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较有意思的“文化建构”:对“夷”这个汉字的解释

 明月流 2019-01-04
比较有意思的“文化建构”:对“夷”这个汉字的解释。参考书目是Lydia Liu的The Clash

of Empires: The Invention of China in Modern World Mak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以下叙述为Lydia Liu的看法,我只是转述。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官方习惯用“夷”来称呼外国人。现在许多人认为“夷”是对野蛮人(barbarian)的蔑称,清朝用“夷”来称呼外国人是其自大的表现。但这种对汉字“夷”的解释,其实不是清朝官方的本意,而是英国用武力建构出来的新概念。


在清朝,官方对“夷”的解释其实是“外国人(foreigner)”,没有侮辱的意思。首先,根据雍正时期官方修订的《大义觉迷录》的说法,“夷”指偏远的地方,并没有文化上的贬义,比如孔子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孟子也说过“舜東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雍正强调,任何把“夷”解释为“野蛮人”的行为都是耍流氓(对,说的就是你,曾静同学)。


清朝官员在外交活动中也解释过“夷”的意思。比如1824年越南国使者要求清朝用“外藩”而不是“外夷”来称呼越南。清朝官员就拿出《说文解字》来跟越南使者解释“夷”的意思:兄弟你看,夷=大+弓,用“夷”来称呼越南国,说明我们觉得你们武力挺强的,这是一种尊敬呀。我们再来看看孔孟,他们认为舜是东夷,周文王是西夷,说明夷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圣君,没有贬义呀。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周代的九服制度,里面的“夷服”离周的首都七千里,而“藩服”要离九千里,说明夷比藩的等级高啊兄弟 (Liu, pp. 89-90)。听完这个解释,越南国使者高兴地回去了。毕竟汉字是中国的,中国官方给的解释,自然是权威解释咯。


但也有不听解释的,比如英国。1832年,东印度公司的Hugh Hamilton Lindsay被派来中国收集情报。在与清朝官员的交涉过程中,他抗议清朝用“夷”来称呼英国,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当时英国人对汉字的理解主要参考西方传教士的拉丁文翻译,也就是说一个汉字先被翻译成拉丁文,再翻译成英文。鬼知道翻译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反正汉字“夷”最后变成了英文“barbarian”。所以Lindsay看到清朝用“夷”这个字,感觉受到了侮辱。


清朝官员吴其泰负责回信,信中他耐心地向英国解释:夷没有贬义的,很久以前我们就用南蛮、北狄、东夷和西戎来称呼外国人,舜和周文王也被称为夷。你们英国人咋就认为这个词冒犯到你们了呢,不要想太多了。


但是Lindsay不听,还引经据典地和清朝官员争论“夷”的意思。换句话说,他不认可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对自己国家文字的解释,觉得自己的理解才是对的 ,最后他气呼呼地回国了(Liu, pp. 40-46)。这件事英国人一直记着,到1858年天津条约的时候,他们还在条约里特地加上:不准再用“夷”来称呼英国(见《中英天津条约》第五十一款)。从这以后,“夷”就被改变了意思,被完全当作一个侮辱性的词汇。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英国人对汉字“夷”的建构。清朝作为当时中国的统治者,理论上享有对汉字“夷”的最终解释权。然而,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败给英国后,清朝连这个最终解释权都丧失了。英国作为胜利者,更改了“夷”的本义,并建构出一个新的“夷”。可怕的是,这个建构延续至今,少有人质疑。


最后一次编辑。刚刚发现这本书还有中文版。

刘禾著,杨立华译:《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Lydia Liu 在书中并没有否认清朝对外国有种居高临下的迷之优越感,她只是质疑“夷=barbarian”这个等式是清朝还是英国给出的概念。相对的,我们也可以质疑Liu是不是过度解读了历史,但在质疑之前最好先看下原书。如果读完之后还有疑问,可以邮件联系刘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网站上有她的联系方式:columbia.edu/~ll24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