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钱与爱无关吗?——谈一谈人生选择中的利益计算

 天启而后知 2019-01-03

在微博看到一个博主写的几句话:


 

对于这个经验观察,我在微博和朋友圈里发表了一点看法,得到了一致好评。既然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我今天就来写一篇详细点的文章,讲讲人生选择中的利益计算。


这个肿瘤科医生的观察很细致,也很到位。总结一下:


  • 年纪轻的男性,和年纪大的女性,更愿意为伴侣花大钱治肿瘤。

  • 年纪大的男性,和年纪轻的女性,更不愿意为伴侣花大钱治肿瘤。

  • 打扮时尚,保养好的人,无论年纪,都更不愿意为伴侣花大钱治肿瘤。


这里面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就要从择偶市场的价值规律说起。一般来说,男性在择偶市场的价值变化,是一开始的时候比较低,中年之后越来越高,然后老年时有所下降。而女性则相反,是一开始的时候比较高,在中年后逐渐下降,在老年时继续下降。


这种变化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因为择偶市场是个非常现实的地方。女性对男性,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可变因素,是他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其中包括社会地位、工作和收入等。至于家庭出身和性格爱好等当然也是考虑的因素,但是因为它并不会变化,或者不会规律性地变化,所以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男性对女性,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可变因素,就是她的年龄。因为年龄与伴侣价值(包括颜值和身材等)、生育价值(生孩子)、养育价值(带孩子)等具有紧密的联系度。同样,家庭出身和性格爱好等这些基本上不可变,或变化无规律的因素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所以为什么男女为伴侣花大钱治肿瘤的倾向是反过来的?因为年纪轻的男性,和年纪大的女性,处于择偶市场的相对低价值区间,他们想要重新找一个一样或更好的伴侣,可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他们更加愿意出钱为对方治病。而年纪大的男性,和年纪轻的女性,处于择偶市场的相对高价值区间,他们没有了这个伴侣,也很容易找到其他伴侣,所以没必要把所有资源都花在这一个上面。


年纪轻的女性处在相对高价值区间,这个很好理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有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年纪轻的男性处在择偶市场的相对低价值区间,而年纪大的男性处在高价值区间。我在这里解释一下。引文中的肿瘤医生也观察到,并不是每个年纪大的男性都处在高价值区间。所以以下说的也只是总体上的一个规律。


总体说来,年纪大的男性比年轻男性来说选择面更宽。一是因为男人寿命短,女人寿命长,所以年龄大的单身者本身是男少女多。第二是年纪大的男人可以娶小自己10岁,甚至20岁的女人,但年纪大的女人很难嫁给小自己10岁的男人。第三是年龄大的男性比年轻男性更加有可能拥有自己的房产,毕竟他们积累了一辈子,而年轻的男性是刚刚开始。


而打扮时尚,保养好的初衷,是使自己在择偶市场上更令人青睐。这种使用技术因素提升择偶价值的人,普遍因为自己(认为)的高价值,而不愿意为伴侣付出巨大资源。他们已经把重要的资源(如金钱、时间等),花在自己,而不是伴侣身上。所以不为伴侣付出也不足为怪。


有人可能会认为我说的很现实。有人可能会认为我很冷血。其实我的本意,不是赞同或者反对这样的现象。我只是描述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已。那么这样的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是不是每个人都是,或者都应该是,按照这种冰冷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呢?以下我就一一解答。


择偶市场的规律,不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是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的区别造成的。这些角色又是谁规定的呢?也没有什么人规定。这是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决定的。这种生理差异决定了:


  • 在生殖行为中,男性的直接成本接近于零,而女性则要付出巨大的直接成本。这导致了女性为了保证后代的生存质量,要求男性来共同负担生育后代的成本。

  • 男性既然负担了女性生育后代的成本,而每个人的资源又总是有限的。所以男性为了保证后代的生存质量,要求女性的身体必须适合生养后代。


用开公司来打比方,男女结婚就是合伙开公司,孩子就是公司的经营成果。双方提供的资源性质不同。男方是资产入股,女方是劳动入股。每一方都自然要保证对方承诺提供的东西是保质保量的。这就造成了前文说的现象:男性在择偶市场的价值主要由他提供的社会资源决定,而女性在择偶市场的价值主要由她提供的生育资源决定。


当然,社会有例外。腰缠万贯的女性,包养几个小白脸,给她提供陪伴价值,情绪价值,再找个代孕生娃,由男性主要带娃,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因为在体外受孕生产技术完善之前,人类的更替,只能由女人的怀孕工作来进行。社会的主流人口仍然需要遵循传统的男人出钱,女人生娃的模式。不这样做的社会很快会消失。所以虽然不是社会的每个人都严格按照这个规律生活,但是社会的主流人群都是不能脱离这个规律太远的。


那么既然这是社会的规律,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这个规律来生活呢?这就是个人的选择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说它是社会的规律,只是说违反规律的个人和社会会受到规律的报复罢了。如果某个个人的能力太强大,以至于不在乎这个报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也是无可指责的。毕竟每个人的生命属于他自己。


有人可能说,我在上面说的这种利益计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少有这样主观上的精密的计算。我承认大部分人的决策确实是下意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计算不存在。下面我来解释一下人类行为的决策规律。一个人如何决定自己该做什么?


第一层,是基因要求人做的事,人的生理需要。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看见野兽来了要躲开,看见异性会有性欲。这些事情都不是人的主观决定的。这是基因要求我们做的,是我们的生理需要。如果没有生理需要,我们早就灭亡了。


第二层,是潜意识要求人做什么。潜意识与生理需要的不同,在于潜意识是一种意识,而不是简单的生理反射。但是潜意识是一种不被人的主观察觉的心理活动。前面说的对择偶价值的精确计算,往往发生在这个层面。


第三层,是意识(自由意志)要求人做什么。意识和潜意识的不同,在于意识是由当下的思维主动控制的。与潜意识不一样的是,意识中间会被加入很多的杂念,加入很多应该是这样的这种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往往会阻碍人们去认识自己基因的利益,和潜意识的需求。


对择偶价值的计算,往往不是由意识来进行的,而是潜意识里来进行的,是因为很多人的意识不允许自己做这样冷酷残忍的计算。例如一个中年男人,他在得知妻子的癌症手术要花费他全部积蓄的时候,他的意识告诉他:我是一个为家庭负责的好男人,我不能对妻子的病放任不管!但是他的潜意识又告诉他:如果你不给你的妻子花钱治病,等你妻子死后,那些钱就可以用来娶一个新的妻子,也许会生出新的孩子,多有诱惑力啊!


这时候,他就会表现为特别的苦恼。因为他的脑袋里有一个代表社会伦理道德感的意识,和一个代表冷酷的生存和生殖概率计算结果的潜意识,两个小人在打架。谁能打赢,这个说不好。所以才会出现一开始说的那种,中年男人有分化的现象。


那么中年及以后的女人为啥分化比较小,意识和潜意识一致同意为对方花钱?因为中年及以后的女人即使有更多的钱,她拥有新的后代的概率也比较低,或者根本不可能。就算找个新老公,再生个娃,也用不着自己花什么钱。所以她同意为对方花钱的可能性就更高。


明白了吧。有时候我们把伦理道德的面具摘掉,社会现象就是这么好理解。生活中的很多困境,都是因为代表伦理道德的意识,和代表冷酷的生存生殖计算的基因规律和潜意识在打架的结果。当然,也有例外。有两种人就不会打这种架。一种人是人们通常说的,自私冷酷到极点,毫无伦理道德的生存动物。另一种人,则是活得非常通透,毫无应该是这样的这种观念的人。


列出这种困境,并不代表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样的困境。只是说,在社会的一般家庭,往往会出现治病钱不够,至亲至爱之间要抢资源的现象。在不一般的家庭,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既然是钱的事情,多赚点钱,不就解决了吗?如果我们为每个家庭成员存下一笔治疗大病的钱,就可以不需要在钱和亲人的生命之间做出选择了啊。


这就是赚钱的意义之一嘛。赚钱有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贪婪,而是因为我们爱那些我们在乎的人。爱不只是要说说而已,应该体现在行动里。有的人口口声声说爱家人,说要为家人负责,但是不给他们赚到足够的救命钱,这种人也太虚伪了吧。


所以你看,我们从冷酷的计算开始,可以得出一个温暖的结论。这说明我们采用了思考问题的正确的方式,那就是在考虑我们的初心的时候,要带入价值观,加入温情,使用爱的方式来思考。但是在探讨客观规律和手段的时候,就不应该再带入这些感情的因素,而是使用逻辑和理性了。感情是很宝贵,但是它要用在正确的方面,不能不用感情,也不能滥用感情。我想聪明的人,都会像我一样思考吧。


但愿我今天的文章能够给你启发。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