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菊花纹样

 芝润斋 2019-01-04





明清时期制瓷业发展迅速,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官窑瓷器,制作水平极高。该时期的瓷器在纹饰图案上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以菊花纹饰见长,虽然之前时期的瓷器上菊花纹饰已屡见不鲜,但明清时期的菊花纹饰更加丰富多彩、形象生动。作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并以明代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和清代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为研究主线,阐述了这两个时期菊花纹饰的种类与特征。

明永乐 青花菊瓣纹碗

高10.3cm,口径21.2cm,足径7.6cm。

清宫旧藏


明清时期是官窑瓷器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该时期瓷器制作工艺成熟,而景德镇官窑瓷器是该时期瓷器的代表。明清两代,景德镇因其制瓷业的繁盛而成为我国的制瓷中心,明清两代官窑瓷器基本上都是出自于景德镇。在瓷器纹饰方面,菊花纹较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两个时期因时间的不同在瓷器上的绘制菊花纹饰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笔者将从明代和清代两个时期出发,对官窑瓷器的菊花纹饰做具体介绍。


1 明代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

明朝建立伊始,统治者为了社会安定,开始在各领域改革,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手工业的生产与发展。同时,社会的安定带来了城市的发展繁荣,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这就使手工业产品的需求增长,而手工业产品包括瓷器。人们对瓷器的追求中,也包含了对陶瓷纹饰的热衷。此时瓷器不再只是重视实用,更注重瓷器的美观,而瓷器的美观是可以通过瓷器上的纹饰反映出来的。笔者收集了该时期的各种图片资料,归纳出明代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主要在洪武、永乐、宣德三个时期颇为盛行,其中洪武时期最盛。洪武时期官窑瓷器的菊花纹饰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明宣德(1426-1435年) 青花缠枝花卉菊瓣纹花浇

尺寸 高13.4cm

北京保利


菊花形象以扁菊纹为主

明朝的官窑瓷器,其菊花纹饰以扁菊纹为主。这一特征冯先铭的《中国陶瓷》一书中有提及。书中提到:“图案花纹多见花卉纹,主要是缠枝和折枝牡丹、莲花和扁菊花。扁菊花纹尤为多见,这是洪武时期釉里红和青花瓷器的共同特点之一。”此外,书中还提到:“传世品中,洪武青花瓷的图案花纹比釉里红瓷更单调,以花卉纹为主,基本上和釉里红的花卉纹相同,特别多见扁菊纹,有的器物以缠枝扁菊为主题纹样。”从冯先生这两段话中可以发现,该时期的官窑瓷器,无论是青花瓷的纹饰还是釉里红瓷的纹饰,它们的菊花纹多以扁菊纹形象出现。扁菊纹饰的具体特征:花与叶的关系方面,呈现出花大叶小的形态,叶子的形状不太整齐,叶片两侧有缺口,但不对称。花瓣方面,分为里外两层,在线条勾画中也不同,内侧花瓣单线完全留白,外侧花瓣会有一些留白,其余会填色。花心方面,形状为椭圆形,且是双勾线。椭圆形内不是空白的,而是画满斜网格纹加以填充。值得一提的是,洪武时期的菊花纹还有另一个特点——菊瓣纹形象。笔者查阅了相关书籍及图片资料,共收集了11张菊瓣纹的图片。通过具体的分析对比,笔者发现这11张菊瓣纹图片中有9张都是出自明代的永乐时期,占总数的82%。由此,基本能够肯定,明代的永乐时期是菊瓣纹的兴盛时期。明代官窑瓷器上菊瓣纹的具体特征:与双层的扁菊纹

不同,菊瓣纹以单层为主,少数菊瓣纹以双层形式出现。每个花瓣都会被填充颜色,不留空白,显得饱满艳丽。在分布形态上,以碗底为中心向口沿做放射状分布。绘制时,多在碗的外壁。


明洪武 青花缠枝菊花纹执壶 

尺寸 高32.5cm

佳士得香港


缠枝菊的运用

缠枝纹有别名,如穿枝纹、串枝纹、卷草纹、蔓藤纹、香草纹等。缠枝纹可谓历史悠久,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在唐代被称为“唐草纹”。一直沿用到明清,可谓经久不衰。“缠枝花以花茎呈波状卷曲,彼此穿插缠绕,又称为串枝花、长青藤,有永远常青、连绵不断的吉祥寓意,是明代甚为流行的一种纹样,多见于明锦和明瓷装饰中。因缠枝的花朵不同而有各种名称,以牡丹为花头的叫缠枝牡丹,以莲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莲,以菊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菊,以牡丹、莲、菊等多种花为花头的叫缠枝四季花。缠枝花的图案组织呈网状向上、下、左、右四面伸展,故缠枝花与折枝花相对而称之。”这段话是田自秉先生对缠枝花的描述。从田先生的分析中我们能够发现,缠枝菊是明代富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缠枝菊纹饰的寓意美好,因此瓷器中多出现缠枝菊纹,且多出现在碗盘这类器型中。位置上,缠枝菊多出现于碗盘内壁或外壁腹部。形态方面,花大叶小,主要以突显花为主。

明洪武 青花缠枝菊纹玉壶春瓶

尺寸 高32.5cm

保利(厦门)


菊花纹多与其他纹样组合

明代官窑瓷器中,菊花纹饰除了自己单独出现外,还会和其他纹样同时出现。菊花纹饰和其他纹样同时出现时,既可以做主题纹样出现在瓷器上,亦可以做边饰纹样。作主题纹样时,菊花常常和牡丹、莲花及茶花构成四季花卉纹样;做边饰纹样时,菊花纹常常以缠枝菊的形式出现,与葡萄、瓜果、竹石灵芝以及园景纹为组合。菊花纹在瓷器中,无论是作为主题纹饰出现,还是作为边饰纹饰出现,都是为了纹样内容的和谐美,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和的传统美学思想。


清雍正 粉彩玉堂富贵纹菊瓣

尺寸 直径23cm

佳士得香港


2 清代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

清代的制瓷业较明代更为繁荣,造诣更深。特别是康、雍、乾三朝时期,这三朝生产的瓷器是官窑瓷器的代表。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经济繁荣稳定,使康、雍、乾三朝的瓷器业达到历史高峰。笔者将其风格特征概括如下。


清雍正 墨彩缠枝菊纹茶圆

尺寸 直径8.9cm

佳士得香港


菊花更注重写实

从清代康熙朝开始,官窑瓷器的菊花纹饰更加倾向于写实。康熙朝以粉彩瓷和珐琅彩瓷为代表,这两种瓷器上的菊花纹就已经表现出写实的特征,其纹饰画风细腻流畅且更加精致。如康熙时期的珐琅彩胭脂红地四季花卉纹碗,该瓷器绘有菊花等四季花卉,其中菊花纹饰的形态细腻精美,其绘制手法仿西方透视法。花瓣方面,单层菊瓣,近疏远密,近大远小。色彩由外向内逐渐变淡,花心为黄色。整个纹饰精致、逼真,立体感强,栩栩如生。

清康熙 斗彩折枝菊纹杯

尺寸 5cm

香港蘇富比


折枝菊的运用

前面已经提到过,明代官窑瓷器主要以扁菊纹和缠枝菊纹为主,但清代不同,主要以折枝菊纹为主。笔者通过收集相关图书资料,共收集100张清代官窑瓷器的菊花纹图片。其中有12张是缠枝菊纹,占总数的12%;有39张是折枝菊纹,占总数的39%;团菊5张,占总数的5%。以上数据说明,折枝菊是清代官窑瓷器菊花纹饰中的主要代表。折枝菊纹在绘画时,只画其中一部分,不画全株,主张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菊花的局部来展现菊花繁花似锦的景象。如乾隆粉彩花卉扇形攒盘,主要描绘了六种形态各异的折纸花纹饰,菊花颜色不同,瓷器上绘有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这样花与蝶巧妙组合,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值得一提的是,折枝菊纹饰在绘画时,采用了传统的绘画方式,这种绘画方式与陶瓷技术完美结合,促进了清代瓷器的繁荣昌盛。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菊瓣贯耳瓶

尺寸 高42cm

北京保利


菊花纹与其他纹样的组合

清代官窑瓷器的菊花纹,也和明代一样,不仅单独出现,还与其他种类纹样组合出现。清代的菊花纹在与其他纹样组合时,也继承了明代的四季花卉的组合。除此之外,其他纹样还包括动物、人物和吉祥纹样。在组合时,清代菊花纹主要充当边饰纹样,用以衬托其他主题纹样。


清雍正 斗彩团菊纹五福临门盌 (一对)

尺寸 直径11.9cm

佳士得香港


菊花纹与其他纹样的组合

清代官窑瓷器的菊花纹,也和明代一样,不仅单独出现,还与其他种类纹样组合出现。清代的菊花纹在与其他纹样组合时,也继承了明代的四季花卉的组合。除此之外,其他纹样还包括动物、人物和吉祥纹样。在组合时,清代菊花纹主要充当边饰纹样,用以衬托其他主题纹样。

清雍正 蓝地留白菊纹葵花式碗

尺寸 19.2cm

香港蘇富比


结语

明代的菊花纹形象多以扁菊纹为主,且缠枝菊纹饰也在明代官窑瓷器菊花纹中占据半边天。明代的菊花纹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与其他纹样组合;可做主题纹饰,也可做边饰。清代的菊花纹,注重写实,且折枝菊花纹为其流行纹饰,也可与其他纹样组合,多用于边饰。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的菊花纹与其他纹样组合时,都在内容和寓意两个方面反映了和的传统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晓宁.明清瓷器人物故事纹饰及其文化内涵[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6(1).

[2]滕道洋.中国传统陶瓷菊花纹装饰特征演变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

[3]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刘榴.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植物纹赏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4).

[6]刘叶枝.清代《西厢记》瓷器纹饰研究——以广东省博物馆藏清代《西厢记》瓷器纹饰为例[J].客家文博,2017(3).

[7]李鳐利.明清瓷器装饰纹样特点及文化传承研究[J].艺术科技,2016(8).



版权声明:本文南京博物院  高杰编辑  古玩元素网整理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