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学习:让诗歌回归诗意

 如水138 2019-01-03

语文学习:让诗歌回归诗意

教学案例|刘洋:诗歌教学 回归诗意

原创: 刘 洋

语文学习:让诗歌回归诗意

语文学习:让诗歌回归诗意

本文选自刘洋老师新书《刘洋老师教语文》

语文学习:让诗歌回归诗意

诗歌教学 回归诗意

——古典诗歌“入境”教学的一些基本策略

刘洋/文

诗歌是一种以凝练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文学文类,人性向最细腻、最深厚、最高尚、最美丽处发展需要借助诗歌,古典诗歌堪称中国文学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一直以来,古典诗歌都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无法回避的现实是:目前,古诗教学普遍缺乏诗意。本该美丽的课堂,我们却常常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也许部分语文老师对古典诗歌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诗歌的精妙之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给初中生,担心学生缺乏鉴赏水平,还找到了一个浅尝辄止的理由:学生只需现在积累好这些诗词,将来鉴赏、回味也无妨。所以有不少语文老师把诗歌教学的目标只停留在背诵、默写这个层面上。

笔者认为,对于诗歌的鉴赏不能无限制的挪后。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对于诗的欣赏,只是觉得好或觉得不好还不够,必须进一步追究它何以好或何以不好。新课标关于诗歌教学,也有 “ 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的表述。所以, 我们要根据学生已有的鉴赏水平,进行一些诗歌鉴赏尝试。

古典诗歌怎么鉴赏?古典诗歌鉴赏应该遵守哪些基本规律?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名家的主张:朱光潜主张: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出一种诗的境界。”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 (朱光潜.诗论[M].岳麓书社,2010. )他强调的是经由 “直觉”进入诗的境界(即“意境”);袁行霈指出:“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他强调的实质是要透过意象来把握意境。台湾东华大学刘汉初教授认为: “欣赏诗歌,着眼点不在作品中特定主题或所关注的事物,而在使某一作品变成文学的那些性质,……主张对这‘文学性’要有效掌握。”“读者设身处地介入诗中情境,作一直观的感受,其实对了解诗中深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陈玉琴.警惕诗歌教学“高效” 下的简单化 [J].语文学习,2008(12). )他强调的是 “设身处地”,以“全感觉”去充分介入诗的意境,尽可能地还原出一种临场感。

综上所述,三位大家都是把进入诗的意境——“入境”作为古典诗歌鉴赏活动的核心与目标的,他们都强调读者鉴赏古典诗歌必须要进入诗的意境。笔者就古典诗歌“入境”教学试从三个方面谈一些具体的策略,供老师们参考。

一、感知内容

赏读诗歌,首要要过语言文字关,没有读懂便无法悟透。诗中包含的典故,词句的言外之意,不能让学生一知半解。把诗歌的意思弄明白,我认为这是诗歌教学必须完成的一个目标。感知内容的入境策略有下列几种:

策略一:直接讲解

通过直接讲解把学生带入意境,需要语文老师的真功夫。它要求老师对诗歌烂熟于心,要求老师把握好语速、节奏,豪迈处挥斥方遒,凄婉处如泣如诉,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有情不自禁的表达。直接讲解何愁无魅力?比如我对《密州出猎》的上阕很喜爱,对苏轼的这个行为艺术很向往 ——“左手 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纵马狂奔,席卷山冈 ”, 这么潇洒狂放的情景不交给我来讲似乎不过瘾,所以在讲的过程中我就情不自禁地添加一些感叹:狂野吧!豪气吧!只有这样,你才能讲出画面,传达情感,振奋学生。学生也许借助老师的状态就能发生感悟文本的直觉,诗歌熏陶和感染的力量就会更丰富。

策略二:心理示范

教师用语言向学生呈现自己阅读诗歌的思维过程,将诗歌欣赏时内隐的心理活动过程明确地呈现给学生。例如,有教师在指导学生赏析诗句时说:“我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惊涛拍岸'一句时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要用‘惊'字来形容浪涛呢?于是我仔细研究‘惊'字的本意——‘惊'乃‘马受惊吓'之意,‘惊马”具有猛烈迅疾和势不可当之势,因此,用‘惊'来形容江涛,就比较容易使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可以想见迅猛的急狼拍打江岸的气势。

策略三:以文解诗

“以文解诗”是联系熟悉的现代文来解读陌生的诗句。例如,学习《钱塘湖春行》一诗时,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原因,普遍对“水面初平云脚底,乱花渐欲迷人眼”二句没有真切的感知。为此,我启发他们到刚刚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春》里寻找可以照应的句子。学生很快发现“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能够印证“水面初平”,“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则生动地阐释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含义。与此同时,学生还惊喜地发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也能形象地呈现出“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境。在这个环节中,以文解诗,用诗的语言阐释诗诗的意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策略四:抓关键词

抓关键词是要达到一种不破化诗词的整体美感,同时又切中要害、加深理解的境界。至少有二种关键词,语文老师不能错过。第一种是诗眼或句眼,比如《江城子》的诗眼“狂”字,《过零丁洋》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句眼“辛苦”“寥落”。诗眼、句眼找出来后,那就要好好体味了。《江城子》的“狂”,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三层体味:词人写了他哪些方面的“狂”?你怎么看待苏轼的“狂”?老师最后点评总结苏轼的“狂”:苏轼的“狂”,不是狂妄,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是“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豪气,是“精忠报国”的英气。总之,是一股浩然之气。 “辛苦”“寥落”,提醒学生看课下注释,诗人因为什么而“辛苦”,因为什么而“寥落”,引导学生读懂诗意。第二种关键词是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我称之为最有视觉冲击力、闪闪发光的词。比如“为报倾城随太守”,抓住“倾城”问学生:看到“倾城”这个词,你们会想到什么?如果学生想不到,再点拨“倾城倾国”,学生一般会想到漂亮的女子。这时,我拍案叫绝:苏轼的魅力不亚于漂亮的女子啊,全城的老百姓都出来了,学生既学了“倾城”这个词,又加深了这句词意思的理解。又比如《望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我抓住了“脉脉”问学生:看到“脉脉”这个词,你们会想到什么啊?提这种问题就是唤醒学生的直觉,如果学生想不到,就点拨“含情脉脉”,我说:这个词用到这里,你们读出了什么啊?学生的答案就很丰富了,读出了夕阳的温柔,读出了人的思念,读出了语言的温婉,对词意的理解加深了。

策略五:放手交给学生。

比如温庭筠的《望江南》,因为这首词很短小,词义也很通俗,整首词的教学我只抛出二个问题:这首词写的是一回什么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哪些词或句子能够给你带来联想?老师随机点拨、评说、提升。引领学生不仅弄明白词的含义,还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味词中人物的思想情绪。又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结尾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我就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愿”字,“但使愿无为”课下有注释: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我顺势启发学生:陶渊明到底有哪些愿望啊?根据诗中具体的内容来说明。感知诗意的目标达到了,学生自然而然也进入了诗的境界。

二、感受意象

意象的组合构成诗词的意境,感受意象是进入诗词意境的通行证,感受意象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自己的语言文字,重在具体领会。

策略一:想象—感悟—内化

例如赏析范仲淹 的《渔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我设计了“想象—感悟—内化”三个简洁明快的步骤,帮助学生由感受意象到进入诗的意境。

“羌管悠悠霜满地”是一种怎样的情景?能把你看到的情景描述出来吗?这是第一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还原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吹羌管的是怎样的人?他心中在想谁?他想对那个人说些什么?这是第二步,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介入诗中情境,作一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个体感悟。

读了这样意蕴丰富的诗句,你有何感想?这是第三步,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诗歌意象情志的领悟也就水到渠成。

总而言之,运用这个策略,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填补意象之间的空白,在一顷刻中把诗歌“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副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暂时忘去”(朱光潜.诗论[M].岳麓书社,2010.)

策略二:换词对比法

将诗歌中用得精妙的某个词,换成另外一个词,学生通过反复比较,品味诗词语言的精妙,感悟诗词创设的意境。“北风卷地白草折”“折”和“断”;“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和“处处”;“阴阳割昏晓”“割”和“隔”。运用这个策略,或由老师提出事例,引导学生辨析,或由学生自己寻找、自己换词,说出理由。

策略三:关键句子的品读

还原画面:“千骑卷平冈”,你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还原心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到这里,诗人的心情是怎样?

还原情境:用“诗词素描”的手法,对诗词加以想象,把诗词改写成散文的形式,融进改写者自己的感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雨说停就停了,山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寺院晚钟的声音,在秋天微凉的空气中缓缓游动。

学生能把画面、心境、意境感悟到位后,老师可对关键句子品读结合:请你读出诗人的忧伤;读出诗人的矛盾;读出诗人的理想;读出诗人的形象……

三、感悟情感

语文是情感的舞蹈,未能体悟作者的情感,古典诗歌教学的“入境”就没真正达到。

策略一:别出心裁的朗读设计

诗歌语言凝练,情感丰富,非反复朗读无法品味其中韵味。当然这个“读”需要的是别出心裁的朗读设计。别出心裁的朗读设计可以是老师的精心设计,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引、训练、提升,渐入佳境,此时的课堂成了竞赛场、朗诵会,朗朗的读书声充盈课堂;也可以是学生自主的体味和演读,对语气、语调、节奏、重音的把握,不求统一,但要求学生说出处理的理由,以此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把自己当做诗人,即“入诗”,力求学生读出他们心中的那个“诗人”。

策略二:还原情感

文字本身是没有感情的,它是僵死的符号。所以我们要还原它,体验文字所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如教《天净沙.秋思》,我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词人为什么不选择菊花,不选择螃蟹,而选择文中的几物组成的景。引导学生由文中“物”到构成“景”再到抒发的“情”,最后回头看,为了此情所选择的物和所构成的景,这些物和景的背后一定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领会水到渠成。最后,抓住“断肠人”来引导学生肠为何断,还原诗人情感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策略三:由画面生发联想和想象

例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当时的情景;学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后为诗歌构思几个电影镜头;读懂《赤壁》后设计杜牧与周瑜见面的场景;在《武陵春》的插图旁边拟写旁白或是寄语词人;教学《石壕吏》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些教学策略深受学生欢迎,既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诗人的情感变化和生命活动,又丰富了诗人的创作内涵。

总之,回归本色的诗歌教学,需要老师对诗歌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呈现出美感洋溢、韵味丰足的的精神状态。同时语文老师要用充满诗性和浪漫的语言点拨、提升学生。在读懂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找一个好的入境切入点,在适当的时机恰当运用与诗歌意境协调统一的图画、音乐等媒介,渲染、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