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名城——阿斯塔纳

 陆一2 2019-01-04


地名由来

  阿斯塔纳原名阿克莫拉,历史上的阿克莫拉曾是一座军事要塞,其名字也多次变更。18 世纪,从亚洲国家去往欧洲的商贾们都把阿克莫拉作为中途休息的地方,因此阿克莫拉曾是欧亚大陆上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1832 年, 阿克莫拉开始建市,1832—1961 年,改称阿克莫林斯克。20 世纪 50 年代, 苏联很多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这里开垦荒地,使这里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于是从 1961 年起阿克莫拉又被称为切利诺格勒,俄文意思为“垦荒城”。



        1991 年 12 月苏联解体,同年12 月 16 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又把切利诺格勒恢复了原名“阿克莫拉”。该城市从 20 世纪50 年代起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哈萨克斯坦北部重要公路和铁路枢纽。1997 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签署命令,宣布首都由阿拉木图迁至阿克莫拉。作出这项历史决定,取决于新首都所处的有利地理位置——恰处于全国中心和主要交通要道 的交汇处。1998 年,阿克莫拉改名为阿斯塔纳,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首都”。而“阿克莫拉”在哈萨克语中意为“白色坟墓”,这不利于首都的形象。但阿克莫拉州的名字没有改变。现在,阿斯塔纳已发展得焕然 一新,并且在国际上逐渐树立起威信,开始成为哈萨克斯坦渴望革新的象征。

 


区位

  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首都,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金融中心,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偏北的平原丘陵地带,距离原首都阿拉木图 1300 余千米,基本上处于哈萨克斯坦的地理中心。

 

历史

        1824 年,一队由俄罗斯鄂木斯克出发的西伯利亚哥萨克军队在伊希姆河河岸建立了一个城堡,以后变成了阿克莫林斯克。在 20 世纪初,阿斯塔纳成为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枢纽,也为阿斯塔纳带来经济的发展与提升。在斯大林时期,哈萨克斯坦有 11 个劳动营,其中最恶名昭彰的劳动营坐落于阿斯塔纳附近。

        1961 年,这城市的名称改为切利诺格勒,成为垦荒运动的中心。1994 年7 月 6 日,哈萨克斯坦议会根据总统提议,通过迁都决议,在此后的几年里,阿克莫拉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和扩建工程,为迁都做了大量的准备。一 大批新建筑在市内拔地而起,交通、通信、能源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1996 年,一位日本建筑师的设计方案在阿克莫拉城市设计国际招标中被选中。根据他的设计,伊希姆河两岸是宽阔的大理石街道,中央广场是新都市中心,总统府、政府和议会大厦及国家其他主要职能部门相邻而立。



  1997 年 12 月 10 日,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阿克莫拉郑重宣布, 阿克莫拉市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永久性首都”,这主要是因为哈萨克斯坦政府在阿拉木图还是首都时遇到了许多麻烦,例如阿拉木图在地震时遇到的风 险,扩充土地时的不方便,再加上阿拉木图也离吉尔吉斯斯坦的边界太近了, 哈萨克斯坦政府认为迁都似乎是个更好的决策。

        从此,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图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中心。阿克莫拉后改名为阿斯塔纳,发展中的阿斯塔纳市中心将逐步扩展到伊什姆河左岸。现在河左岸建设中的经济开发区已基本形成,交通部大楼和石油公司总部大厦等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已矗立于左岸,并且为外交使团建造的 50 座“外交村”建筑已逐步交付使用。不 久的将来,阿斯塔纳将成为一个拥有近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大城市。


 

地理

  阿斯塔纳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半沙漠草原,美丽的耶希耳河(又翻译 为伊希姆河)绕城而过,四季气候宜人,其平均海拔较低,有十几个淡水湖 和咸水湖,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哈萨克斯坦工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由于深处亚欧大陆腹地,阿斯塔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降水量约 317.4 毫米,介于湿润和半干旱气候带之间。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少雨。虽然 7 月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月份,有时会有一周左右时间最高气温超 过 30℃,平均最低气温也是最高的,但相比其他最低气温大多在 10℃以下的 月份还是比较舒适的。全年降水量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月平均降雨量最多和最少的月份也相差不足 36 毫米。

  阿斯塔纳市下辖 6 个区,截至 2014 年年底全市人口达 80 万人,哈萨克族占全市人口的 70%,其他少数民族还有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乌克兰族、卡拉卡尔帕克族、阿塞拜疆族、土库曼族、吉尔吉斯族等。


 

经济

  阿斯塔纳主要经济产业为畜牧业和机械加工制造业,由于其为本国铁路 交通枢纽,与各省经济往来贸易频繁。因为区域内河流径流量较大,阿斯塔纳开发水电资源较多,为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电力。城市附近的湖泊里栖息有各种鸟类和鱼类,是丰富的自然科学考察和旅游资源。

        阿斯塔纳是 2017 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也是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中唯一举办世博会的城市。依照 2005 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观念,阿斯塔纳作为国家行政和事务中心正飞速地发展着。阿斯塔纳系独联体国家首都和文化城市国际联合会的成员,这个联合会联合了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地区的 40 多个城市。同时,阿斯塔纳还拥有同 13 个独联体和其他国家城市和地区的双边兄弟关系。 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北方的重要公路、铁路枢纽,并建有大型国际机场,通过航空走廊同世界各大城市建立联系,使阿斯塔纳逐渐成为国际型城 市。伊希姆河两岸是宽阔的大理石街道,其风格很像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市内遍布着花坛、草坪、微型公园和城市广场。


 

文化

  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哈萨克族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风俗民情。哈萨克族传统居所是圆顶毡房,传统服饰以毛皮为主,极 有特色。阿斯塔纳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同。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都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 对唱、跳舞、猜谜、踢毽、放风筝,还举行赛马、摔跤、马上角力、射箭等 各种比赛。哈萨克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同一部落不能通婚。此外,哈萨克姑娘和少妇一般穿袖子带乡花、下摆多皱的连衣裙。未出嫁的姑娘戴水獭皮圆顶帽子,帽顶绣花并有漂亮的鸟羽毛。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尖顶的沙吾克 烈帽,一年之后换戴花头巾,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换戴一种叫克木谢克的头饰。哈萨克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一样,使用伊斯兰年历。每年 3 月 20 日左右过“纳吾鲁孜”节,即哈萨克族的春节。节日期间,每家都做“纳吾鲁孜”饭, 唱“纳吾鲁孜”歌。每年伊斯兰教历 9 月是斋月,在斋月里人们白天都不进食。斋月过后开始过“肉孜节”,即开斋节。“肉孜节”之后 70 天过“古尔邦节”, 即伊斯兰里的新年。

 


旅游

  阿斯塔纳是哈萨克斯坦很大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在新城市的市中心 建立了总统国家文化中心。市中心的博物馆有很多大厅,其中陈列收藏了许多古代和当代珍贵的历史文物。市中心还建设了一座有百万册藏书的图书馆, 在阿斯塔纳创办了哈萨克斯坦民族音乐研究院。新首都的剧院非常多,观众 喜欢的首都剧院有哈萨克音乐剧院、俄罗斯国家剧院等。2000 年,在阿斯塔 纳还建立了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希涅玛—西吉”高级电影院,这些文化 设施成为市民和来访者所喜欢的休闲场所。



  在阿斯塔纳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独特的现代建筑,不论从造型还是艺术 美感上都很摩登,让人印象深刻。市中心的市政广场上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 据说这是哈萨克斯坦总统最为骄傲的地方。中心广场上有座巴伊杰列克观景塔(哈萨克斯坦人称它为“棒棒糖”)。这个建筑在哈萨克斯坦的地位就相当 于东方明珠塔在上海的地位。



  如果想体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11、12 月是最佳时节,此时已进入积雪期,而温度并不像 1、2 月那般严寒,不仅能体验到哈萨克牧民为过冬宰牛、宰马、宰羊,储备食物的独特风俗,还能品尝到马肠、香肠、馕、 包尔沙克(油炸面疙瘩)、别斯巴尔马克、抓饭等特色美食。在哈萨克族人家 做客应注意,在毡房内席地盘腿而坐,不脱鞋,不得把两腿伸直。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不能跨过吃饭用的餐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