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业单位经济知识:市场失灵的原因分析

 昵称59567301 2019-01-03

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部分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本部分的知识点都是需要充分理解的。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下,掌握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已成为考试的基本要求。今天给大家介绍微观经济中的市场失灵的重难点以及考点。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皆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各有优劣,市场经济相比较于计划经济,优点表现在灵活性较好,而缺点表现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当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效的情况称之为市场失灵。这是市场失灵的含义,强调了市场失灵存在的条件与结果。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市场失灵?其中的原因有多种,就市场功能方面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垄断。垄断指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因为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有效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由供求自发决定,可以反映供求的变动情况,实现资源配置最优。但在垄断市场上,供给并不由市场决定,垄断企业可以控制产量,并通过调节产量而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机制无法正常运转,从而导致失灵。

第二:外部性。外部性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外部性,另一种是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无关第三方带来的经济利益,即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负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无关第三方带来的成本,即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第三: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和非排他性,非竞争即使用不会减少他人的使用,而非排他性指使用不会阻碍他人使用。既具有非排他和非竞争,称之为纯公共物品,比如国防、环保。具有非排他和竞争或者具有非竞争和排他,称之为准公共物品,比如医疗、教育。这些公共物品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主要由政府供给。

第四: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又称信息不完全,交易中的每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各不相同。而逆向选择,也可称为优汰劣胜。好的产品往往被差的产品淘汰出局。例如市面上各类感冒药,有中药和西药两种,通常一般的西药见效快,药效短期内明显,而中药见效慢,疗程久,对于广大年轻人来说购买西药的频率远远大于中药,但是西药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含较多咖啡因成分的西药,治表不治里,容易二次复发。这也可以称为逆向选择。

例题:小王家附近有个建筑工地每天晚上施工的时候制造很大的噪音,影响家人的休息,对此体现市场失灵的( )原因。

A.垄断 B.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信息不对称

解析:【B】。负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无关第三方带来的成本,即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材料中体现的是外部性中的影响第三方的利益,故正确答案是B。

考生在复习中需要着重理解经济中的概念,联系实际生活结合考情以及真题,祝愿各位考生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可以取得好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