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用于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1-04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一种用于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还涉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据文献报告,在诊断的新癌症患者中近一半的患者最终会发生骨转移,发生于骨转移的部位以中轴骨及下肢为多,尤其是髋关节区域。易发生骨转移的原发性癌为乳癌、肺癌、肾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卵巢癌以及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的形成是肿瘤细胞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一般认为其转移方式可以是1、原发性肿瘤细胞浸润其周围组织,进入脉管系统(血液和淋巴);2、肿瘤细胞脱落释放在血液循环系统内;3、肿瘤细胞停留在骨髓内的血管壁;4、肿瘤细胞再透过内皮细胞逸出血管,继而在血管外进行增殖。骨转移引起骨痛。大多数骨转移癌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发生疼痛。随着病情的进展才逐渐出现疼痛,骨转移性癌痛可以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呈间歇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日渐加重。骨转移癌痛包括骨局部疼痛,放射到周围组织,牵扯性痛,压迫神经,肌肉痉挛和有关联的肌筋膜痛。骨转移癌痛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神经毁损、放射治疗、核素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是骨转移性癌痛治疗的主要方法。在骨转移瘤的治疗中应用骨吸收抑制剂双氯甲烷二磷酸二钠(骨磷)、帕米膦酸二钠、伊班磷酸钠和降钙素等,通过竞争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阻断病理性骨溶解而起治疗作用。CN00100083.7、发明名称“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治疗癌骨转移的膦酸盐药物”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和治疗癌骨转移的膦酸盐药物,其主要活性成份是亚甲基二膦酸盐、羟基亚甲基二膦酸盐或乙二胺四甲撑膦酸盐,在通过抑制骨吸收来治疗骨质疏松和治疗癌骨转移方面与同类药物相比,所述的膦酸盐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也很小。CN200480021110.0公开了一种含有二膦酸盐/酯和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的药物制剂,它用于治疗恶性疾病、骨转移瘤、癌细胞生长和癌症治疗诱导的骨丢失。CN200580040276.1公开了埃坡霉素类在治疗骨转移和骨肿瘤或癌症中的用途。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仍存在许多缺陷,对各种癌症及骨转移抑制和修复作用不十分明显,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克服这些缺陷。为此,本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研究,终于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药物组合物的用途。[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以该药物组合物总重量计的如下组分蝎毒0.02-0.10重量份白介素20.06-0.15重量份甲氨蝶呤20-40重量份硫酸庆大霉素0.001-0.006重量份地塞米松磷酸钠0.4-1.8重量份辅助药20000-40000重量份。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以该药物组合物总重量计的如下组分蝎毒0.04-0.08重量份白介素20.08-0.12重量份甲氨蝶呤25-35重量份硫酸庆大霉素0.001-0.004重量份地塞米松磷酸钠0.6-1.5重量份辅助药25000-35000重量份。更优选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以该药物组合物总重量计的如下组分蝎毒0.06重量份白介素2100重量份甲氨蝶呤30重量份硫酸庆大霉素2重量份地塞米松磷酸钠1重量份辅助药3000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止呕吐药物或止疼剂药物的抗癌药物。优选地,所述的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选自双氯甲烷二磷酸二钠、帕米膦酸二钠、伊班磷酸钠或降钙素。所述的止呕吐药物选自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胃复安、雷尼替丁、苯海拉明或氟哌利;所述的止疼剂药物选自阿司匹林、强痛定、平痛新、消炎痛、可待因、丙氧酚、杜冷丁或美施康定。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辅助药是氯化钠生理盐水或苯甲醇。本发明涉及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治疗骨转移或恶性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骨转移包括鼻咽癌骨转移、舌癌骨转移、甲状腺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肝癌骨转移、胰腺癌骨转移、胆管癌骨转移、肠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膀胱癌骨转移、子宫癌骨转移或卵巢癌骨转移。所述的恶性瘤包括胃癌、食管癌、肺癌、乳腺、卵巢、喉癌或口咽癌。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以该药物组合物总重量计的如下组分蝎毒0·02-0.10重量份白介素20.06-0.15重量份甲氨蝶呤20-40重量份硫酸庆大霉素0.001-0.006重量份地塞米松磷酸钠0.4-1.8重量份辅助药20000-40000重量份。其中蝎毒又称蝎子毒,是蝎子产生的毒素。蝎毒具有两大毒素,即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蝎毒中的蝎毒蛋白、不仅含量高、分子粒小、热稳定性好,还可快速作用于心脏的传导系统,对风心病、冠心病疗效也非常显著,而且还具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对顽固性性病、尿毒症、癌症等疑难杂症均有很好的疗效。蝎毒的功能可双向提高人体机能、生理功能、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肝、肾、皮肤有良好的疗效,对治疗妇女腰痛等有显著效果。临床上蝎毒主要应用于治疗各种肿瘤、乳腺增生、乳房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脑瘤、鼻咽癌、舌癌、咽癌、甲状腺癌、肺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肠癌、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子宫癌、卵巢癌、骨癌及各种癌症、疼痛等,具有抗癫痫、抗血栓、抗炎、抗风湿等作用。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蝎毒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蝎毒注射液,例如通化衛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蝎毒注射液。白介素2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使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增殖,并使其杀伤活性增强,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和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它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肾脏、肝脏、脾脏和肺脏。它用于肾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直肠癌、淋巴癌、肺癌等等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用于恶性积液的控制;用于手术前后放疗、化疗后的肿瘤患者的治疗,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各种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白介素2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白介素2,例如中国生物技术集团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白介素2。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DNA的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甲氨蝶呤可以用于治疗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各类急性白血并乳腺癌、肺癌、头颈部癌、消化道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与卵巢癌。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甲氨蝶呤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甲氨蝶呤注射液,例如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连云港恒瑞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杭州澳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甲氨蝶呤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本品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它对各种革兰阴性细菌及革兰阳性细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各种肠杆菌科细菌,例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它还用于革兰阴性需氧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骨和软组织感染、复杂尿路感染、菌血症和脑膜炎等疾病的治疗。硫酸庆大霉素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硫酸庆大霉素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例如武汉市合中生化制造有限公司、郑州洁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邯郸滏荣原料药公司、山东益康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城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为合成长效糖皮质激素。可以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内水解酶的释放;抑制致炎物质缓激肽、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的产生,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减少组胺的释放。它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防止或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性的过敏反应,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噬酸性细胞的数目,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并抑制白介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转化,并减轻情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地塞米松磷酸钠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多用于结缔组织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瘡、严重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等,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及中毒、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例如杭州海阳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诚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扬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辅助药是氯化钠生理盐水或苯甲醇,当然也可以使用对于治疗骨转移或恶性瘤普遍使用的其它有益辅助药。这些辅助药都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在医药
技术领域
中通常使用的产品。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止呕吐药物或止疼剂药物的抗癌药物。所述的影响骨代谢药物选自双氯甲烷二磷酸二钠、帕米膦酸二钠、伊班磷酸钠或降钙素。所述的止呕吐药物选自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胃复安、雷尼替丁、苯海拉明或氟哌利。所述的止疼剂药物选自阿司匹林、强痛定、平痛新、消炎痛、可待因、丙氧酚、杜冷丁或美施康定。所述的影响骨代谢药物、止呕吐药物、止疼剂药物都是目前市场上普遍销售的、在医药
技术领域
中通常使用的产品。它们的用量是常规用量。本发明涉及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治疗骨转移或恶性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的骨转移包括鼻咽癌骨转移、舌癌骨转移、甲状腺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肝癌骨转移、胰腺癌骨转移、胆管癌骨转移、肠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膀胱癌骨转移、子宫癌骨转移或卵巢癌骨转移。所述的恶性瘤包括胃癌、食管癌、肺癌、乳腺、卵巢、喉癌或口咽癌。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使用方法如下按照其组成将这些组分溶解,然后进行肌肉、骨转移部位、瘤体内、转移瘤、穴位注射给药。对于实体瘤,可往肌肉、瘤体内或骨转移部位注射,每次10_30mg有效组分,每周1-2次;儿童每次20-30mg有效组分,每周一次,或视骨髓情况而定。对于骨转移每次10_30mg有效组分,每周1_2次,4-6次为一疗程,总量120mg-160mg有效组分。根据本发明,为了表征治疗效果而采用下述判断标准。1、肿瘤疗效评价标准(WHO)如下肿瘤大小变化的判定标准可测量的病变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变完全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的最大径及其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少50%以上,维持4周以上好转(MR)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25%以上,但<50%,无新病灶出现,维持四周以上病变进展(PD)肿瘤病灶两径乘积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缓解率CR+PR所述CR、PR、MR、PD含义下同。不可测量的病变CR:所有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至少4周PR估计肿瘤大小减少50%或大于50%,至少4周无进展(NC):病情无明显变化至少4周,估计肿瘤大小减少不足50%,增大不到25%PD:有新病变出现,或原有病变估计增大25%或超过25%2、骨转移的评价标准CR=X线或核素扫描等检查,原有病变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PR溶骨性病灶部分缩小、钙化或成骨病变之密度减低,持续4周以上NC:病变无明显变化,由于骨病变的变化比较缓慢,所以判定NC至少在开始治疗的第8周后PD原有病灶扩大及或出现新病灶3、缓解期、生存期的定义缓解时间CR(完全缓解)自开始判定CR起至肿瘤开始出现复发的时间。PR(部分缓解)自开始判定I3R起至肿瘤两径乘积增大到治疗前1/2以上的时间。中位缓解期将各个缓解期由小到大排列,取其位置居中的数值为中位缓解期。生存时间从开始化疗至死亡的时间或末次随访的时间。无病生存时间CR患者从开始化疗至开始复发或死亡的时间(未取得CR者无此项指标)。4、病人一般状况的计分标准(KPS评分)正常,无症状及体征100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及体征90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及体征80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或工作70有时需人照料,但大多数时间可自理60常需人照料50生活不能自理,需特别照顾40生活严重不能自理30病重,需住院积极支持治疗20病危,临近死亡10死亡0。[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经混合溶解再注射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多种成分的联合作用,真正实现多靶点靶向治疗;减毒增效,减轻单一用药的毒副作用;直接吞噬杀灭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保护骨髓,促进(各种神经)细胞的再生功能;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治疗方案明显优于现有的单纯放疗、化疗和注射用帕米磷酸二钠的治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各种各种癌症、转移瘤、癌症胸腹水及骨转移患者有明显的抑制和修复作用,这种抗肿瘤方式正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首先,取30ml9%氯化钠生理盐水注射液;然后,以有效成分计取100μg白介素2、30mg甲氨蝶呤注射液、2μ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I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20μg蝎毒注射液。然后将它们混合溶解,再局部注射于骨转移与肿瘤部位,每隔5-7天一次。一女性患者,52岁,患乳腺癌(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于2007年2月发现右乳外侧上限有鸡蛋大小肿块,2007年6月病情加重,肿块部位破溃,患者当时拒绝西医治疗继续口服中药,后破溃面积增大,并有黄色分泌物流出。2008年5月渐出现后背麻木、脊椎多处疼痛、活动受限、坐起困难,2008年12月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靠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后进行骨扫描检查患者已(全身多处骨转移)无法手术,只是对症保守支持治疗。2009年1月底患者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尿滞留,患者乳腺癌(右乳浸润性导管癌)右侧乳房破溃面积12X10cm,深3cm,有恶臭兼腐烂液体流出,左侧乳房转移、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颈椎、双侧肋骨、胸椎、腰椎、骶椎、双侧髂股转移、大小便失禁、疼痛、患者不能自主翻身和进食,病人消瘦明显。身体恶液质状态严重。该病人一般情况采用计分标准-KPS评分(20分),该患者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一周后,疼痛明显好转,可自主翻身,半月后可自行进食及自行排大便,一月后可自行排小便,右乳外上侧可见一“火山口”样破溃口渐行性缩小,体重渐渐增重。三个月后患者可以坐立起来,疼痛已不明显,八个月后患者可下地站立,右乳外上侧可见一“火山口”样破溃口渐行性缩小至5-7厘米左右,体重渐渐增加20-30斤。十个月后患者可下地行走,破溃口渐行性缩小,全身骨转移没有发展,部分骨转移好转。病人身体状况,身体活动和生活自理能力行动一切自如如常人。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取30ml9%氯化钠生理盐水注射液。以有效成分计取120iig白介素2、35mg甲氨蝶呤注射液、3y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2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40ug蝎毒注射液,将它们混合溶解,再局部注射于骨转移与肿瘤部位,每隔5-7天一次。一男性患者,43岁,患肺癌(中低分化腺鳞癌)。于2003年11月体检发现右下肺肿物,将右下肺切除术。术后病程诊断‘中低分化腺鳞癌’,术后进行6周常规化疗,4个月后复查头部CT发现头部有新转移灶,做全脑放射治疗,伽马刀治疗一次。十一月个后复查骨扫描发现胸、腰椎多处骨转移,给予药物治疗近一月余,出现腰骶部疼痛做腰骶部磁共振扫描示;腰椎多发转移瘤,骨扫描于全身多发骨转移。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列于下表1。表1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
表中化疗、放疗与伽马刀均为临床上常规治疗。疗效好转表示肿瘤或(骨转移处)缩小30%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无新的病变出现。疗效稳定表示肿瘤或(骨转移处)原发灶稳定,无新的病灶出现。疗效转移表示肿瘤或(骨转移处)有新的病灶出现。恶心厌食重度表示呕吐、腹痛、腹泻恶心厌食轻度表示轻微恶心骨髓抑制分度0:WBC>4;HGB>110g/L;PLT>100X109/L13.0-3.9;HGB95-100g/L;PLT75-99X109/L22.0-2.9;HGB80_90g/L;PLT80-90X109/L3:1.0-1.9;HGB65-79g/L;PLT25-49X109/L4<1.0;HGB<65g/L;PLT<25X109/L骨髓抑制严重表示3或4骨髓抑制轻微表示1或2。由表1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的效果是最佳的。该病人一般状况采用计分标准KPS评分为50分,该患者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一周后疼痛明显好转,患者精神状况、睡眠、饮食明显好转,患者经四个疗程治疗后全身症状好转,骨转移没有发展,疼痛已完全缓解,采用CT骨扫描复查方法判断部分骨转移已好转。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取30ml9%氯化钠生理盐水注射液。以有效成分计取80iig白介素2、25mg甲氨蝶呤注射液、5y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80ug蝎毒注射液,将它们混合溶解,再局部注射于骨转移与肿瘤部位,每隔5-7天一次。一女性患者,54岁,2005年11月无明显诱因,腰呈阵发性隐痛或酸痛持续。2006年3月CT诊断为肺癌,3月15日病理显示为“小细胞腺癌”。因患者已经过多次大计量的放化疗、手术、和常期口服止痛药的副作用病人身体已非常虚弱,精神状况差,恶液质状态、表情痛苦、面色略白、强迫体位、自主翻身困难,睡眠、饮食、较差。该病人一般状况采用计分标准KPS评分为20分。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列于下表2。表2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
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
表中术语含义同上。由表2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的效果是最佳的。该患者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疼痛、精神状况、睡眠、饮食明显好转,患者经四个疗程治疗后全身症状好转,骨转移没有发展疼痛已完全缓解,采用CT骨扫描复查方法判断部分骨转移已好转。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取40ml苯甲醇注射液。以有效成分计取60iig白介素2、20mg甲氨蝶呤注射液、4y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0.6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80ug蝎毒注射液,将它们混合溶解,再局部注射于骨转移与肿瘤部位,每隔5-7天一次。一例女性患者,68岁;于2007年8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伴胸闷气短,在就近医院查胸片示左肺少量胸腔积液,2008年3月因外感出现上述症状加重在胸科医院行痰脱落细胞检查及胸水涂片示腺癌细胞;胸腔CT示左肺中心型肺癌,左上肺段性不张ECT右锁骨、颅骨及左骶、髋关节骨转移癌,给予化疗(紫杉醇)及胸腔局部用药胸闷。6月份胸腔积液,再次化疗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痰色白质粘,有胸憋气喘活动后加重,痰中带血,有头晕,手脚发凉,纳差、口干、夜尿多、色淡黄,右肩部疼痛明显,靠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常期口服止痛药的副作用病人身体已非常虚弱,精神状况差,恶液质状态。该病人一般状况计分标准KPS评分为40分。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列于下表3。表3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
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
表中术语含义同上。由表3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的效果是最佳的。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取40ml苯甲醇注射液。以有效成分计取140iig白介素2、40mg甲氨蝶呤注射液、6y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100Ug蝎毒注射液,将它们混合溶解,再局部注射于骨转移与肿瘤部位,每隔5-7天一次。一男性患者,58岁,患者于2007年8月中旬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干咳、有痰,10月份就诊于北京宣武医院胸部CT示右肺肿块。病理示小细胞癌。给予化疗4疗程,后放疗25次,患者副作用明显,治疗过程中逐出现淋巴转移、肝转移、全身骨转移,骨髓抑制,腰肩及后背部疼痛明显,患者精神状况差,食欲差、睡眠差、大便干燥、身体恶液质状态严重。该病人一般状况计分标准KPS评分为40分。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列于下表4。表4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
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
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7表中术语含义同上。由表4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的效果是最佳的。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备取40ml苯甲醇注射液。以有效成分计取140iig白介素2、40mg甲氨蝶呤注射液、6yg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1.6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100Ug蝎毒注射液,将它们混合溶解,再局部注射于骨转移与肿瘤部位,每隔5-7天一次。—女性患者,43岁,患者于2007年10月腰呈阵发性隐痛或酸痛持续,2008年3月在宣武医院行CT提示左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理显示为“中分化腺癌”全身多发骨转移、骶骨、骶髂关节转移,于08年4月在协和医院行骶髂关节注射骨水泥,后给予两次化疗,放疗18次。因患者已经过大计量的放化疗、手术、和常期口服止痛药(奥施康定)的副作用患者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白细胞、血小板、红色素均下降,病人身体已非常虚弱,精神状况差,恶液质状态、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强迫体位、自主翻身困难,睡眠、饮食、生存质量较差。该病人一般状况计分标准KPS评分为30分。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结果列于下表5。表5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
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
由表4的结果清楚地表明,采用本实施例药物组合物治疗的效果是最佳的。实施例7对于大量的临床诊治,按照本申请说明书说明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进行了临床试验分析,其结果列于表6。按照本说明书公开的治疗方法与药物剂量进行临床试验。表6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
表中术语含义同上。由表6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对各种各种癌症、转移瘤、癌症胸腹水及骨转移都有明显的抑制和修复作用,这种抗肿瘤方式正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治疗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该药物组合物总重量计的如下组分蝎毒0.02-0.10重量份白介素20.06-0.15重量份甲氨蝶呤20-40重量份硫酸庆大霉素0.001-0.006重量份地塞米松磷酸钠0.4-1.8重量份辅助药20000-4000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该药物组合物总重量计的如下组分蝎毒0.04-0.08重量份白介素20.08-0.12重量份甲氨蝶呤25-35重量份硫酸庆大霉素0.001-0.004重量份地塞米松磷酸钠0.6-1.5重量份辅助药25000-3500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该药物组合物总重量计的如下组分蝎毒0.06重量份白介素2100重量份甲氨蝶呤30重量份硫酸庆大霉素2重量份地塞米松磷酸钠1重量份辅助药30000重量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一种或多种选自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止呕吐药物或止疼剂药物的抗癌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选自双氯甲烷二磷酸二钠、帕米膦酸二钠、伊班磷酸钠或降钙素。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呕吐药物选自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胃复安、雷尼替丁、苯海拉明或氟哌利;所述的止疼剂药物选自阿司匹林、强痛定、平痛新、消炎痛、可待因、丙氧酚、杜冷丁或美施康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药是氯化钠生理盐水或苯甲醇。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骨转移或恶性瘤药物中的用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转移包括鼻咽癌骨转移、舌癌骨转移、甲状腺癌骨转移、肺癌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肝癌骨转移、胰腺癌骨转移、胆管癌骨转移、肠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膀胱癌骨转移、子宫癌骨转移或卵巢癌骨转移。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恶性瘤包括胃癌、食管癌、肺癌、乳腺、卵巢、喉癌或口咽癌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癌症骨转移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由蝎毒、白介素2、甲氨蝶呤、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和辅助药组成。使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治疗明显优于现有的单纯放疗、化疗和注射用帕米磷酸二钠的治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各种各种癌症、转移瘤、癌症胸腹水及骨转移患者有明显的抑制和修复作用,这种抗肿瘤方式正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起着积极有益的作用。文档编号A61K35/64GK101804197SQ20101017824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发明者魏华申请人:魏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