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陆两胜的历史机遇

 明日大雪飘 2019-01-05

海陆两胜的历史机遇

 

日本被列强视为平等的竞争伙伴,那是在日俄战争,日本对俄国取得海陆两胜的战绩之后,才令西方列强刮目相看,之后就有了1921年美国,英国和日本达成的《华盛顿条约》,其中规定英美和日本三国制造主力舰的比例是553,日本俨然成为了世界第三海军强国。

 

丘吉尔在其一战回忆录中,曾提到日俄战争前,除了英国之外,各列强都预测日本将是战败的一方。英国在日俄战争前就看好日本,1901年和日本签订《日英同盟条约》,而日本因为与英国同为岛国的原因,她把英国辉煌的殖民成就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在《日英同盟条约》签订的前一年,日本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就说过:在远东建立一个新文明国,使日本与英国并驾齐驱,东西遥遥相对。而日本要达到与英国并驾齐驱的目的,在亚太称雄,她面前有两大巨人,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俄国(当然后来还有一个美国)。甲午战争日本完胜满清,下一个目标就是俄国了。

 

19042月,日本对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发动突袭,满清政府宣布局部中立,任日俄两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厮杀,日军以伤亡6万余人,主帅乃木希典的两个亲生儿都战死的代价,攻下了旅顺的制高点203高地,取得了陆战的胜利,同时追击歼灭从旅顺口突围的俄国军舰,这还不算海战胜利,真正的海战胜利是19055月,在对马海峡,由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率领的日本舰队歼灭了俄国海军上将罗哲斯特文斯基率领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至此,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得海陆全胜。

东乡平八郎 

 

苍天并没有独厚于日本,它也曾经给予满清政府海陆全胜的机会,这个机会如果满清政府把握住,将比日本对俄国的海陆全胜更加辉煌,因为对手是当时世界海军第二强国,不过满清政府辜负了上天的眷顾,这才成全了日本后来对满清,对俄国的海陆全胜。

 

这个历史机遇,就是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当然,清政府当时并没有认为这是个历史机遇,只把它当作继鸦片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危机。

 

188312月法军向防守越南山西的清军和黑旗军阵地进攻,中法战争开始。18844月法军控制了红河三角洲。6月法军企图强行接收谅山清军阵地,被清军击退。18848月法海军进攻台湾基隆也未得逞,9月底法海军再犯台湾又被刘铭传军击退;18853月,法舰北犯浙江镇海,登陆失败,同时法军占领了镇南关,旋即被老将冯子才收复,冯军乘胜出关追击,又取得谅山大捷,19853月刘永福的黑旗军从老街南下,在临洮大败法军。冯子材从东北镇南关向西南;黑旗军从西北老街向东南,两路大军已成钳形攻势,兵锋直指河内。可见法军劳师远征,陆战基本占不到便宜,更何况在中法战争爆发之前,黑旗军至少两次杀到河内。

 

可海战清军就不行了,法国海军在1884年得志于福州马江,击沉大清9艘军舰,(有说七艘,也有说11艘的,本文取姜鸣书中数据)自己未失一艘,之后扬长而去。

 

马江惨败,其实并不是必然的,其中许多胜机从指缝间溜走。。

 

虽然法国海军当时是世界第二强,但其舰队孤军深入闽江40于公里,泊于罗星塔下的宽阔水面达四十余天之久,这四十多天里,法军军舰均在清海陆军舰炮和岸炮的火力圈之内,当然,清军也在法军舰炮的火力范围内。更有甚之,在罗星塔到闽江口的主要航道两侧,还有更多的炮台可以封锁航道。沉船封锁航道也是可行措施,只要沉船把航道封锁,那就是关门打狗之势,法国舰队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插翅难逃,这就是一个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阵势,可清廷偏偏坚持不打第一枪,要等那衅自彼开。这一天赐良机,竟然持续了40多天,不能不说上天待大清之厚,也不能不说大清气数将尽,已经是那扶不起来的阿斗。

 

法国舰队司令孤拔率舰队驶入马江后,蛮横的宣布不许停泊于港内的中国军舰出入,甚至不允许中国军舰改变泊位,不准港内布雷,不准构筑防御工事,否则就是向法国宣战。这清廷居然就被吓得呆若木鸡,一动也不敢动。真所谓,没被打死先被吓死了一次。

 

当时,进入闽江的法舰有九艘,火炮72门,停在罗星塔以西水面的法国舰队有六艘,由巡洋舰,炮舰和两艘鱼雷艇组成,清朝在闽江的军舰是11艘(不算旧式水师船),火炮50门,在罗星塔以西水面与六艘法国军舰对峙的清朝军舰有八艘,在罗星塔以西(也就是闽江上游方向),法舰总吨位为2694吨,而清朝军舰的总吨位6800吨,附近岸上还有七座新式炮台(笔者曾在罗星塔下见过那克虏伯大炮)此外还有数艘载有鱼雷发射机的汽艇,应该说在局部已经形成对法国舰队的优势。

 

说在马江海战之初,清朝握有先发制胜机会的,还真不仅仅是后人事后诸葛亮,当时被清廷派到福建会办军务的张佩纶在战前多有此类建言,他这个福建军务会办,是马江有警之后,清廷特派去马尾主持军务的。

 

张佩纶73日抵达福州,法国舰队司令孤拔715日就乘舰进入闽江口,张佩纶报告清廷,希望清廷一旦和法国谈判破裂,望提前一二日示之,使闽军得先下手,之后他征集了30艘帆船装满石头,以备阻塞航道。同时电请北洋舰队和吴淞口舰队派舰增援,致电军机处说互援是活着,先发是急招,舍两招,布置更难。大战前十几天,他在一封信中说:株守遂已一月。请先发,不可。请互援,不可。机会屡失,朝令暮改…”

 

如果看这些电文,可能觉得马江之败,责任不在张佩纶。可若再看817日军机处给各地传旨后的表现,就不会觉得张佩纶冤枉了。817日的旨意是:法人如有蠢动,即行攻击!又命福建不许放孤拔出闽江口。可张佩纶是如何反应呢?他向张之洞发牢骚说旨云,如有蠢动,即行攻击,非后发何?这个反应说明了张佩纶做谋士则才智有余,做统帅则胆识不足。能见到先机,而不能把握先机。这对清廷而言失去了国运由衰转盛的大逆转机会,对张佩纶个人而言,则失去成为千古名将的机会。

 

忘记是谁说的了,军事统帅的最重要的素质,决断而已。林彪元帅早年有一段话,文革时期清华武斗时,被清华四一四谱成武斗战歌:上战场,枪一响,老子就下定决心今天就死在这个战场上。军事家,就得有这么股子狠劲儿。

 

真正的军事统帅,对于战机还多少有些见猎心喜的素质,越是大战,越兴奋。例如曹操给东吴孙权下的战书,那气魄!今治水师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1800年之后读之诵之,精神仍为之一振。大将粟裕也有这样的素质,中央都让北撤了,他偏要打几仗,国军就要围攻他了,他敢于抢先一步,到敌人的出发地去打。

 

而这张佩纶天大的机会就在眼前,怨清廷旨意不明确,怨李鸿章不支援。

 

怨李鸿章不派舰南下支援还说得过去,那时,镇远,定远已经下水两年了,但如果怨朝廷旨意不明确,817日之前,可以这样说。但817日的如有蠢动,即行攻击!应该是非常明确了。这个蠢动二字,伸缩的弹性太大了,什么叫蠢动呢?如果想打,敌方任何动作都可以被解释为蠢动,并没有特指敌舰开火。后一条命令,福建不准放孤拔出口(闽江海口)就更明确了。可张佩纶除了抱怨,没有任何措施,没有通知舰队备战,这时离法国舰队开始攻击还有6天功夫呢,可以说,让自己的舰队等着挨打,而他自己则在岸上。

 

马江之败,原因很多,但如果清廷选一敢战之将当主帅,比如刘铭传,刘永福,冯子材一类人物,结局可能天壤之别。马江海战之败不但是导致清廷在中法战争乘胜谈和的主因,也是10年后甲午海战失败的远因。

 

马江海战后,张佩纶被革职发配,刑满释放之后(准确说是戍满回京),到李鸿章府上任家庭教师,后来成了李鸿章的东床快婿,他的文才,遗传给了孙女张爱玲。

 

压题照片是中法战争中立功的名将,冯子材,刘铭传和刘永福

参考书目:《龙旗飘扬的舰队》姜鸣

《李鸿章传》     梁启超

《中国通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