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我贷真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了?

 浩爸5188 2019-01-04

12月19日,你我贷母公司嘉银金科向SEC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文件。

 

一如往年,关于你我贷的话题总是褒贬不一:嘉银金科的招股书发布后,媒体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说盈利能力极强,一种说已经资不抵债。

 

各位一定看得脑瓜子嗡嗡的吧~

 

为啥看法差异如此之大,远望只能呵呵一笑。

 

你我贷的招股书一共305页。我就不信招股书发出不到10天,这么多媒体都已经详尽地研究过一遍了。

 

你我贷的一些很基本的报表数值,比如利润、负债率等,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了,远望不再赘述。

 

正儿八经地分析财报,不是看这些表面上的数据,而是要把这些数据的变化情况和行业的整体情况做对比,再结合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做更深层次的讨论。

 

1

逾期率为什么高?

以前远望说过,所有逾期率指标中比较靠谱的是静态逾期率。下图显示了从16年4季度到18年1季度,你我贷的静态M3+逾期率(vintage M3+)。

可以看出,从16Q4到18Q1,平台的逾期率是先变高,再变低。从整个行业的情况来讲,从17Q4开始,逾期率应该逐步上升,但你我贷的逾期率却开始下降。

 

而且你我贷17年Q3的逾期率非常高,12个月后的静态值已经超过了20%。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1)嘉银金科在2017年做了大量的现金贷。

(嘉银金科的三种贷款产品)

嘉银金科主要提供三种贷款产品:

 

第一种是线上的小额信贷(也是目前的主要产品),需要提供信用卡信息,额度平均约8000元,借款期限为12个月,年化36%以内;

 

第二种是小额现金贷,额度平均约2000元,借款期限为3个月,年化36~200%;

 

第三种是线下大额信贷,贷款需要工资单、社保或公积金信息,额度最高,20万以内,期限最长,30个月以上,年化20%。

 

各年度三种产品的占比分别为:16年以线下大额信贷为主,占比90%以上;

 

17年平台上线了大量的小额信贷和现金贷产品,两者的占比从不到10%上升到了40%;

 

18年以小额信贷为主,占比65%。

 

而16、17年嘉银金科的现金贷产品放贷利率分别高达153%和186%。如此高的利率也意味着低质量的借款人,走的是高利率覆盖高逾期模式。

 

这也就解释了平台整体较高的逾期率。尤其是17年平均逾期率高达20%。

 

(2)17年下半年受现金贷政策影响,逾期率飙升。

 

这点不展开,之前远望分析6家美股上市平台18年Q3财报,也提到过这个问题,这是行业的普遍情况。

 

2

嘉银金科是不是已经资不抵债

如果单看嘉银金科的资产负债表,其股东权益确实是负数。所以,不少投资人将其解读为公司已经没有净资产或资不抵债了。

 

这可能是因为部分投资人对财报的理解不够深入。

 

首先,资产负债率指标要和行业结合起来看。

 

以与P2P最接近的银行为例,根据国际通行的《巴塞尔协议III》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5%。

 

如此说来,正常运营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0%,净资产负债率高达900%。但这并不代表有任何异常,因为银行本就是以吸储、放贷为生。

 

其次,公司负债情况要结合公司的实际运营来考虑。

 

对于嘉银金科而言,表面上的权益确实是负的,但其主要负债是由「投资者保障计划」带来的。

 

比如,到2017年底,其股东权益-22.59亿元,而投资者保障计划的负债为30.17亿元。


这块负债的出现只是因为财务的记账方式,并不代表公司最终要偿还这笔负债。

 

假如不考虑投资者保障计划的负债和净资产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2017年底嘉银金科的股东权益为4.88亿元。

 

远望还找到一份你我贷的2017年中文版审计报告(大信会计事务所出具,可信度高),年底的股东权益为5.55亿元。

 

考虑到中美会计准则和资产统计范围存在区别,上面这两个数据的实际差异很小。从侧面证明,我们的推论是正确的。

显然,嘉银金科还没有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如果经营进一步恶化,嘉银金科极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招股书,远望梳理出了嘉银金科未来最有可能出现损失的三块资产:

 

(1)应收账款1.70亿元,来自于放款后前六个月可收回的服务费。如果投资人逾期,这笔资产会出现损失;

 

(2)应收合同资产5.14亿元,来自于放款后后六个月可收回的服务费。如果投资人提前还款或者逾期,这笔资产也会出现损失;

 

(3)为了保证刚兑,你我贷需要的资金。

 

2018年4月以前,所有平台标的由嘉银金科的一家子公司负责担保,4月以后由独立的第三方负责担保。

 

截止2018年9月30日,可供平台使用的投资人保障计划净资产仅有0.20亿元,而平台担保的出借本金高达88.13亿元。

 

根据招股书,在投资人保障计划的资金用完后,你我贷承诺将用运营资金做刚兑。即使按照历史最佳的14%坏账率,平台未来也需要掏出12.5亿元来刚兑。

 

3

谁来救赎?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嘉银金科绝对没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但是债务危机已经若隐若现。所以,嘉银金科有几条路可走:

 

(1)维持较高的撮合交易量

 

17年全年和18年上半年,嘉银金科分别盈利5.40亿元和4.93亿元。受雷潮影响,2018年第三季度嘉银金科交易量迅速下滑,导致净亏损0.44亿元。

 

因此,只有保持较高水平的放贷量,才能产生利润。通过良性经营回血才是平台最好的路。

 

好在8月份起,平台的贷款量已经回升,11月份的贷款量已经恢复到了雷潮前的水平。

 

(2)股东增资

 

嘉银金科股东分得的2017年股利约为4亿元。如果股东把这么多年分得的股利都拿出来后再贴一点,是可以解决部分问题的。

 

(3)完全去刚兑

 

如果嘉银金科下定决心去刚兑,债务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这是分析完嘉银金科的招股书,远望感触最深的一点——只有去刚兑,才能提高平台存活率。

 

(4)引入劣后级投资人

 

这是你我贷的创新,但不算独创,因为远望还在其他平台见到过这个创意。

 

根据招股书,自2018年7月起,你我贷引入了B类投资人,给普通投资人(A类投资人)的债权作担保。B类投资人的要求是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起投额为人民币100万元。

 

截止2018年9月30日,共有74名B类投资人出借了人民币9610万元,为A类投资人的18.257亿元债权提供保障。

 

说白了就是,雷潮后你我贷运营压力较大,所以找了一群忠心耿耿、信任平台的大户,作为劣后级帮平台分担风险。

 

(5)上市圈钱

 

这次嘉银金科拟登陆纳斯达克,募资上限为575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4亿元。而这个4亿元非常邪门。

 

远望大概算了下,综合股东权益、应收账款的减值和刚兑所需资金,截止18年9月30日,嘉银金科的隐形亏空约为9亿元。

 

再算下嘉银金科依靠自身能筹集到的资金:分配给股东的17年股利4亿元+17年还给关联方的借款1亿元+这次募集的4亿元=9亿元


9亿元=9亿元,两者刚好能对上。所以,如果能顺利上市,平台基本能恢复元气。

 

顺便一提,这次嘉银金科赴美上市走的是最高层路线,即登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

 

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成立时基本照搬了纽交所的上市标准,但具有更高的门槛,是目前全球上市标准最高的市场。桔子理财的母公司乐信也是在此上市。

 

事实上,早在7月30日,也就是雷潮的最高潮,嘉银金科便向SEC秘密递交了登记声明草案。

 

4

总  结

目前来讲,嘉银金科的整体运营承受较大的压力;但若能上市,平台的运营压力会一下子减小很多。个人不建议稳健投资人建仓。

 

激进投资人可以赌一把平台能上市成功。仓位布置上,从损失20~30%的角度(假想平台会去刚兑),思考自己所能承受的仓位。

 

股票暂不建议购买。和头部平台不同,其股票唯一的看头就是备案,目前政策不是很明朗,这个看头短期内出现的可能性极低。

 

虽然远望在前文中对你我贷的评语不是很高,但还是希望平台能顺利上市,这既能增强平台自身的稳定性,也能维护行业信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