生、艺术人生和精神人生。苏轼对政治的退避并没有形成对人生的退避,积极乐观,旷达济世成为人生的主旋律,他实现了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升华。他了悟世界的智者眼光,悲天悯人的仁者胸怀,笑对人生的仙人气度,有血有肉的凡人情怀,又使他的艺术人生更加鲜活,最终抵达了精神人生的完美境界。我们前面讲到的蛮拼的、驴友、萌萌哒、吃贷、朋友圈这些故事撕开了历史上圣人伟人道貌岸然,可望而不可及的面孔。苏轼给我们展现和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可亲可敬,可感可知,可仿可效的榜样。

这也许构成了我们学习他最充分的理由。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