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高二都没学,高三才开始努力,逆袭重点大学!

 十分位 2019-01-05





“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大部分这么问的人都只是假装努力,听了别人说一句“来得及”,便同阿Q一样在精神上胜利了,心满意足地躺在原地。


高一的时候,我成绩不好。那会儿好不容易熬完了一年中考,又迎来了全新的高中生活,像很多同学一样,我也放松了下来——玩的玩,混的混,完全没把读书当回事。



当时,高考离我也很远,再怎么算也是三年以后的事,所谓学习的紧张感,更无从谈起。


然而到了高二,随着学校开始组织我们每天做高考英语听力训练,学习的气氛骤然紧张了起来。“高考”两个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课堂、家里和同学之间,原本虚无缥缈的两个字,忽然间有了背负整个未来的重量……


我慌了……



整个高二,我不断地问自己这个时候努力,我还可以做到么,还来得及么?洗澡的时候问,吃饭的时候问,晚上在自己家的院子看着漆黑的夜空问……


然而,我一边心慌地发问,一边却在心惊胆战着混日子,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就这样,我从高二问到了高三,我还可以么,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么?


我无数次想要重新开始,无数次都输在”只是想想“,直到高三上学期……



幡然醒悟,痛下决心


高三上学期,我偶然看到一部电影,叫做《风雨哈佛路》,看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发誓从现在起,从每件小事起,都要做到优秀,从吃饭不剩饭到整理自己的桌子,每件事情我都逼自己做到优秀,当然,包括学习。

刚好,那时候为了照顾我学习,妈妈带着我一起搬到了学校附近,我也离开了集体生活,进行了走读。因为学校在市里,而我家在县城,妈妈每天至少要走30里的路上下班,风雨无阻。我心里暗暗下决心,就算是为了我妈妈,也要拼尽全力。



绝望:苦熬三个月,成绩依然垫底


三个月后,我迎来了第一次模拟考试,我以为自己有机会大展身手了。然而考试结束,在大家的眼里,“这个是几几年的考题”、“那个老师很久以前讲过”,只有我看所有的题都这么陌生,甚至连题都没有看完……


果不其然,成绩出来了,我依旧是班里的倒数第二,有意思的是,倒数第一是走关系进来的,他永远是倒数第一,而我是真正意义上的垫底。


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我以为努力就可以,然而这次,我迷茫了……



咬紧牙关,告诉自己,不能被打倒!


但是我不能被打倒,我欠下的太多了……


为了把成绩赶上去,我把每门课都分为几部分来复习——大题的类型就那么几个,如果将每个题型逐个突破,那每次都会有稳定的成绩。


物理的大题、动能守恒、化学结构选修、英语阅读理解……我一个一个类型的来,每次考试的关注点也变成了最近复习的这个大题,是否拿到了分;最近复习的知识点,是否拿到了分……



而英语和化学两门短时间很难得到突破的科目——这两个是不断积累的学科,每天我手里都拿着一个英语单词小册子和化学知识点必背手册;每天中午,我逼自己成为最后那个走的,做完两道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或者是改错;快速吃了饭,马上回教室做化学或者生物的选择真题……


就这样,我每天都在坚持,过程枯燥乏味,其过程就算写出来,大家也觉得冗长乏味,更别说去做了。


黑板上的365天,慢慢地变为200、100……我的成绩基本没什么起色,仍然是班级后十五名左右。老师在意不到我,周围的同学也在意不到我,只有自己在乎自己……


忽略所有人的眼光,我决定为了自己继续努力;我仍然以为,我只要努力,就可以。



抱着信念,冲刺到最后一秒钟!


就这样,我熬到了第三次模拟考试,大概离高考还剩半个月左右了。这次考试其实是给大家放松心情的,大家的分数都很高,而我直到这个时候,才找到了考试的感觉。


很快,离考试只剩一周了,很多人都开始往家里清理自己的东西,很多人都开始畅想高考那天。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而我在这个时候,每天都在汲取知识,不放弃任何一秒。我对自己说:还没到时候。


考试很坦然,努力之后,并不会太在意结果。最终我的高考拿到了604分,虽然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成绩不是很高。但是对于我这个曾经班级垫底的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份满意的答案了……


只要你想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