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最赚钱公司,大家能想到哪家? 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还是四大行、两桶油这样的大型国企? 虽说这些都是业内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但与中国烟草比起来,还是有点“小儿科”了。 过去三年,中国烟草的净利全都超过万亿。 就这样一家“不差钱”的企业,居然也来资本市场凑热闹了。 净利全国独一档 在进入正题前,咱们先来看看中国烟草究竟有多能赚。 2017年,中国烟草净利润高达11145亿元,比四大行和两桶油加起来都多。 不得不说,烟草真是个暴利行业,一包65元的软中华,实际成本只有3元不到,行业毛利率超过75%! 再加上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烟民,这就给了处于垄断地位的中国烟草“躺着”赚钱的机会。 不过这烟草行业能赚是能赚,但税率也高,综合税负高达59.5%!所以中国烟草虽说年入万亿,但其中一大半还是要上缴给地方政府的。 子公司赴港上市 再来说说IPO的事,其实这次上市的是中国烟草的子公司中烟国际。 12月13日,中烟国际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算是赶上了2018年的末班车。 那么这个中烟国际是干什么的呢?简单归纳为三点: 1、帮中国烟草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采购烟草 2、帮中国烟草往外卖烟叶类产品,特别是卖往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地 3、独家对免税店及卷烟批发商出口中国品牌卷烟,比如玉溪、中华及利群等 其实,就是给中烟干些“跑腿”的活,别说,也挺能赚。 2015年至2017年,中烟国际净利润分别达到了3.91亿港元、3.38亿港元及3.48亿港元。 为何此时选择上市? 既然“母子”的这么吸金,为何还想要奔赴资本市场呢?实际上,此番上市离不开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野心。 别看中国烟草在国内是“最能赚”,但与国际同行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数据显示,2017年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品牌这四家跨国烟草公司,垄断了全球除中国外约70%的卷烟市场。 反观中国烟草,虽然有中华、玉溪等十几个卷烟品牌出口海外,但始终摆脱不了“有华人的地方才有中国烟”的魔咒。 另外,在全球控烟的大背景下,蒸汽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等新型领域普及率不断上升,但中国烟草在这方面的渗透率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所谓居安思危,中国烟草也是希望通过这次赴港上市,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与国际接轨。 看来,这是一盘大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