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天马行空_一画 2019-01-04

著名女画家韩一山水精品欣赏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韩一

艺术简介

韩一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名家画院画家

中国西部画院画家

上海文荟书画院特聘画家

艺术评论

她的西部高原

——女画家韩一的山水艺术

青年女画家韩一,以作品的实绩登上当代中国画坛,她的作品以山水为主题,进行着笔墨形式,境界的审美演绎;与此同时、在形式、语言、结构中流露出画家对生活自然地理解,都透着当代画家特有的生命感觉和自觉意识。在作品中,韩一对美,对艺术与生命精神的张扬,是暗合了当代画家的艺术走向的。

自2015年以作品《新四军军部》、2016年以《雪域情歌》等给人以深刻印象外,与此同时也给人刚柔并济的力量感与冷峻、奇峭的节奏,韵律感,而令人刮目相看。其作品文本结构能指秩序的清晰,笔墨语言节奏的跌宕起伏,以及墨色的氤氲漫漶,都给人以一种干净利落的简隽之美,且流畅而规范。这种写意山水走向与意象因素结合,使作品气息意蕴相对稳定明朗,情境亦在舒缓沉稳中显现出“风清骨峻”与“形神机趣”的内质,以及“遥情寄物”与“浩荡阳刚”的艺术风范;其次在笔墨运用,演绎与选择上有别于传统笔墨的僵硬与贪乏,在长期的实践与历练中,画家认识到“除墨色中的墨色,还有在一切墨色之上的无色”对此,画家把握的分寸到位,从有到无,从干到湿、从疏到密、从浓到淡,掌控着黑白、有无、浓淡的转换,对应的是从情绪激烈到观察冷静的深入变化,折射出画家内心神闲气定的平静和自信,再次是让笔墨与意象体现为精神想象的“飞地”,使之更贴近艺术本质,重返“使艺术回归到艺术”的本身,继续保持着对造化和自然山水幻象式想象,向往,憧憬的审美兴趣,目光更多逡巡于“略其形、取其质”的写意表现中,画家从造化与自然山水中撷取清新的画意;在她那里,画面中山水元素向意象的转换,使所有笔墨、形式、意象、情境都转换为精神的“飞地”,在现实中并不随处可见,只有在脱俗超凡与洗涤心灵后,才能得见其“镜像”式的艺术境界。显而易见,这是源于画家在造化的历练,在练达超脱中的颖悟,也是她的艺术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然历程。

韩一山水画艺术,从多重探索的维度出发,其目的是为着表现变幻着的心灵世界,发现并表现着山水艺术的精神“飞地”,及其精神高地上的景观,探索中寻求完全自我的符号语言并找到了自己在当代画坛的位置。

在随后的作品中,韩一反复挑战自我,同时又反复叩问自己,并直指问题的本质——山水艺术是内心主题的表达;山水艺术源于造化的无止境,故山水艺术要追求大境界,新境界和浩然雄浑境界。在诘问自己,挑战自我的艺术道路上,画家在勤勉的艺术思考与艺术实践中一次次的蝉脱和完善着自己和“再出发”的起点上,使探索的多重路向更加清晰,并以“宏大叙事”的视点去俯仰观察西部高山、雪原。她画下了《西部放歌》、《圣地》系列,《吉祥高原》、《高原颂》、《吉祥草原》、《静静的额尔古纳》,《喜玛拉雅》等,这些作品承继者文化传统中的“高远”“深远”“平远”的空间处理手法,营造了自然奇观的高原山川的巍峨伟岸,它们接通着人类共同的精神命题和深层经验,它们是画家内心情绪起伏跌宕的折射和象征。

德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评论家本雅明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是包含内容的新形式的创造,这种形式“使表象奇迹般地突然出现构成世界”,也就是说,这是从生命深处唱出的血肉之歌,即是说,这里的形式不是内容和形式二分切割的形式,而是源于生命的表现;韩一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不无深情的说:我爱大自然!喜欢他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喜欢它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喜欢它的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喜欢它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而一成一败,一枯一荣一轮回中,觉宇宙之无穷…….”山水主题,特别是西部山水主题,其中蛰伏着画家坦荡高旷,心潮惊涛的心绪意蕴,艺术无须直接指陈人与物的客观关系,亦无须直白因果关系的缘由脉络,从《雪域情歌》到《圣地》,再到《喜玛拉雅》,表现的是女画家对造化天地“至大至刚”的感受体验与直接反应,但又有强烈的去性别化倾向,或者说在雪山高原意象背后隐伏着“大地情感”与“人格力量”,因此,画家笔下的西部高山雪原应是对永恒与瞬间,存在与消逝,实体与空虚的思考,是对人格与理想的深沉追问,以及对画家悲壮苍凉的叹喟!

如何以笔墨书写山水艺术及其意象空间的表观,在不同时代和话语情境下,画家自有不同的路径选择,山水画对造化的表达,总是笔墨、意象和形式的展现,而非全然是先在的抽象、僵硬的逻辑推演和理念演绎。作品《圣地》突出的是“由外而内”的观象世界向内心世界的巨大转换,从造化到心源、从现象到本质、从物质到精神,画家自由其进入与言说的独到路径,方式和品格;首先,传统与艺术,从《圣地》到《喜玛拉雅》等一系列作品,画家面临一个共同的命题,即如何处理传统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韩一在谈到山水画创作时曾说道:“从小到大一直对山有种向往和崇敬。到现在一直喜欢山的形象,有人说我画了所谓’男人的画’其实这都是我一直的追求,我只是在表达自己心里的感觉”;从《圣地》到《喜玛拉雅》,她面对的命题依旧是-----如何变现实的雪山草原为艺术的雪山草原?传统的山水形式,笔墨又怎样进入现代话语情境?这是韩一念兹在兹的问题,她并不将传统与山水画做非此即彼的截然对立,也不想将二者混为一谈。上述作品中在艺术取向上,选择了以实写虚、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表现,诚如,南朝批评家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这是说画家的心源与整个造化宇宙的运动变化有一种感应关系,强调的是艺术强大的,微妙的感染作用,因此,《圣地》《喜玛拉雅》等一系列作品,由于气贯画风,并在气质、个性、才能等诸方面为作品注入多种学养,遂产生了“充实之谓美”的灵动,飘逸与雄健浑然之感;韩一的所谓“充实”,就是通过自觉的努力,把自我的理想、憧憬、希望与女性情怀、善的本性、美的向往等扩而充之,使之充盈于艺术的生命之中和笔墨点线墨色之中,得以以开阔胸襟、深广学养、远见卓识,把咫尺意象展示为壮阔浩渺,气吞山河的审美境界。其次,画家虽为女性,颇有巾帼英雄之豪气,下笔确如银钩铁划,万岁枯藤,行笔急徐快慢,强调的是笔和纸的磨擦力与刀劈斧凿的效果;即使在颤抖的笔意中,显示的也是绵里藏针的刚强,整体看去,画家用笔用线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极富个性特点,好似烧红的铁块在水中淬砺后的刚性伸屈;与此同时,画家又以水与墨的互动,冲淡、互破的运用,以大水,大墨的互为冲撞并在水冲墨,墨挤水中,强化了西部高原苍莽、雄浑、神秘莫测的气息,用以造境,造势于西部高原的雪山草原,并在其中追求一种疏朗和灵动的感觉,如雪山用线密集,山脊背阴处的用墨用水的浓淡演绎与变化;草原的虚化处理与牦牛群,牧人的点缀都是画幅中的亮点,都见出了画家“大气,坚忍不拔”的个性与审美追求,而涨墨法的运用,更见出了画家的独创性,她把涨墨法内在思想含量外化为雄伟与厚重之状态,作品在整体上抵达了“妙心新发,写意抒怀,进入到物我两忘,兴会淋漓”的境界,在画家的作品中,涨墨法被大量运用,晕化的墨团在宣纸白色空间中幻化氤氲,产生风云际会的个性特征,与雪山峰峦流动的疏密笔线形成黑白灰的对比,粗细的艺术对比。再次,韩一总是以饱满深情的笔触,借山水意象为载体书写生命的风骨和情怀,即“夫书者,心之迹也”的内在真谛;事实如此,在笔墨与笔线的放纵与收敛之中,尽显了生命韵致与节奏变化-----或庄严、或狂肆,线条随生命情绪而变化,或豪放、或雄健、或沉雄、或粗粝、或端直、或俊朗,显见画家颇得两汉艺术品格的启迪,以“海风山骨”为美学追求,讲究刚与柔,温润与骨感、凝静与流动的相济相生。《西部放歌》、《丝路赞歌》、《圣地》、《吉祥草原》、《喜玛拉雅》等作品,都是画家这一美学诉求的表征,它们是庄重、浑然、端庄的、又是清新、疏散与晓畅的。

韩一的作品,以大自然奇观和个人丰富想象能力的结合为特点,努力于以形写实,以虚写韵,因为,她深知这种转换的深奥和艰难,亦因为,这才是中国画的命门。

自此,韩一在“以技入境”、“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高起点追求中出发,并走向成熟,她的山水画的现代感在获得原初的混沌感和“高古浑厚之气”中让现代人,现代精神赫尔情怀获得了一种新的整体性观照,并由此生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面对苍茫的神圣雪山和草原,其圣洁,奇伟和峻峭是那种浅薄游戏之笔无法为之塑形的,故画家韩一常常饱蘸浓墨与水的氤氲漫漶,似高山流水般的笔墨书写着递入、平出、左倾、右斜、重叠、穿插与回环的形式与多变的笔法、形迹,应该说韩一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对文化传统进行转喻的曲径,甚至可以说,她找到了自己的解读“造化与心源”合一的艺术符码的方式,以新的角度沟通历史时空与画家的当代心影的对应关系。

解读作品,不难看到,以纵向的时序演进为垂直线,以横向的现代文化语境为水平线,指向的是悠久传统中国画“老树新花”式的脱变与新生,还原的是千年古老艺术的生长空间,开掘的是隐匿于形式,笔墨之间的文化品位,审美格调,艺术理想,乃至精神,情感的深邃境界,这种波澜壮阔又精湛脱俗的写意表达,乃是韩一山水画艺术的最具神采的成功之处,韩一长于用线,用水,她以西部高原的雪山草原为题旨,在传统与现代的空白和矛盾之处用笔,在“外师造化”中探微发凡,其笔墨符号与意象状态的曲折抵牾之处,往往正是画家用笔最为精深着力之处。

我倾向于认为,韩一的山水画是“情怀性作品”,因为,画家并非拿对象做抽象的概括,也非时尚中的理性思维笼罩和对象的强制,也非抒发一时一地的感受,做一己情感的狭隘表达,而是从对象的意、象中生发出生命的情思和意绪的节奏,进而达到交融,完成作品的内在建构。如《圣地》作品的气势,雄健、浑然、苍茫、豪放严正如“戈戟森厉、生拗横肆”,在“严冷方刚”中,不谐流俗,构图险中求奇,在不对称中见平衡,与其他作品一样,画家的艺术倾向和审美风致正是从这种建构中浑然不觉晕染开来的。

从《圣地》、《高原颂》、《听海》、《神山》、《西部放歌》、《喜玛拉雅》等作品中看到,画家对西部高原雪山的写意性表现,流灌着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感,它们包蕴着画家心游万仞,驰情入幻的深情笔墨。显然,这是“有我”的观照,是与造化神会的结果。

韩一从小就向往着大山。在故乡韩桥村时幼年韩一就憧憬与向往着村外的巍峨群山,那是韩一山水艺术的最初启蒙,此后数年中,从乡村女孩成长为女画家,她始终努力于将自身浸入自然,化身为道化,让自己的艺术进入形而上层次,但她都并未忘记保持着对一切生命初心的生动感,多年来亦因有了这份生动的意趣得以在“物与我”之有形与无形,实与虚之间,得形传神而后栩栩然呼之欲出,画家的作品,才有了天高地阔的“天地之境”。

韩一以女画家的敏感步入当代画坛,她的作品以写意超脱写实,却又以神写形,以虚写实的手法破除“形”和“实”的迷障,以天地之境界超越历史感,同时又在人与传统的纠葛中,包蕴深沉的对万物生命的喟叹!韩一的作品,是强烈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天地人生命感的融通,并在现代文化语境的多重维度中,对西部高原的雪山草原做富有精神深度,人性广度和美学张力的求索。

韩一以自己的艺术圆了童年向往大山的梦,以自己“大地情思”“雪山之恋”“草原之梦”的言说超越着自我,她在自己的艺术言说中,把古人、今人、崇高、神圣、灵性、自由,完美地统一在自己精心构造的“情怀的世界”之中。

德国理论家本雅明说:“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不是从上帝降临人世,而是由灵魂的不可穷究之处升腾而出;它们是人的最深的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真正的艺术是指充满救赎力量的隐身在种种富有历史形态的现实艺术之后的生命之歌”,简单地说,真正的艺术是生命凝结的真挚形式。

有人这样说过,对女性艺术家而言,有两点品评标准:一是她的女性情怀,二是要有较高的艺术品位。韩一作为女性画家符合这两个标准,她的作品不但雄浑大气,苍茫悲壮,在介入时代良知的精神穿透力中“巾帼不让须眉”,艺术上她在延续自我优势的基础上,渐行渐远,直白与市俗的山水意象被凝练绝正的艺术品格以取代,且更见成熟的练达和精湛。

事实上,画家韩一的成长经验,本身就像耐读的高原一样,曲折而漫长,需要的是步履坚实,勤勉努力,才能抵达顶峰,实现艺术的理想追求!这是有启示意义的!

2018.12.18日于中山

作 品 欣 赏

南京画廊(南京画廊拍卖有限公司)

新媒体中心编辑整理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吉祥天地》纸本水墨 180x90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天地吉祥》纸本水墨 240x120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高原颂》 纸本水墨 248x68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听海》 纸本水墨 248x68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极地》 纸本水墨 248x68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吉祥草原》 纸本水墨 190cmx190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吉祥高原》 纸本水墨 190cmx190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静静的额尔古纳》 纸本水墨 236x128cm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神山》 136x68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65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65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70x18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130x33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130x34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130x34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130x34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130x34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8x136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13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13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186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19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8x68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65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圣地》 65x65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丝路赞歌》 190x19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西部放歌》 190x19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喜马拉雅》 177x193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一片海》 34x13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雪域》 33x13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雪域》 34x13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雪域》 34x13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雪域》 65x185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雪域》 65x130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 33x45cm 纸本水墨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 45x33cm 纸本水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