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细分解牡丹年周期的变化

 pxj131 2019-01-04

牡丹年周期的变化,按其活动规律可分为生长发育期和相对休眠期。以中原牡丹为例,每年从春季2月份鳞芽开始萌动到10月下旬叶片枯落为生长发育期。相对休眠期,是指从落叶起到翌春鳞芽萌动为止。其实即使进入休眠期。牡丹的花芽分化仍未停止,其内部生理还在分化。

中原牡丹把牡丹生长发育期分为12个时期。

萌动期:2月中旬,气温达到4℃左右,鳞芽吸水膨大,具有光泽,继而鳞芽逐渐绽裂,芽顶尖露出,俗称'蚊子嘴'。

显蕾期:2月底至3月初,气温达6~8℃,鳞芽尖端裂涨。可看见优蕾顶尖和半蕾。俗称'马蜂翅'。

跳蕾期:3月中旬,气温达10径℃左右,花芽长出鳞芽苞,径上叶序基本形成,花蕾直径一般达1cm左右,幼枝长约3cm。

详细分解牡丹年周期的变化
详细分解牡丹年周期的变化

幼蕾期:3月下旬,当年生枝长达10cm左右,叶片叶柄紧靠新枝并随径直立,花蕾直径一般达1.3~1.53cm。俗称“小风铃期”。

展叶期:4月初当年生枝长达15cm左右,“大风铃期”。

透色期:展叶后8~10天,花蕾已发育成熟,圆满硬实,萼片下垂,并逐步完成着色过程,少数品种可见蕾顶有花瓣显露。俗称“圆蕾期”。

开花期: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16~25℃,花蕾泛暄(发软)绽开,至花瓣凋谢,为开花期。不同品种花期为6~10天,整个花期(早、中、晚)可达20多天。气温偏高时牡丹可提前4~5天左右开花。

详细分解牡丹年周期的变化
详细分解牡丹年周期的变化

叶片生长期:5月上旬花凋谢后,叶片进入快速生长期。其生长迅速变大变厚,颜色加深,呈绿或深绿色。

鳞芽生长分化期:从花谢开始叶腋内开始孕育鳞芽,到5月下旬芽鳞已经形成,7月下旬到8月下旬,叶原基已完全形成。

花芽分化期:进入8月中旬,花芽分化加快,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一般品种花芽分化已基本完成,芽体饱满。这个时期又是新根萌生和速长期。

落叶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叶片逐渐变黄,形成离层而脱落。

相对休眠期:从11月到翌年萌动,表面上看,其植株已停止生长,但其内部生理还在发生变化。如花芽的进一步分化(后熟),牙基组织分生等。

牡丹的习性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喜向阳,俱烈风,怕酷暑。喜干燥,畏炎热,怕水浸渍,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忌粘性土。牡丹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其生存温度最低不低于零下20℃,最高温度不超过40℃。牡丹的花芽须满足一定的低温要求,次年才能花开正常,花大色艳,花型丰满。牡丹喜肥,施用腐熟的堆肥、厩肥、油饼等最为适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