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笑鬼谷 |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赵充国

 创意笑谈 2019-01-05

西汉宣帝时,赵充国官居车骑将军之职,见识过人,谋断无双。

当时,羌人和汉人时常有冲突,朝廷总为这个烦恼。为了解除这个大隐患,汉宣帝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西羌,安抚羌人。临行之前,汉宣帝对义渠安国交代说:“羌人狡诈,你此去重在察访实情,据实应对。”

义渠安国来到西羌,先零羌的首领盛情招待,尽说好话,表现得十分恭顺。义渠安国被他们谦恭的表象所迷惑,觉得羌人就是温顺的小绵羊嘛,一时将汉宣帝的吩咐忘之脑后。先零羌的首领提出迁移到湟水北岸放牧的要求,又说此举可让羌人安定,义渠安国不及细查,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又上书力言此议的好处,让汉宣帝加以照准。

汉宣帝召集群臣就此商议,赵充国看出事情的发展苗头不对,他跟汉宣帝说:“羌人不谢罪上表,却想着谋取安定之道,一心往北迁,这太让人疑惑了。义渠安国没有深察他们的用心,就轻言上奏朝廷,他太失职了。臣觉得,这件事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羌人此举包藏祸心,他们名为渡河放牧,实则是要与匈奴会合,对抗朝廷,陛下若是批准此议,西部边防将永无宁日。”

汉宣帝犹豫不定,此议便拖下未决。

不久,羌人自渡湟水,当地郡县都无法阻拦。

汉宣帝深服赵充国的先见之明,急召他询问应对之策。赵充国凭着他对羌人的深入了解,向汉宣帝建议说:“现在敌情不明,行动没有根据。以臣愚见,陛下要做好三件事:其一,派人巡视边防,查漏补失,做好应变准备;其二,时刻打探羌人动静,查清其虚实,做到心中有数;其三,立足长远,趁谷价低时,收购二百五斛粮食备用,以待他日征战。”

汉宣帝担心道:“如此兴师动众,多费钱财,万一羌人不是反叛,朝廷就损失大了,不如以后再实行吧。”

赵充国急忙道:“有备方能无患,等到羌人公开反叛,事情就来不及了。形势既是这般危急,纵是有失也是值得,万不可坐视不理啊。”

汉宣帝经他苦谏,终于被说服,赵充国这才长出一口气。

汉宣帝神爵元年春,年已70岁的赵充国主动请缨和羌人作战。他率大军刚渡过黄河,便见数百名羌军骑兵叫骂不止,前来挑衅。汉军将士十分气愤,纷纷请战,赵充国眉头一皱,阻止众人说:“敌人虽是人少,在情况未详之前,也不可轻动。我军志在将敌人全部歼灭,不可为这般小股敌人所惑。”

他派出一队骑兵去前面山谷侦察,察看有无伏兵,又仔细察看四处地形,做着进退的各种打算。有人说他过于谨慎小心了,大可不必,他马上正色说:“凡事不能偏听偏信,行军打仗更是如此。若是轻敌冒进,不察敌情,又怎能做到战之必胜呢?一旦有失,军心动摇,势成土崩瓦解之局面,那便无人可救了。”



和羌人对峙的情况之下,赵充国反复思量、不断探察之后,却坚守不出,天天用酒肉犒劳士卒,让他们养精蓄锐。朝中文武对此不解,都说他胆小怯战,汉宣帝也心有怨怪,亲自下命令让他出击作战。赵充国就此给汉宣帝上书说:“臣受命平叛,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自然不惜一死。然而臣多方打探,已经知道羌人各个部落并不同心,只要假以时日,必生内乱,是以订下缓战之策。我军以求胜为要,躁进只能多有损伤,臣非不战,乃待时也。”

汉宣帝打消了疑虑,收回了成命。他放手让赵充国指挥战事,不再横加干涉。不久,赵充国见羌人军心动摇,乱象已显,便准备大举进攻。羌人闻知此讯,不战自溃,纷纷逃窜,赵充国趁势发兵,以很小的代价大获全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