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二)

 易道儒法 2019-01-04

由于西方科学近四百年来的巨大成功,不少人已经毫不怀疑地相信西方科学,认为它的对立面就是伪科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经络学说从西方医学进入中国的一开始就一直被西方科学的代表们所怀疑,从初期的要西化中医,到近百年来多次要否定中医,经络学说一直就是中西医对立的焦点。毫无疑问,如果经络学说是错误的,那么,中医所依赖的坚实基础就丧失了,人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否定中医。如果经络学说包含着西方科学所认识不到的真理,那么,最终被同化的就不是中医,而是西医,这就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面临少数民族文化的挑战而始终将其它少数民族文化同化一样。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门真正的学问,就在于它描述了真实运动物质的规律性。经络学说如果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自然有它的物质基础,因此,检验和落实经络的物质性就成了东西方医学对立的焦点。解剖学是西医的法宝,它从进入中国的一开始就否定经络的存在,因为西方的医学家们,无论用多么先进的显微镜,也找不到与古典图谱一致的经脉,所以否定经络学说是顺理成章的。正是在西方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不少科学家不是用更细致的观察和思辩的大脑来验证中医的基础理论,而是人云亦云,于是否定经络的存在在中国成为主流,以致于出现了反对“经络的研究”成为国家科学攀登项目的事情。与此相反,一些对东方科学感兴趣的西方科学家却一直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经络,不久便柳暗花明,他们从不同角度验证了经络的客观实在性,正是在西方科学的压力下,我国对经络的研究才逐渐步入正规。
现代经络研究
  现代经络研究作为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它的存在基于如下的两大事实。一是古典经络理论的存在以及在古典经络理论指导下的几千年中医临床实践的疗效;二是现代众多经络现象的发现。现代经络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对传统中医理论之一的经络学说作出科学的理解,从而解决中西医之间的矛盾,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
  现代经络研究大约始于本世纪50年代,当时朝鲜医生金风汉宣称发现了“风汉管”和“风汉小体”,为些人们纷纷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和有针对性的临床观察,结果明显的循经结构“风汉管”没有发现,但却发现穴位上的组织中某些成分特别丰富,如结缔组织、特殊感受器、神经末梢、微血管,淋巴丛等,这些发现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经络及探索针灸原理提供了有用的素材。
  从70年代,由于没能从解剖学解决经络问题,我国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可感知经络现象的研究。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成千上万的科学工作者参加了这一项科学实验。他们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17万人次的人体观测。通过这些观测发现,循经感传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出现率较低,仅为4-13‰,但这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科学家们,他们继续努力,终于在1976年取得了较大突破。我国生物物理学家祝总骧等首次发现人类存在隐性感传线,这一发现是人类第一次揭示人体体表普遍存在十四条和古典经脉线相吻合的、连续而均一的、能够重复而确切定位的、高度敏感的线,其宽度仅为1-3mm,其位置稳定不变。令人惊奇的是,不仅这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人人都有,而且几乎人人的位置都一样,并且是常年不变的。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十四条隐性经络感传线几乎和古典的经络描述完全重合。
  或许很多人感觉不到经络的存在,但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有效的办法,让您也能身上显示出经络的存在,这便是隐性经络感传现象。所谓隐性经络感传现象就是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在人体体表查出来的经络线。这种方法就是在手指和脚指的十二经的末端通上微弱的电流,再用同样的力在体表轻轻叩击,结果就能在体表找到十二条与其它部位不同的特殊感觉的线。也就是说,隐性经络感传线就是在皮肤表面的一条敏感的线,只是由于平常人们不去注意找它,所以一般不易被觉察,另外,这条线只是在上述特定条件下才能被医生们查出,而不是受试从自己说出来在体表走行的线,所以和少数经络敏感人不同,而被称为隐性经络感传线。
  研究者当然不会满足于用主观感知的方法去研究和证明经络的存在,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用客观手段证明经络存在及规律的方法。不过,最先取得成果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和法国人。中国的经络现代化研究是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开始的。一方面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基础――经络学说如得不到证实,就谈不上科学化。另一方面是西方早已利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进行经络研究了,而且获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果我们不能迎头赶上,那么中医又会出现象四大发明那样“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悲剧。
  我们至今不能忘记,经络虽然是中国古代中医的精华,但首先使用电阻测量的物理学方法进行经络研究并发现“良导络”的是日本的中谷一雄(1950年),现在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将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经络获得的首次突破的荣誉归功于日本人;第一个使用同位素示踪及Y照相机显像进行经络研究的是法国的DeVernejoul P(1985年);第一个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的是法国的J Borsarello(1970年);第一个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的是匈牙利的Eory(1984年);第一个提出系统的经络假说(1952年)并发表专著(1980年)的是日本的藤田六郎。在国外科学界的促进下,我国经络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到“八五”时期,经络的研究开始从各个角度广泛铺开,并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手段,从神经的逆行性标记、生物弱磁测量用的超导量子干涉仪到能够直接探测体内某种化学物质浓度的PEX,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1、 同位素示踪显示:利用法国学者建立的同位素(TC99)空位注射法,用γ照像机显象了十四经脉的同位素优势扩散线与古典经脉走行基本一致。而且进一步证明了它既非神经干,亦非淋巴或动静脉血管。
  2、 声检测显示:发现沿经脉线皮下的低声阻传导通道,经线上检测到与以及同步的微波脉搏波。
  3、 电特性检测显示:经络循行线与经穴表面呈低阻抗特性,其本质属非线性低电击穿阈值特性的沿经分布。
  4、 红外热像仪检测显示:针刺经穴“得气”后,红外热像图呈现沿经脉方向增温,且同时伴有两侧扩散,形成沿经升温带。用毫米波辅照经穴,沿经穴位可同步升温。
  5、 光检测显示:沿经线呈现串珠样冷光放射和高压高频电磁场下辉光放电。
  过去科学的主流观点是从根本上否定经络的存在,一些人认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人天观的哲学观点在人体上虚拟的产物,是客观上不存在的,是科学实验永远无法证实的;还有一些人认为它不过是复杂的神经反射而已,根本不值得研究,然而事情并不像普通人想像的那么简单,通过80年代以来众多的生物物理检测,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过去解剖学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终于成了一个可以用科学方法观测的客观事实,尽管这些经络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但却在人类身上普遍存在,即使在脱离了中枢神经、被截下的肢体上仍然可以用客观的生物物理方法毫不含糊地显示出这些奇妙的线,可见,中国古代的经络绝不可能只是现代神经的代名词而已。
  经络至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怀疑它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既与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等有形结构有明显区别,同时又和它们有经络至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怀疑它的存在,而且是一种既与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等有形结构有明显区别,同时又和它们有密切联系的一套系统。任何事物只要它客观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物质,这是不容怀疑的,但经络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它在人体起什么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提出了一大堆,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又难以从医学经典中去获得,因为这些经典都是用古代语言进行描述的,现代人很难用现代语言来理解它。正是这个原因,现代人便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各种猜测,并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假说,尽管许多假说解释了经络感传中的一系列现象,但真正能从物质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解释经络的假说并不多,符合医学原义更是难以见到。
  现在,人们经常把目前的经络研究形容成盲人摸象,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一方面,人们盲无目的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验,获得了一大批互相之间并无多少必然联系的结果;另一方面,多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构想经络的实质,而对古人认识经络的方法论不以重视,结果许多人把我们对经络的认识误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上。但不管怎么说,经络现象确实对西方医学提出了重大挑战,这不仅对它认识人体的方法论,而且对它治疗疾病的原则都提出了重大置疑,这无疑意味着一场新的医学革命即将到来。
解剖学的盲区:
  翻开西方生物医学历史可以粗略地看到:自十七世纪显微镜问世以来,经典生物医学便沿着大体解剖方向成功地逐步深入认识了人体的结构和部分功能,而这一研究方向的基本特征就是还原主义。诚然,人体的许多“零部件”是可以拆开并逐一研究认识的,它可以加强对许多基本生命活动的了解与掌握。正因为如此,近代生物医学的成就,可以说是光辉灿烂的。从化学抗生素抑菌、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的诞生到克隆技术的成功,无不雄辩地证明着西方生物学的科学威力。然而,生命体毕竟不仅仅是这些“零部件”结构机械地组合,做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总有一种普遍联系的机制,而这种机制必然是以连续在系统内部的某种物质为基础的,否则生命体这些众多的部件怎么可能按照整体的意志统一运动呢?
  中医是一门系统医学,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门关系医学,它重点讲究的是无限的自然整体和局部的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生物整体和组成它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在这些关系中,经络不仅是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重要介质,而且它还是联系生物整体和各个组织器官之间的介质。如果忽视了中医学的这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那么我们是不可能最终解决经络问题的。
  西方科学是实证科学,也可以说观察不到就不承认它的存在。最明显的就是对时空的认识,至今几乎所有科学家还相当然地把时空认为是对称的、死寂的,拒不承认空间的物质性以及它不对称运动的永恒性,可以想像,如果空间真是绝对对称的,那么,自然变化就必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变化必然是以物质的不对称运动为基础的,如果承认自然本质上是变化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存在着不对称运动的物质,尽管它还不能被我们精密的仪器所观察,但它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同样在现代医学中,医学家们至今还迷信于他们精密的观测仪器,拒不承认生物体内微观存在一种连续的物质,而这种物质就是生物普遍联系的基础,经络学说就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家对这种普遍联系的一种高度概括。
  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它有很多物质层次,如大的有功能系统、器官、组织,小的有细胞、生物大分子、分子等等;人体同时又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巨系统,每一个运动都是整体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用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运动能够描述的。对于这种普遍联系,西方医学只是重要地强调了神经系统的快速调整,并辅以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把血液系统排除在信息功能之外。而中医则把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和微观的十四经脉,甚至连续的内环境,都看作是经络的一部分,穴位只是联系这些不同层次的窗口,更重要的是,中医始终强调系统微观决定宏观,这就使西医中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被放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上,而微观的十四经脉则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古典中医文献中只是附带地描述了一下这些被西医看作极重要的系统,而把着重点放到了十四经脉之上。
  既然十四经脉是客观存在的,必然有它存在的物质基础,那么这些被解剖学忽视了的十四经脉到底是以什么结构为基础的呢?其实简单地一分析就可以知道,人体的普遍联系分多个层次,最明显的就是维束管道系统,它包括神经管道和血液管道;其次是半通透管路,这就是淋巴管;再往下自然就是组织间隙,它没有明显的管路,但又有明显循行的路线,十四经脉恐怕就是指这些没有管道的循行路线了;如果继续往下探寻,只能是连续的水环境了,人体约含有70%的水份,所有的细胞都悬浮在组织液中,显然,如果人体确实存在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这种物质非水分子不可。
  水是自然界中与生物的发展、进化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之一,也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成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据统计,在两个月的胎儿中水的含量在95%以上,出生的婴儿的体内也含高达80%的水份,就是一个成年人,体内大约65%以上是水份。由此可以猜想,人体最初的普遍联系就是通过连续的水环境进行的,之后出现了组织间隙,接着在这些间隙的基础上分化成了神经和血管,应该说,人体众多层次的联系方式都是在组织间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这些层次以组织间隙获得各组织的信息,并把各种信息从组织间隙中输送到各个组织,正是人体有了这些不同层次的联系方式,才使生物整体的信息传递普遍而又有秩序性。
  西方医学之所以观察不到十四经脉,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并不是不存在十四经脉,而是人们在显微镜下把这些组织间隙忽视了。现代分形理论提示我们,任何形式的组织结构都不可能全部占据三维空间,总有一个分数维空间作为间隙维存在。人体结构亦不能例外,它的间隙宏观上无疑应以有序流动着的体液来填充。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人的体液仅仅是间隙中流动的填充物吗?人体作为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可以想像,有什么样程度的复杂的组织结构,便存在着一个相对应的同样复杂的间隙结构,二者所不同的是组织结构在发育过程中越趋向复杂、精细,则其结构就趋向分立,研究它的便是分科而学之的西方生物医学,而人体间隙结构则是在发育复杂化的过程中永远保护结构的完整统一性,中医整体医学理论才是最古老的最相互的系统科学,因为它是研究人体间隙和组织结构完整统一的理论。人体间隙系统从生命活动一开始,便自然形成一套无形的互相连通的网络,这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网络就是经络系统的实质。这一间隙系统当且当解剖刀将生命体切成标本时,才被破坏贻尽,因此,利用结构解剖学是永远也找不到经络实体的。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实验已经逐渐证明了这一点,如1995年第一期《中国针灸》刊登了徐宇瑾等人对大鼠经脉循行线表皮结构特征的文章,他们发现,经络线上的每个表皮细胞膜上的缝隙连接面积为邻近对照表皮细胞的十二倍以上。1991年,王仲涛、祝总骧等人对循经低阻线皮肤的冷冻复型的定型现象也证明,低阻线处表皮的缝隙连接明显多于对照点。这就是说经络和穴位的表层是由丰富的缝隙连接起来的。据国外学者进行的大量解剖试验表明:经络处神经、血管显得丰富并肥大,而且角质层很薄,细胞集中,缝隙连接紧密。特别是挪威生理学家对自由组织液通道的研究已经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人体确实存在更深层次的微循环,这些微循环通道以疏松的结缔组织为基础,孔隙相通,自成网络。由此可见,中医所论的运行于“分肉之间”的“气”,应该是以人体连续水环境为基础进行的能量和信息传递,古人描述的十四经脉也只是经络的一部分,经络在中医学中是涵盖众多层次的能量和信息通道,它不仅包括神经、血管、淋巴,而且包括它们之间和众多组织器官进行沟通的组织间隙,以及它们联系的节点――穴位。在这所有的经络层次中,微观层次的组织间隙――十四经脉是更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