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告文学的写作艺术

 江山携手 2019-01-03

     报告文学“它是介于调查报告与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高尔基语),是新闻与文学相融汇的产物。因此它兼有新闻与文学的共同特点。它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采用文学手法来表现的新型文体。它严格地忠于事实,形象地再现生活,是意识的向导,是时代的航标,文学园地里的又一奇葩。

     报告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一、严格的真实性。报告文学是一种写事纪实的文学形式。它是以文学手法进行写作,但必须遵循事实,不许虚构。这种艺术形式正如别林斯基说的,“艺术是现实的复制,从而艺术的任务不是修改,不是美化生活而是显示生活的实际存在的样子”。可见,报告文学的内容必须源于事实,毕肖事实,始终保持严格的真实性。

     二、鲜明的时代性。古人云:“文变染呼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报告文学之所以有顽强的生命力,关键就在于它适应时代的需求。它所报道的内容是社会现实,是时代的精神,因此人们称它是时代的号角。

     三、动人的艺术性。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样式的新型文体,它本身就必须具备文学作品的某些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性。它以文学的语言塑造形象,生灵活现地展示真实的社会生活,这就是报告文学的艺术特征。

     四、精当的政论性。这种体裁允许作者发表真知灼见,就是说它不仅纪实,还可以议论,但要尊重事实,缘事而发,注意导向与格调。这种格调高雅又富远见的精当议论,如果运用得当可为报告文学增添无限色彩。

     报告文学的选材:

     报告文学的选材是十分考究的,不是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写成报告文学的,消息的题材只能写成消息,小故事的题材只能写成小故事,通讯的题材只能写成通讯,而只有那些本身具备了报告文学特点的题材,方可写成报告文学。那么报告文学的题材都有什么特殊性呢?我当年采写的《生命丰碑照人间》(一九九八年六月),之所以能荣获全国报告文学一等奖,绝非是写作水平的因素,相反我的写作水平并不高,只是在选材上抓住了三大特性:

     一、导向性。报告文学的选材,首先要具备导向性。它的内容必须具备时代特征,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能够反映时代的风貌、时代的气息、时代的精神,对某一局部或全局,甚至整个社会有指导意义。

     二、典型性。报告文学的选材,必须严格掌握典型性的原则。它的素材既要有鲜明的个性,又要有构成报告文学的完整情节和洋溢着社会主义光芒的先进意识,这就是报告文学题材的典型性。

     三、形象性。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题材必须有立体感,必须有特定的形象,以活生生的的人和事而构成生动的画面来反映时代精神,披露社会矛盾,反映人民心声。

      报告文学的表现手法:

     报告文学的表现手法无固定的套路和程式。“文律运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刘勰《文心雕龙》)。显然,报告文学的写作也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就是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但有些基本手法尚可参考:

     一、精心设计结构。报告文学不同于文学作品,它的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浮夸和任意拔高。正是由于它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写作时难度相对要更大一些。为把那些零散破碎的出于断裂状态的事实情节组成完整的、有内在联系的整体,作者就必须精心设计结构。目前报告文学的常见结构有以下几种:

     A、连接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按时间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由始至终地进行写作。这种结构可以给人以顺畅、连贯、和谐、自然之感。这是目前报告文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

     B、跳跃式。这种结构吸取电影意识流手法,可以打破时空,把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间断镜头连起来,形成大幅度的跳跃。这种结构节省笔墨,手法灵活,很受读者欢迎。

     C、車辐式。顾名思义,这种结构犹如车轮上的辐条,围着轴心转。因此有人称这种机构是“圆心”,是“孔雀开屏”。它的特点是各部分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把各个不同的典型画面,依据一个中心连接成一个整体,虽然其中有的画面在时间、地点、事件上没什么连贯性,但由于这些画面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中心展开的,照样令人感到连接顺畅,熔铸自然,没有断裂感。

     二、形象地再现生活。报告文学的写作,除了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外,它的表现手法完全和文学作品一样,就是运用形象思维和生动的语言来塑造形象,来再现事件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立体感受。

     纪实手法的运用。报告文学的写作,“是在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它不同于文学作品,它不允许虚构人物,设想事件、场面与情节。它只能用文学纪实手法把现实生活中具有个性的人和典型事件、场面、情节、氛围再现出来,利用形象思维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逼真画面。

     想象手法的运用。想象,是报告文学写作中的一大特点。它充分利用想象思维,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加工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让报告文学更加形象活脱 。报告文学的常用加工手法有:(1)追忆法。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场景、情节、画面,进行真实的追路。它如同复原出土文物一样,必须首先想出它的原貌,然后再依据原貌还原出它的真实形象或场景来。(2)比喻法。比喻法是想象手法中的一种具体手法,作者常常采用以甲喻乙,以此喻彼的手法进行生动地写作,使报告文学形象顿生,文采四溢。(3)憧憬法。憧憬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活动为基础,对未来、理想,进行真实想象的一种手法。如《哥德巴赫猜想》中作者对数学王国的憧憬,展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立体画面。

     蒙太奇手法的运用。蒙太奇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泛指结构组合的方法。后来电影界借用了这个名词,现在却成了“电影制作中特有的表现手法,即把拍摄到的各个镜头加以剪接、编排,使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艺术效果,构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近年来报告文学的作者们也采用了这种手法,让诸多的画面在时空中完成转换,自然衔接,并省去了大量的过度交代,无形中使报告文学突出了形象、生动了情节、精练了篇幅,现出了文采增强了可读性。蒙太奇的结构形式较多,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行镜头式;叫板式,即上面提到谁的名字,下一个镜头就出现谁;物件式,即通过某种物件,把不同场景氛围连接起来:对话式,即用上一个镜头中某个人的话,与下一个镜头中某一个人的话巧妙相接,使之形成对话的形式,此外还有人物连接式、相似造型式等多种。

     三、灵活地选择文体。报告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写作中要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要依据内容而定,不可形成固定的套路和程式。它既可沿用新闻文体的体裁形式,还可选用文学体裁的样式,诸如新闻集纳式、速写式、访问记式、小说式、散文式、电影分镜头式等均为常见的写作形式。

     四、动情地评价现实。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强烈的政论色彩。它允许作者辩理议论直诉胸臆,但它的评价必须依附于事实中的情节、形象、氛围或场面来进行,必须是对事实的生发或开掘,或者是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者是直接抒情、或者是开拓视野、或者是升华意境、或者是承前启后、或者是深化主题,但这种评价必须是缘事而发的、以情动人的、哲理深刻的、感情深刻的。

     报告文学在谋篇中尚应注意:

     一、摆正主题思想与文彩的关系。报告文学的写作不可忽视文彩,但绝不能为了彰显文彩而喧宾夺主。就思想与文彩而言,思想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一切语言的运用,都是为突出主题思想服务的。古人云:“繁彩寡情,味之必厌”(刘勰文心雕龙)。可见,报告文学的写作,不能为了追求文彩而忽视了它的主题思想。

     二、摆正先进人物与群众的关系。报告文学作品大多是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人物的成长是离不开群众的,任何先进人物没有群众的帮助和支持,不从群众中吸取营养,都将一事无成。因此它的写作必须摆正二者的关系,客观公正地纪实。

     三、摆正纪实与议论的关系。报告文学之所以有较强的战斗性,能直接为现实斗争服务,能为正义鼓与呼,其原因除了作者形象地描绘客观事实外,作者那揭释本质、直抒胸意、开拓视野、点明主题的议论,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任何议论都是缘事而发的,纪实在先,议论驰后,二者不可颠倒。就是说报告文学必须摆正纪实与议论的关系,它的议论必须在纪实的基础上生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