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程应用原理设计时,往往会分很多的地,比如输入电源地、内部电源地、功率地、模拟地、逻辑地、数字地、机壳地等。 输入电源地:指给设备供电的地; 内部电源地:指产品内部供电的地,一般与外部输入地隔离; 功率地:一般指流过大电流部分电路的地,比如大功率三极管、MOS管主回路的地等; 模拟地:指模拟电路部分的地; 逻辑地、数字地:指逻辑电路、数字电路部分的地。 区分这么多地的目的是将它们分开隔离,但并不是所有不同的地都是真正物理隔离,有许多地电位还是几乎相同的,它们之间采用磁珠、电感、零欧姆电子实现单点接触,还有一些特殊要求的地之间采用电容连接。 大部分产品的输入电源地与内部电源、信号地、数字地、模拟地之间是完全物理隔离的;通常内部的信号地、逻辑地、数字地、模拟地等并不是完全隔离,它们之间采用磁珠、电感、零欧姆进行连接。 有些人会问既然是等电位,为什么要分这么多地呢?一个地设计起来不是更方便?看似等电位,但是将它们分开,通过磁珠、电感或零欧姆电阻单点接触,可以防止设计印制板时不同的地之间相互串扰,减少电磁干扰,比如数字地和模拟器之间只通过磁珠单点相连,可以有效地把数字地和模拟地分为两部分,印制板上较好地分割布局,防止不同功能模块电路之间干扰;还有就是调试、排故、维修比较方便,当电路板出现短路故障时,可拆除磁珠将电源部分分离,可以快速定位那部分电路故障等。 工程应用中,地之间的处理是非常有讲究的,涉及到的知识经验非常多,还有很多要求较高的特殊应用场合。地处理不好可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功能、性能隐患等。 以上是本人的观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共同学习,谢谢! 想了解更多知识,请关注本头条号,谢谢!别忘了点赞哦♥ |
|
来自: 工控自动化交流 > 《电气工程技术和空调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