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笑鬼谷 | 同质化竞争激烈,另辟蹊径越众而出的张释之

 创意笑谈 2019-01-03

西汉文帝时,张释之和哥哥张仲一起生活,俩兄弟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一天,刘仲他见弟弟闷闷不乐,于是问他:“我们衣食无忧,富甲一方,弟弟你为何愁眉不展呢?”

张释之回答说:“男儿当取功名,权贵天下,如此这般养尊处优地当个平头小老百姓,有啥可喜的?”

张仲夸他胸有大志,于是广施钱财,为他谋了个骑郎官,为文帝效命。

张释之不乏才能,可十年过去,他仍是位居小小的骑郎之职,一直没升迁。张释之心灰意冷,决定辞官回乡,他对人说:“十年了,这十年里耗费兄长钱财无数,虽然我尽心尽力,从不愿输给别人,可结果却还是……唉!看来我不是当官的料,不如早些回家去吧。”

中郎将袁盎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找到了张释之,对他说:“你久不升迁,可知为什么吗?”

张释之一时哑然,许久方才开口:“这个我倒从未想过。”

袁盎看他一眼,缓缓说道:“你这个人这么聪明机智,又求名心切,所以凡事唯恐落于人后。不过,这只是你的小聪明罢了,人所共见的好事好言,你争之言之,在皇上眼里并不新鲜,别人也视你为敌手,如此哪能有胜算呢?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今天,你要另辟蹊径,只要你言人所未道,从他人未知处下手,与众不同,定有功成之日。”

有了袁盎的指点,张释之雄心又起,不再提辞官这茬儿了。

袁盎也帮他改任了接待宾客的谒者仆射一职,张释之从此行事大变。

一次,张释之随文帝去上林苑观虎,文帝问上林苑的尉官各种禽兽的情况,尉官左顾右盼,回答不出。文帝又问了十多个问题,尉官都不知道。此时,上林苑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了这些问题,并且答得极周全,简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啬夫在旁解围,替尉官一一作答,文帝十分欣喜,他对张释之说:“身为尉官,竟然不如一个啬夫熟悉事物,可见这个尉官失职了。”

文帝的话人皆赞好,大家纷纷指责尉官无能,夸奖啬夫。张释之在旁没有附和众人,一语不发。当文帝让他传命任用啬夫为尉官时,张释之却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如何呢?”

文帝一愣,随口道:“他忠实可靠,是难得的忠臣啊。”

张释之又问道:“东阳侯张相如又是何样人呢?”

文帝:“他也是忠臣啊。”

跟随文帝的群臣不明白张释之说的啥意思,但听张释之接着说:“他们二人都拙于言词,都有大功于国,忠贞不二,可见观人任事,并不以善辩为要。秦朝任用舞文弄墨的刀笔吏,自以为功,不想那些官吏徒逞口舌之快,只注重法规条令,而不体察民情,终至衰亡。如果陛下今日因为一个动物饲养员能说会道而破格任用他,我担心此风一开,大小官员便不讲实效而争相巧言了,请陛下慎用此人。”

文帝听他一言,拍手叫好。他放弃了对动物饲养员的任用,也对张释之刮目相看。他命张释之上车陪着,一起坐着回到宫中,并且任命他为公车令,为宫中的总管。



张释之骤然高升,人人称奇。张释之私下却向袁盎拜谢说:“如果没有大人的指点,我哪有今天的荣耀。大人的恩德,我永世不忘。”

一天,太子和梁王同乘一车入朝,到了朝门也不下车,别人见怪不怪,只有张释之追上车子,把他们拦住。其他的大臣脸色都有点不好看,劝张释之不要自讨没趣。张释之不依不饶,他还向文帝上书,弹劾太子和梁王的不敬罪。文帝十分欣赏张释之的这一举动,他对群臣说:“维护朝纲,不媚于上,别人只是说的好听,可有谁似张释之敢作敢为呢?只此一节他便是朕的忠臣,可托大任。”

文帝遂下旨升他为中大夫。不久,又升他为中郎将。

一天,张释之又随文帝视察为文帝所建的霸陵,文帝伫立良久,对群臣说:“如果用北山的石头作棺椁,用麻絮塞紧缝隙,后用漆封之,定是坚固无比,不用担心别人来挖坟掘墓找事儿了。”

群臣轰然附和,人人争颂。张释之又反其道,上前奏言道:“此法虽然无失,却终有一憾。倘若棺椁中没有诱人的珍宝,让人失去觊觎之心,就不必担心有人开启了。”

文帝一怔之后,随即领悟,连声夸奖张释之见识不凡。他愈加感叹张释之的与众不同,其后又重用他当他廷尉,宠幸得不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