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新定义一切,5G NR技术与格局浅释

 溜溜梅c4wm269e 2019-01-04

2017年10月17日是注定要被载入移动通讯史册的一天——高通宣布在面向移动端的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完成了人类史上首次28GHz毫米波上的5G数据连接。一同发布的,还有首款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

在联发科、三星和华为等竞争对手还在跟进千兆LTE的时候,高通完成5G数据连接的潜台词,是高通已经做出了面向移动设备的端到端5G设计了。大家或许连4G+都还没用上,高通就已经开始把的5G概念实体化了。根据预计,高通骁龙X50 5G NR调制解调器系列,将于2019年上半年出现在移动设备上。

移动通讯是高通的主场,这也是极少数一直以超越摩尔定律速度增长的领域。即将到来的5G被业界寄予了厚望,部分厂商把5G誉为继蒸汽机和电力之后,下一个开启人类新纪元的变革。但5G有什么足以改变世界的特性呢?

无线通讯:在频率与波长的镣铐下的舞蹈

说到网络演进就不得不提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这个专门负责制定标准的组织了。高通、爱立信、华为等众多芯片和手机厂商都是其成员。3GPP的标准由诸多“Release”构成,从2010年开始的LTE-A(国内称4.5G)就已经发展Rel-10/11/12了,对应的产品是大家已经很熟悉的高通骁龙X10/X12/X16等LTE调制解调器,其标志是利用MIMO多发多收和载波聚合技术。

再往后的演变中,千兆级LTE、窄带物联网、C-V2X都属于Rel-13/14,而现在还未正式成型的5G NR则是Rel-15。5G NR中文译称5G新空口技术,当中的后缀“NR”指代new radio(新无线电通信),其和4G LTE是相互相容和递进式的技术,它们很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同时演进。

无论演进到多少代,无线通讯的原理都是发射端人为制造有规律的无线电,接收端进行解码。对于大家最关心的速度,影响最明显的是频率和带宽两个指标。从最开始的模拟信号语音传输,到2G数字语音,再到GPRS、CDMA、LTE和即将到来的5G,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要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密度和数据量,就得提高信号的频率。

为了规范电磁波的使用,人类人为硬性划分了不同的频率范围(即频段)。大家熟知的CDMA800/GSM850/900,指代的就是频率。而为了同时运送更多的信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增加频率段,也就是带宽。在4G时代,Band 42/43已经从用到了3.8GHz的高频了,而5G为了避开低频的拥堵环境、降低延时和提高速度,其频率超过了6GHz,当中最被看好的28GHz和60GHz已经跨进了毫米波的领域。

超高频和毫米波,决定并衍生出5G的众多与众不同的特性:高频就意味着可以做到更低的时延,4G时代的数十毫秒网络响应,在5G中会低于1毫秒;因为频率越高衰减越快,高频的无线电环境极其干净,且可以使用的带宽极大,28GHz频段的可用频谱宽度高达1GHz,而 60GHz频段更是达到了2GHz,对比4G只有100MHz的可用频谱宽度,但这一项就能让传输速率翻10倍了。

早期的5G“预设速度”是1Gbps,这个数字其实高通在骁龙835上所搭载的X16 LTE调制解调器已经达到了,随后的骁龙X20 LTE 调制解调器更是达到了1.2Gbps。但这个数据规格究竟有多快呢?以机械硬盘的SATA 3接口为例,其速度也仅有6Gbps,速度被以后继续演进的5G标准超越,只是时间问题。为了应对超高频率的新特性,后面提到的基于OFDM的波形优化、大规模MIMO、毫米波、微基站、新的信道编码、授权和共享/非授权频谱等多种技术应运而生。

5G NR,暴力的速度与超低时延

《5G经济》研究报告预计,5G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在2035年将会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创造的总价值达到12万亿美元,已经持平全美国在2016年的全部消费支出了。为了面向未来留下余量,5G除了速度和吞吐量之外,还被设计成成向下兼容、功能众多的统一连接构架。

针对5G,业界提出的需求主要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物联网(MIoT)、关键业务型服务(MCS)3个。而增强型移动宽带,主要是针对现在4G的瓶颈进行的改进,是对普通用户日常影响最大的升级。主要体现在高速度、低时延和大连接(高吞吐)上。

在5G上,将会再次印证“仅仅是速度就足够改变一切”的老话。5G增长数倍的传输速度,可以在几秒内传完一整部高清电影,这是支撑4K乃至8K的超高清视频流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云服务、活动直播、视频会议、远程手术,乃至全息视频都会直接受益。

传输速度之外,还有时延的概念。4G的网络延迟在数十毫秒,而5G则可以低于1毫秒。低时延不但有利于需要及时响应的网络游戏,对于每秒钟需要进行90-120次刷新的VR/AR领域,更是意义非凡。配合传输速度,VR/AR头显就能通过5G代替那碍事的数据线了。而事实上,5G演进中,高通已经通过60GHz频段的802.11ad技术完成了5G需要的毫米波的商业化了,而且后者同样已经被用于代替VR头显上的线缆了。

速度和时延之外,最容易被用户忽略的是吞吐量。虽然4G已经超越了很多家庭的宽带速度,但在人多的演唱会和赛事场馆中,4G吞吐量不足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5G的目标是10倍的吞吐量、100倍的数据容量提升,足以应对之后一段时间的应用需求。

运行网络速度的极致提升,对于应用程序开发商同样是无法忽视的机遇。每一次的网络速度的跃升,都会催生了大量全新的用例、应用和服务,到时云端app、云储存等概念,极有可能会以同样原理,但完全不同的体验回归。

5G提供的低时延无线千兆连接,已经模糊了有线和无线之间隔阂,可以在很多场合代替笨重和麻烦的线缆。5G甚至可以反哺有线网络,在光纤到户不发达的部分地区国家,用 5G固定接入(FWA)代替传统的网线和光纤,是比光纤更便宜、更方便、更适合完成的“最后一公里”的技术工具。

再一次改变世界,意想不到的5G用途

除了传统的上网工具,5G网络也为物联网和关键业务开拓了不一样的可能性。面向数以亿计即将接入网络的海量物联网(MIoT)应用,或许是大众最意想不到的5G用途。在Rel-12中,出现了基于蜂窝网络的IoT物联网技术,当中的Cat-M1和NB-IoT(窄带物联网,也叫Cat-NB1)标准化工作已完成,今年就会进入商业化进程,高通也已经推出了对应的MDM9206调制解调器。它们作为推动5G技术演讲的一部分,最后很可能会被归并到5G的IoT技术当中。

IoT的需求是低功耗和成本,在5G IoT中,支持免许可的小数据传输、免去分配专用资源的信号开支、异步传输、海量的连接拓展、下行仍基于OFDM等多种特性,而且能与其他服务共存。未来的路灯、电表、水表,乃至若干智能穿戴设备都能受益。

而关键业务型服务(MCS),指代的是自动驾驶、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需要高可靠、超低时延连接以及高安全性与高可用性的领域。这些全新的领域中,任意一个都是极有可能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而5G则是可能改变它们发展路径的技术。当中相当关键的,是从自动驾驶延伸的C-V2X技术(蜂窝网络车辆相互通信)。

因为高通是全球5G汽车联盟(5GAA)的创始成员之一,其核心的D2D(终端到终端通讯)和V2V(车车直连)技术源自高通在LTE时代进行的拓展。作为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的补充,5G下的C-V2X技术可以让车辆间的距离、相对速度、角度、周围信息等,跳过基站,在车辆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降低时延。在100km/s速度下,即便是LTE网络也能把时延从30-60ms降低到17ms。

另一类关键业务型服务,则是工业自动化控制。工业4.0环境下,遍布传感器和机器人的厂房、操作间、码头等地方,都需要数据连接,而且工业领域对可靠性、时延都非常敏感。

面向用途之外,对于运营商和网络生态链来说,5G都是效率更高且志在必行的。5G当中,为了应对高频信号的衰减问题,提出了天线阵列和束波成型技术,让信号指向性地发射,提高信号利用率并降低了对周边电磁空间的干扰。

5G里还涉及到了共享频谱的概念,这个在LTE演进的过程中,骁龙X20调制解调器当中的CBRS就是当中的一个例子。5G需要极高的带宽需求,但往往单个运营商是很难拿到数百MHz的带宽,也不是所有地区都有这么宽的带宽可用。

通过共享频谱,几个运营商可以共享部分频段以拓宽带宽。此外,对于基站来说,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基站要留25%余量,其平时网络数据量在15-20%之间,共享频谱可以有效提升基站利用率,算是通讯领域的共享经济。

难点重重,5G路上的披荆斩棘

虽然5G 的未来很美好,但它仍然是个仍未完全确立的标准,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有待解决。在每个重点的技术点上,几乎都有相应的技术难点。最本初的,需要让毫米波更加适用于移动通讯,这首先得应对毫米波高频衰减快的问题,需要波束成型技术提高信号发射效率,随后就会遇到快速波束追踪、快接入点波束切换等多种难题。

为了提升速度,需要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的可扩展波形、基于互易性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为了提升信息密度,需要更先进的LDPC信道编码,需要根据需求迅速变换上下行带宽分配的自适应独立TDD子帧和全新灵活的低时延时隙结构。

在拓宽带宽,进行MIMO操作时,需要合并授权、非授权和共享频谱,并横跨从低频段(6GHz以下)到毫米波高频段范围的可用频谱。除了技术之外,还需要标准制定方的巨大的号召力,才能让原授权方进行共享。

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的MIMO技术配合毫米波之后,天线配合波长变小后,需要大规模的天线阵列。相对应的,基站端也得从原来的单扇区2/4根大天线,变成128甚至256根天线的天线阵列,且基站布置密度需要大幅提升。而好消息是,天线变小之后就可以在很小的面积布置天线阵列,即便无法向高通的毫米波原型那样,在一分钱硬币中放入24根天线,其体积也不会太大,可以容易地融入建筑和其他公共场合。

毫米波的另外一个挑战,是其在RF射频前端中功率放大的效率很低,以前6GHz频段下可以做到70%-90%效率,现在的效率还低于20%,这会导致移动设备发射/上传信号时功率过高,带来续航和发热的问题。强如高通,也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让骁龙 X50 5G调制解调器从原来面向固定接入点,变成面向移动设计的产品。

此外,4G LTE和5G新空口,它们是同时演进的技术,早期阶段肯定会出现类似现在2/3/4G相互交融类似的情况,调制解调器需要提供新的“全网通”能力。而5G又是囊括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的大一统连接方式,还得考虑垂直兼容等问题。

提前10多年的投入 高通的先发优势

发展到5G,网络制式已经不是一两家大厂商就能决定的事情,但注定少不了高通这个主导2G和3G时代的玩家,高通也是最可能主导5G标准的厂商。高通的商业模式是商业模式是对行业发展进行早期预判并确立标准。预判未来10到15年后需要的技术,这种前瞻性,需要大量前瞻性的研究、大规模和基础性的发明,这些是建立在巨大的风险、雄厚的技术、人才和财务能力之上的。

早在3G都还没部署的时候,高通已经开始了4G的基础研发。而2006年,4G还没部署的时候,高通已经在5G的研发了。系统架构、系统的编码和调制方式,是高通的专长和其一直在做的事情,通讯领域的技术积累上,地球上无出其右。现在那么多5G关键技术都和高通相关,背后是10几年的研发投入。高通在通讯领域的研发投入,超过了全球任何一家公司,过去30多年,高通的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440亿美元。

在5G核心可扩展OFDM参数、多用户大规模MIMO、独立TDD子帧、低时延时隙结构设计、LDPC信道编码等部分,高通都有大量的专利研究和成品,骁龙X16 LTE调制解调器除了移动设备外,也被网件等网络设备厂商用在路由产品上,OFDM、毫米波和大规模MIMO技术,都已经通过802.11ad产品的进行商业量产了。

高通作为3GPP组织的核心成员之一,其是 3GPP 5G New Radio (NR)标准的积极贡献者和倡导者,5G相关的大量关键技术都离不开高通的努力。而刚刚完成的首个面向移动端的5G数据连接,已经成为5G新空口 3GPP标准化的一部分了。

另外,在5G新空口规范匹配的OTA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以及之后的组网,都离不开世界各地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而要说合作伙伴的话,地球上也没有几家厂商能和高通这种顶端的上游供应商相提并论了。

调制解调器和射频前端的领先优势,对5G至关重要,这些同样是高通本来的强项。另外,5G刚开始部署的时候,肯定会需要和4G进行大规模组网,调制解调器需要提供优秀的4G LTE连接能力,按照高通现在领先对手2-3代的节奏,5G到来之后,极有可能还是高通的主场。

网友早就戏言,网络才是马洛斯需求金字塔最低端的部件。如今大半个人类文明都建立在了网络的基础上,5G作为移动网络的下一个变革,其意义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在5G即将成为功能众多的统一连接构架的情况下,高通的宣传语或许很快会成为现实:过去30年我们连接了人与人,未来30年我们将连接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