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儿编程scratch】Scratch编程真得适合中国孩子吗?

 DICT观察者 2019-01-03

摘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许Tynker比Scratch 更适合我们的孩子吧?!

Scratch 的“开放性困境”

儿童编程这两年可谓扑面而来,席卷全国。国内很多中小学纷纷开设了Scratch 编程兴趣课。所以我默认读者朋友已经比较了解Scratch 了。对于不了解的朋友也没关系,说不定正好不需要深入了解了,只需要知道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为少年儿童学习编程开发的图像化编程语言。

Scratch 编程界面 

我个人认为Scratch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存在着“开放性困境”。不太适合中国先阶段的教育现状。

所谓“开放性困境“,是说Scratch 是完全开放的编程工具,没有任何既定的任务,更没有学习进度(即所谓的“闯关”设计)。虽然Scratch 的图像化设计远比代码式程序语言要容易让少年儿童上手,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初学编程的中国孩子来说,拿到Scratch往往不知道做什么。其实我们这些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拿到Scratch也往往不知道做什么!

目前中国教育的最大现状就是绝大多数家长和老师是应试教育的标准化产品,我们习惯拿到现成的题目去解答,却很少给自己出题;真得要给自己出题来决定做什么的时候,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基本上都是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状态。这个现状的最直观表现就是家长往往会问学Scratch有什么证书?有什么比赛?对升学有什么帮助?

麻省理工Scratch.mit.edu官网首页 

 

Tynker,破解“开放性困境”

今天是2017 “编程一小时”活动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起动的第一天。我带着6岁的女儿来到美国华盛顿特区苹果乔治城专卖店,现场的大胡子老师貌似阿甘(Forrest Gump),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于Scratch 的体验:Tynker!

华盛顿特区苹果乔治城专卖店“编程一小时“活动现场

图:Tynker界面

TynkerScratch的重大区别在于Tynker为孩子们设计了封闭的任务,即“闯关”,其实就是把题目出好了。虽然两者都是图像化编程的界面,但是Tynker有着强大的故事场景,仅仅Space Cadet and Dragon Spells这两类故事就为学生提供了115级关卡。对于初学编程的孩子来讲,首先按部就班、层层递进的去完成固定的任务程序编写,逐级掌握编程逻辑和命令是更为有效的打基础方法。封闭任务的突出优点在于可度量,这非常符合应试教育的特征,所以绝大多数中国孩子、家长和老师使用起来会非常习惯,而且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因为每个孩子可以有自己的“闯关”学习进度。

图:Tynker强大的故事场景

Tynker兼顾自由创作

在这里,我无意比较Scratch 和Tynker优劣,更不是在批评应试教育,而是从适用性的角度来看编程工具的选择。中国教育正在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家长也渴望把孩子的创造力呵护好,发展好。 但这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实现的。当下,我们正处于转型过渡期,需要像Tynker 这样的工具,它一方面通过封闭式任务为孩子学习基本概念与技能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自由创作的平台。孩子们在闯关之余可以自由的设计故事场景和编写程序,这方面与Scratch是完全一致的。

Tynker 自由创作选择界面 

联手苹果Swift, 打通发展空间

其实闯关式编程学习工具不仅仅有Tynker一家。 但是Tynker 居然有按键可以随时在图像式与代码式编程界面(Swift)之间切换,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程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孩子们未来学习代码式编程语言提供了发展空间。这样的切换在Scratch 里面并没有设计,所以我们不能在Scratch 里面随意看到其背后的代码。

从图像化编程界面切换到Swift代码式编程界面

要知道,Swift可是苹果公司创造的用于为IOS/Mac/Apple TV/Apple Watch开发APP的开源编程语言。如果孩子们先从Tynker 入门学习编程,再切换升级到Swift,以后就能编写出App Store 上架的APP,这是真正的“学以致用”。下一代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可能就在这些孩子中间诞生。

这些孩子最可能在哪里聚集呢?南京外国语学校! 它是全国最先开设Swift 课程的学校,也是2016年唯一与苹果公司进行官方合作的中国公立学校。它不仅是美国常青藤盟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生源地,学子足迹更是遍布哈佛、耶鲁、剑桥等世界顶尖高校。

这时您会不会突然觉得:学业竞争的问题压根不在于起跑的早晚,因为起跑线根本不在同一条跑道上。

引导孩子的专注与坚韧

Tynker预置了程序调试任务,故意设计了很多Bug(故障程序)要孩子们去发现、去修改,去调试。这些故障程序在Scratch 里面也是没有的。比如当故事主人公小龙不能吃饭长大的时候,不能扑灭篝火的时候,孩子能够在编程界面前静下心来找问题,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苹果专卖店里嘈杂的环境对她丝毫没有影响。这时我和大胡子老师会心一笑,为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坚持不懈点赞!

如果深究下去,我联想到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对大人和孩子都一样,我们往往找自己的问题是裹足不前,挑别人问题却乐此不疲。Tynker 充分把握了这种“人性”,巧妙地为孩子树立了“靶子”!

程序跑不通,调试(Debug)中

回家要玩Tynker, 而不是Scratch

“编程一小时”活动仅仅历时60分钟,却给孩子打开了另一扇编程世界的窗口。孩子的兴致被激发出来之后,自我驱动超出我的想象。我们原计划是回到家里继续用Scratch给美国同学6岁生日Party作电子贺卡,这是她为自己学习Scratch 设定的第一个应用场景。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现在她却想着要在Tynker里登上飞船给宇航员编排太空舞会作为电子贺卡。借助Tynker里预置好的场景作为“拐棍”,实现自己的小创意比凭空在Scratch里设计场景更容易实现,更能够累积小小的成就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许Tynker比Scratch 更适合我们的孩子吧?!

参考文献:
Apple Partners With Tynker To Teach Kids How To Code, By Tyler Lee on 05/01/2017 17:08 PST

作者简介
莲藕排骨汤,曾经就读于北京大学,现往返于中美之间致力于两国民间的教育文化交流,女儿小莲曾经在北京公立幼儿园就读两年,现在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就读于使馆区的公立学校,开始了全新的美国学习与生活的探索。据此撰文形成的“小莲美国成长记“系列文章将给中国家长了解美国教育和中美教育异同打开一扇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