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有感

 巴山夜雨997 2019-01-05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听宋才发教授《法学方法论》课

赵鑫鑫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2018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进入研究生学习的第一个学期,法学院为我们开设了《法学方法论》这门课程。正是由于开设了这门课程,我们才有机会认识和近距离接触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宋才发老师。第一次上课时,我在教室外遇到宋才发教授,就被他满头白发所吸引。当得知他就是为我们授课的老师时,我的心里顿生敬意。当听到他开口讲第一句话的时候,那浓浓的“湖北口音又使我倍感亲切。宋才发教授的亲切教诲,对于我研究生三年的学习生活,必将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引领的作用,确实使我受益良多。对于像我这样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人来说,宋才发教授的《法学方法论》这门课,有助于我们从迷茫的、不知所措的状态中走出来;让我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动力,知道自己在这三年乃至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好一个人,如何做好每件事。通过聆听宋才发教授的八次授课,我得到的答案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一、低调做人

第一,我要谈论做人的重要性。我经常在校园的墙壁上,看到这样一条标语:“先成人,后成才”。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条标语的时间,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时,我对于这句话的含义不是特别理解,我疑惑地想:“成人和成才为什么要有先后之分?就不能倒过来先成才后成人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我才渐渐地领悟到这句话的本意。即我们要先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有道德情操的人,然后再去寻求知识、增长才干,最终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才智的、德才兼备的人。如果我们倒过来先成才,学会并掌握了很多的知识,然后再去学会如何做人,我们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唯利是图、有才无德之人;我们所学的才识,很可能会成为道德沦丧的工具,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宋才发教授在《法学方法论》的第一讲和第六讲中,都论及到了如何做人”这个问题。特别是在第六讲中,专门谈到研究生的治学与做人”。他巧妙地用“文如其人”这个成语,来阐释治学与做人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简短的四字成语就蕴含着引人深思的哲理。文如其人出自苏轼的《答张文潜县丞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还是宋老师在讲课中说得好:要做好文,首先要做好人。只有人品好,才能文品好。”真是金玉良言啊。

第二,我要谈论如何做人。在宋才发教授的授课过程中,我得出了一个确切无疑的答案,那就是必须低调做人。李康在《运命论》中谈到:“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弊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短短的几句话,却蕴含着树大招风低调做人的深刻道理。用宋才发教授的话来说,低调做人”其实就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亦是一种谋略。说到底低调做人”就是要求我们与人相处随和,不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优势而去贬低他人,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价和地位;要求我们始终保持谦虚的为人处事态度,保持宽阔的胸怀和广阔的视野,不与人斤斤计较得失利弊;要求我们注重细节,从最基本的、最基础的做起,切忌好高骛远。我要时刻谨记宋老师对我们的循循教诲:“万丈高楼平地起”。宋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已经结合自身经历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何谓低调做人。譬如,宋老师作为一个有卓越成就的二级教授,十分低调平和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端着架子;宋老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穿着简单朴素,平易近人,课下与我们交流时十分和蔼可亲。他还用“五个指头论第一”的小故事,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看人对事要看人家的长处,不以人家短处论是非;要永远把自己摆在平常人的位子上,抱平常人心态,不要居功自傲、盛气凌人。我作为一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就更应当学习这种低调做人的智慧,切不可因为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骄傲自满,一定要戒骄戒躁,踏踏实实的学习,学会做人处事的大智若愚、与人为善。

二、高调做事

如何做好每一件事。从宋才发教授的课堂授课中,我得到的精准答案是高调做事”。即是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哪怕是一件极其平凡的小事情,不仅要努力地、认真地、执着地去做,而且要把它做好、做到极致。只要抱有高调做事”的心态,不管什么事都能做好。宋老师告诫我们,人人都想做大事,天底下并没有那么多的大事等着你去做。一个能够做好平常每一件小事的人,通常就是能够做大事、成就大事业的人。那些一心只想做大事、不愿意做小事,即使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情也做不好的人,终究是担当不起大任、干不了大事业的。对于我们这些刚入校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所谓高调做事”,就是要在学习和做学术研究时候,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读书学习,从最基础的、最熟悉的地方做起。通过聆听宋老师的授课,以及他向我们展示的学术档案,对于如何做好学问,我获得了如下几点启发:

第一,通过读书建立广博而深厚的知识功底,并且将“读”与“研”结合起来。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必须拥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功底,要把读书当作事业、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充分利用这宝贵的三年时光,多读书、读好书,勤动脑、多动笔,将其付诸实践而不是简单的空喊口号。宋老师在课堂上强调:“读书要有恒心,有敬业精神;读书人要有向心、专心、疑心、恒心和慧心”。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向心疑心”。研究生读书不仅要有目的性,而且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养成有批判性的阅读精神。只有通过这二心”的共同发力,我们才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新观点、提出新问题,带着准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目标去钻研。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将“读”与“研”结合起来。宋老师不仅给我们传授科学的读书方法,而且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我们切实做到“读必恒、读必广、读必思”。

第二,要学会搜集、整理他人研究成果,为自己以后的学习研究积累资料。宋才发教授在课堂授课中,给我们传授如何进行资料积累的方法。搜集资料首先是要正确处理好买书、借书、租书与读书的关系,学会有效利用图书资料、做好读书笔记与论点摘抄;其次是要对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不断地进行拓展更新,不断地剔除过时的旧资料;最后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资料,保存自己写作的文字材料,形成自己的一套得心应手的资料保存方法。要学习别人的经验,走自己的路。宋老师在课堂上,还向我们展示了他资料积累的成果,那些已经泛黄的纸张上,布满了蓝色的钢笔字,充满着墨水的香味。一摞摞的研究资料,向我展示了制作者对于学问坚韧不懈的追求。宋老师已经是一位年过花甲之年的老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研究态度,确实使我感到莫大的震撼,深深地影响着我,对于我今后的学习研究,必将起到一种楷模和鞭策的作用。

第三,要养成严谨创新的学习品质,认认真真的学习,踏踏实实的做事。我作为一名法学硕士研究生,严谨的品质应当融于我的骨血当中,用严谨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宋才发教授在第一次授课时就强调:“学术研究追求的是创新知识,要讲出人所不知,人所未言的东西。大学的研究生也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知识能够改变人的命运,志气和习惯最终决定人的未来”。这段话突出了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拥有创新的品格是多么的重要。搞学术研究、论文写作要静得下心来,只有戒骄戒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写出有质量的论文。我们在做学问的同时,还要重视学术道德,尊重他人的学术创造活动,严禁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从一开始就要清除浮躁的作风。宋老师给我们讲授的每节课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应对可能突发的状况,他在授课前一般都做好了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他每节课都是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脱稿为我们传授和讲解。宋老师的这种做事认真、勤恳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了宋才发老师讲授的八次课,他说了那么多的真心话,真的让我受益匪浅。人生充满了起承转合,能够在沉下去的时候,安守一份内心的宁静,独享一份寂寞的清幽,那么在崛起的时候,方能真正地体味人生的真谛。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将成为我学习和生活的警言,指引我继续前行的一种无形鞭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